<p class="ql-block">盐溶洞</p><p class="ql-block">比石灰岩溶洞更珍稀的景观</p><p class="ql-block">水在将大量矿物质搬运至柴达木湖盆形成卤水矿床的同时,也造就了一种独特的地貌——盐喀斯特。而盐溶洞,是盐喀斯特的主要表现形式。目前在中国,仅有柴达木盆地分布了大面积被水充填的盐溶洞。盐溶洞既是为盐湖提供多种矿物质来源的重要通道,也是一种比石灰岩溶洞更罕见的景观。本文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建森,多年来一直在柴达木盆地从事研究工作,他将为我们带来有关盐溶洞的独家报道。</p> <p class="ql-block">🔺盐溶洞的珍稀和美</p><p class="ql-block">长期没有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和欣赏</p><p class="ql-block">位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的翡翠湖,有一个看起来深不可测的洞穴,洞穴周边镶嵌着一圈白花花的结晶石盐。翡翠湖是近年来逐渐火爆起来的网红盐湖,属于硫酸镁亚型盐湖,面积15 平方公里。不过,很多到此打卡的游客不一定会注意到,该盐湖的洞穴——盐溶洞,其实是一种比南方石灰岩溶洞更为珍稀,仅在柴达木盆地广泛分布的一种盐喀斯特地貌景观。盐喀斯特是一种盐溶现象,是盐岩层被低矿化度水溶蚀所形成的外部形态的总称。而盐溶洞则是盐喀斯特的主要呈现形态。当盐湖底板隔水层出现裂隙,湖底承压淡水、低矿化度卤水就穿越底板薄弱处上升,溶穿盐层,形成了盐溶洞。摄影/卢金瑞</p> <p class="ql-block">🔺尕斯库勒湖区的盐溶洞,远看很像干盐滩上的两只眼睛。盐溶洞周边一圈白色物质,是氯化钠结晶物。溶洞的水体非常清澈透明,之所以呈现出色彩渐变差异,其实主要是由光的反射、折射等因素造成的,水中矿物质本身颜色是次要因素。摄影/唐拓华</p> <p class="ql-block">🔺盐喀斯特:一种独特的岩溶地貌景观</p><p class="ql-block">提及喀斯特,我们耳熟能详的莫过于云南石林、桂林山水等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 Karst的音译,而更信达雅的翻译则是“岩溶”,是指水对可溶岩进行的以化学溶蚀为主,物理侵蚀、搬运和再沉积,生物作用和岩体重力崩塌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现象。盐岩也是一种易溶岩,盐喀斯特则是一种独特的盐溶现象,是低矿化度水溶蚀可溶性盐岩层所产生,包括了流水冲蚀、地下水潜蚀和地层崩塌、盐岩沉积等地质作用,由这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就称为盐喀斯特地貌。上图为地质工作者在大柴旦盐湖考察盐溶洞时,手拉手靠近盐溶洞进行测量。摄影/陈宜强</p> <p class="ql-block">🔺地下水是为盐溶洞提供充足水量的主要补给来源</p><p class="ql-block">盐的溶蚀,是在淡水或低矿化度水的作用下进行的。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大气降水对盐的溶蚀作用较小。盐溶分布区的淡水和低矿化度水的来源,主要为下部承压水。柴达木盆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从外围山区向中心盐湖,有明显的分带规律。地表径流在山前地带强烈渗漏,是湖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盐湖的盐类化学沉积物具有较好的孔隙性,为地下水溶蚀、进行盐溶作用,提供了介质条件。盐溶洞的演化过程可大致分为:溶解沉陷、溶蚀扩大、溶—析平衡和析盐充填四个阶段。这是一个发展、壮大、平衡,衰亡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上图为大柴旦翡翠湖的一个盐溶洞,洞口处形成了一根奇特的棍状盐类结晶物。摄影/王守明</p> <p class="ql-block">🔺“翡翠荷包蛋”,</p><p class="ql-block">是柴达木盆地奉献的一道盐溶洞“大餐”</p><p class="ql-block">如果有恰到好处的条件组合在一起,就会有奇特的现象发生。在柴达木盆地的干盐滩上,就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奇景:如果从高空看,一个“锅底”为网格状的“干锅”,中间有一枚“煎鸡蛋”,中央的“鸡蛋黄”透出嫩嫩的质感,只不过周围的“蛋清”不是白色,而是翠绿色。这一枚“翡翠荷包蛋”,是柴达木盆地为世人奉献出的一道绝品盐溶洞“大餐”。这种酷似“鸡蛋黄”的颜色,是溴(元素符号 Br)在溶洞中间蒸发、浓缩、富集而形成的奇特形态。“鸡蛋黄”周围水体呈现出的翡翠色,则主要是因为光的反射、折射等因素,所造成的视觉色彩错觉。摄影/黄伦斌</p> <p class="ql-block">🔺盐溶洞并非只有单一的圆形或椭圆形洞口,还有裂隙状、蜂窝状等不同形态</p><p class="ql-block">盐溶洞一般可分为明盐溶洞和暗盐溶洞两大类。明盐溶洞是指下部盐层被溶解、潜水位以上盐层坍落,在地面有开口的溶洞。根据洞的形态,明盐溶洞又可分为筒状、漏斗状(或倒漏斗状)、裂隙状及蜂窝状等不同形态。暗盐溶洞是指下部盐层被溶解、但潜水面以上盐层未坍落、地面无开口的盐溶洞。上图为本文作者从一个漏斗状的明盐溶洞中取水,以便测量水体的矿物质构成。摄影/李建森</p> <p class="ql-block">🔺一个裂隙状的明盐溶洞。据张兆广等学者在察尔汗盐湖的研究表明,在明盐溶洞中,筒状占大多数,多数洞口、洞壁及底部都有新盐沉积,有些溶洞还有石膏、重晶石、天青石及含铁氧化物等沉积。摄影/崔缘</p> <p class="ql-block">🔺象形盐溶洞:</p><p class="ql-block">这是柴达木盆地在向我们“比心”</p><p class="ql-block">如果说洞口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盐溶洞较为常见,那么,洞口为“心形”的盐溶洞就较为罕见了。大柴旦行委的翡翠湖,似乎是一个制造“心形”盐溶洞的专业户。</p><p class="ql-block">上图:摄影/柏乐</p><p class="ql-block">下图:摄影/潘玮玮</p> <p class="ql-block">🔺该盐溶洞来自于翡翠湖,其“心形”造型堪称完美,仿佛是人为刻意雕琢出来的。盐溶洞中,隐约可见数个大小不等、可喷出地下水的溶孔。本文作者认为,这些“心形”盐溶洞的发育,是与盐溶洞周边地势的不同,水流的不稳定,以及所导致盐类结晶的不稳定等因素有关。这种“心形”盐溶洞的外观形态变化很快,就算同一个盐溶洞,过一段时间再去看,也会发现原来的“心形”早就面目全非了。摄影/柏乐</p> <p class="ql-block">🔺来自于茶卡盐湖。摄影/王守明</p> <p class="ql-block">🔺柴达木盆地最大的盐溶洞</p><p class="ql-block">犹如大地深蓝色的“眼眸”</p><p class="ql-block">在柴达木盆地西部的尕斯库勒湖地区,有一个直径约300米的盐溶洞,这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盐溶洞。由于该盐溶洞的中间部分呈现出深蓝色,因此也有人称之为“蓝洞”。由于光的反射、折射等因素,导致了盐溶洞水体不同圈层结构颜色的差异。据地质研究者考察后发现,该盐溶洞水体中钾的含量很高。尕斯库勒湖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干盐滩,表面看大地一片干涸,但实际上在盐壳下面和碎屑物颗粒间孔隙—裂隙含水层中,富含了大量的地下卤水。在地下卤水层之下,还有低矿化度的承压水。这些低矿化度承压水通过上升通道,不断向上溶蚀上部盐层,从而形成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盐溶洞。摄影/梁春宁</p> <p class="ql-block">🔺喷“铁血”、喷“钙球”、喷沙子、喷圆丘:</p><p class="ql-block">衰老期的盐溶洞也能如此缤纷多彩</p><p class="ql-block">盐溶洞是盐湖地区物质进行流通、交换的一个重要通道。一些重要矿物会在盐溶洞中结晶、积累,如地质工作者在察尔汗盐湖北部盐溶洞的卤水中,发现了天青石、重晶石和赤铁矿等多种矿物。天青石、重晶石是由下部承压水携带、沉淀而成,钒、钛含量较高。赤铁矿的成因可能是下部淤泥层中的低价铁,随卤水运移至盐溶洞后,氧化成高价铁所形成。除此之外,盐溶洞“表演”喷发其他物质的“绝活”,比如说,能喷出红色的含铁物质,就像大地在流血。上图,摄影/方子遥)。</p><p class="ql-block">地质工作者用铁锹往下挖,就能挖出含铁的“红土”。下图, 摄影/李一良</p> <p class="ql-block">🔺一些盐溶洞还能喷出圆形的“钙球”,这是富钙离子水体跟富硫酸根离子水体形成的硫酸钙盐物质。摄影/李建森</p> <p class="ql-block">🔺此外还能形成圆环形的沙丘状微地貌。</p><p class="ql-block">摄影/王小炯</p> <p class="ql-block">🔺“大珠小珠落玉盘”:</p><p class="ql-block">密集分布的盐溶洞群暗合了白居易《琵琶行》的意境</p><p class="ql-block">在尕斯库勒湖东部地区,密集分布的盐溶洞群色彩绚丽,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撒在干涸的盐滩大地上,让人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名篇《琵琶行》的意境:“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些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盐溶洞,就像琵琶女手中大弦与小弦交错弹奏出的嘈嘈声与切切声,犹如一颗颗大大小小的珍珠掉落在玉盘中,叮咚作响。目前,尕斯库勒湖干盐滩区域,也是柴达木盆地盐溶洞出露最密集的区域。摄影/王小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