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在,毕竟是书生

夜莺在歌唱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通俗方式叙写历史的著作《明朝的那些事儿》,曾经风靡天下;其作者当年明月名利双收,收获了上千万版税,拥有无数粉丝。当年明月也因卓越的才华而受到伯乐的赏识,走上了从政之路。</p><p class="ql-block">当年明月本名石悦,1979年出生湖北宜昌,后来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2006年3月,开始在天涯社区连载其创作的历史作品《明朝那些事儿》,同年9月正式出版。这一年,当年明月年仅27岁。</p><p class="ql-block">一晃二十年过去,近段时间有网传,说当年明月发疯。自媒体大V燕梳楼透露的真实情况是:当年明月确实工作上遭遇了一些挫折,加上情感生活不太顺,导致精神出了点问题。可见,当年明月“发疯”一说并非空穴来风——他确实在精神上确实遭遇了障碍,心中有了过不去的坎。</p><p class="ql-block">看到这个消息,不由喟然叹息:当年明月毕竟是书生。是书生,又何必去从政?</p><p class="ql-block">试想,当年明月拥有上千万的版税,可谓实现了财务自由。他完全可以选择休闲的生活方式,从容不迫地读书写作,著书立说,坐观云卷云舒,闲看花开花落,悠游自在地过一生。既有精神自由,又有行动自由,何乐而不为?可是,这种想法也许只是我等局外人的“鼠目寸光”之见。</p><p class="ql-block">作为书生的当年明月,极有可能像身具家国情怀的传统知识分子一样,“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忧国忧民忧天下,具有“修齐治平”的大胸怀、大格局,想以一己之力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中,做出一番“王佐之才”的大事业,于是,一个猛子扎进了“大江大河”中。</p><p class="ql-block">谁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入侯门深似海,江湖半点不由人。知易行难,认知是一回事,躬身实践又是另一回事——从政所要求的素质,和书生的纸上谈兵,相去何止千里?简直判若云泥。其中种种,懂的都懂。如果不能做到和光同尘,又怎能过得了内心的那道坎?这道过不去的坎,就会形成一种“执念”,过于“我执”——想成就一番青云直上的仕途;又过于“执我”——想保持尊严和自由。可是,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便宜事儿?</p><p class="ql-block">作为精熟明史的当年明月,应当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的。一部明史,作为封建社会的缩影,官场险恶、政坛倾轧登峰造极,对此种种,当年明月难道不知晓?足见其虽熟读史书,却未读透,看人看事还是看不穿,活得极不通达,放不下心中和现实中被世俗所看重的种种。</p><p class="ql-block">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曾经的彩云和现在的彩云虽然不一样,却并没有多少改变。当年明月毕竟是书生,终究做不了官场中人。作为一介书生,不可能既要,又要,还要。一句话:不能太贪心。贪心不足蛇吞象,蛇是吞不下象的。强行去吞,就会噎着,卡着,甚至有性命之虞。</p><p class="ql-block">趁着还年轻,早日抽身,一切都还来得及。否则,到头来,落得雨打风吹梦一场,悔之晚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