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文明的原点 —— 稷下学宫

洋贝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亲爱的各位书友,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能主持第262期舒心读书会,欢迎各位如约而至。读书如同与智者的对话,每一次翻开书页,都仿佛走进了一位智者的心灵深处。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我们相聚在这里,就像一群渴望知识的旅人,围坐在智慧的篝火旁,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当我们打开它,就如同推开了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今晚,就让我们跟随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穿越历史的长河,回到二千三百多年前的春秋末战国初时期,到泰山之北系水之畔的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去和那里的先贤们进行一场精神上的碰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稷下学宫”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所官办高等院校,是由齐国提供所有的运营经费,并从全天下范围内招收高水平的学者做老师,给予丰厚的物质待遇,可以让他们自由地研究学问,它与同时期古希腊的柏拉图学院齐名,他是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文化中心,创造了中国古代士人的黄金时代,影响深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稷下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各个学派并从。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的院长被称为“祭酒”,学者被称为“稷下先生”,其门徒称为“稷下学士”。当时凡到稷下学宫的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级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一个学派交流云集的中心。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稷下学宫学术氛围之浓厚,思想之自由,成果之丰硕都是独一无二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如此高规格的学院,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大背景呢?为什么战国七雄中唯有齐国要开办这种官办大学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来开启今日的有书共读……</span></p> <p class="ql-block">*稷下学宫建立的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稷下学宫的建立离不开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那就是“田氏代齐”。田氏代齐,也称田陈篡齐,是指发生在战国初年由田氏篡夺姜姓成为齐国诸侯的事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周朝建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把姜子牙分为齐国侯,姜子牙姓姜名尚,氏吕,历史上把这个齐国称为姜姓齐国,或春秋齐国。直到姜小白拜管仲为相,成为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时,陈国国内发生内乱,陈宣公杀死了太子御寇,陈完(姓妫,氏陈)跟太子关系密切,他怕灾祸会牵连到自己,于是逃到了齐国避难。齐桓公见陈完相貌堂堂,口才出众,极具才华便收留了他,并让他世袭管理百工的工正,陈完非常感动,于是他决定将“陈氏”改为“田氏”,在古代“陈” 与 “田” 的读音相近。另一种说法是陈完为了与陈国旧贵族划清界限和对齐桓公的忠诚,所以把陈氏改为了田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从田完到第四代田文子,因其初到齐国,立足未稳,</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田氏一直世袭齐国工正之职,</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没显出特别的迹象,此时的田氏家族委曲求全,属于“潜伏”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到第五代田桓子时,深得齐庄公的信任和喜爱,庄公甚至将自己的爱女孟姜嫁给了他。直到第七代田成子,田氏家族明哲保身崭露头角,逐渐成为齐国极具影响力的贵族。公元前532年,田桓子与齐国中的大家族鲍氏、栾氏、高氏暗中合力消灭了齐国当国的庆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齐庄公去世后,齐景公继位。齐景公生活奢侈,赋税繁重,刑法严苛。在他的统治下,公室的仓库里各种物资及粮食堆积如山,以至于都腐烂生虫。然而,人民却生活困苦,饥寒交迫,甚至有人饿死在路上。他们劳役繁重,遇到灾荒也得不到救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这样的背景下,田桓子和他儿子田僖子(田乞)看准时机,积极笼络民心。他改革了量制,在向百姓借贷粮食时,采用新制五进制,而在百姓还贷时,却使用旧制四进制,也就是大斗借出小斗收回。就这样田氏韬光养晦收买民心,成效颇为显著。齐惠王死后,田乞又暗中联合鲍牧等贵族,成功击杀了曾与自己合作过的国惠子和高昭子,并扶持自己的傀儡阳生登上齐悼公之位,从而顺利掌控齐国国政。直到此时田氏家族还只是齐国的国相,并未取代姜姓齐国。直至齐康公时期,齐康公沉迷于酒色之中,对朝政漠不关心。时任相国的田和发动政变将齐康公赶了出去,仅赐予他一座海边边城作为食邑,勉强维持其祭祀祖先的开支。而田和则以君自居,依旧沿用“齐”为国号,历史上称他为“田太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公元前387年,韩、赵、魏三家已经瓜分了晋国,并得到了周天子的正式承认,成为诸侯国。田和便请求魏文侯向周天子代为请求,希望周天子也能承认他为齐国的国君。经过努力,公元前386年,田和终于获得了周天子的认可,田氏家族经过十一代人286年的苦心经营终于正式成为齐国的诸侯国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标志着姜氏在齐国的统治彻底结束。自此,齐国完全由田氏家族掌控,完美地完成了田氏篡齐的历史进程。田和就是齐太公,两年后齐太公薨。田和的大儿子田剡继承君位,史称齐废公,十年后他的儿子田午发动政变杀死父亲和兄弟继承君位,这个田午就是我们本章中稷下学宫的创立者齐桓公田午(为了和齐桓公小白区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对于“田氏代齐”,庄子有句辛辣的评语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讽刺这种篡权夺位的行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创建稷下学宫除了广开言路,搜罗人才之外,更是为了田氏篡夺姜氏政权行为的美化。田氏政权选择黄老之学作为稷下学宫的官方学派,极力推进以黄帝和老子为始祖的黄老学说,这样,一方面以此压倒儒、墨等学派 ,更重要的是把皇帝作为田氏的始祖,而姜氏是炎帝的后裔,黄帝战胜炎帝而取得天下的传说,就成了“田氏代齐”合法性的历史根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到了齐威王和齐宣王时,学宫进入全盛时期,培养了许多名人圣贤,其中五行学说创始人邹衍,儒家亚圣孟子和法家的申不害也在此学习,商君卫鞅还曾在此和孟子辩论,集百家之长的荀子就曾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稷下学宫一直伴随齐国,使齐国成为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国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那么,如此兴盛的学宫是如何衰败的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虽然稷下学宫带来许多人才,但因派别众多。而齐国面对众多人才置之高位而不重用。加上齐国高层的外交政策失误,导致齐国被秦、燕、韩、赵、魏五国联盟围攻差一点亡国,这就是历史上的“五国伐齐”也叫“乐毅破齐”。这场战争导致齐国瞬间由盛转衰。稷下学宫的弟子们也逐渐散去,与此同时秦国的吕不韦大力召集门客并编撰《吕氏春秋》他们便纷纷前往秦国,不久,秦国便统一了六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同期西方的希腊文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一次伟大的精神觉醒,几乎同时降临在地球西方,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思想超越的黄金年代,更是当今主要文明的精神原点,历史学家称之为“轴心时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希腊的哲学三杰,他们代表着希腊哲学界的最高水平。当苏格拉底被处以死刑之后,他的学生柏拉图逃亡到外邦,同时游历了很多地方,在叙拉古岛传播他的理想国,被排斥后柏拉图回来雅典,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城外的西北角买了一块地,创建了阿加德米学园(也叫柏拉图学园),以追求真理为学术目标,进行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教育与研究,成为希腊世界教育思想的实践基地,开西方学派先河,诞生了一大批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成为近现代西方大学的先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雅典学园和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集教育与学术为一体的文化机构,虽然分列东西,却共同启迪了人类早期文明的智慧之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先哲们用自身的理性思考世界的真相,这是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不同的求索方式,决定了今天中国的礼乐传统,希腊的希腊文明,印度的吠陀传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余秋雨说历史的自然通道本应该如万古长夜,柏拉图和孔子一样,经由丛林竞争,血腥互残成为万古长夜里能使星星闪耀的那一股伟大的精神光源,这种光源必须经过像稷下学院和雅典学园这样的平台来启迪民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拉斐尔是用画在召唤大家都是雅典学园中的一员,这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内容。而我想说,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也可以成为追求学问的“稷下学者”。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我们心中有求学的火焰,就能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探索未知的领域。学宫不重要,探索学问更重要,愿我们都能在这条追求知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