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妙入真:探寻永乐宫的奇幻之旅

雷雨虹(王洪)

<p class="ql-block">当你进入国家典籍博物馆的“观妙入真——山西永乐宫文物精粹暨数字艺术大展”,如同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幻之旅。</p> <p class="ql-block">“观妙入真——山西永乐宫文物精粹暨数字艺术大展”是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山西省永乐宫壁画艺术博物馆、山西文物博物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联合举办。</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是为纪念“八仙”之一吕洞宾而修建,与北京白云观、陕西户县重阳宫并称为全真教三大祖庭。其始建于1247年,当时正值蒙古崛起,全真教大兴,丘处机被尊为元朝国师,他向皇帝提出建造永乐宫,后由全真教大师潘德冲、宋德方主持修建,于1358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山西永乐宫坐落在长500米的中轴线上,由前至后现存建筑有山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东西轴线分别有吕祖家庙及财神庙、玄帝庙、吕祖墓等建筑。建筑特色:总体布局疏朗,单体建筑宏伟宽阔,斗拱层叠交错,雕饰简洁明朗,构成典型的元代建筑特色。其保存了四座元代木结构建筑,三清殿殿前有宽敞月台,殿间有与月台等高的甬道相连,两侧无其它建筑,疏阔高敞。</p> <p class="ql-block">“观妙入真——山西永乐宫文物精粹暨数字艺术大展”,就像是一扇通往古代艺术世界的大门,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个神秘的使者,引领着我走进那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古代艺术之旅。</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中的宫殿庄重威严,在雪景之中更显得古朴典雅。那洁白的雪如同一层神秘的面纱,轻轻地覆盖在宫殿之上,让整个宫殿宛如仙境一般。我漫步在雪中的宫殿之间,脚下的雪发出轻微的“咯吱”声,仿佛是宫殿在与我低语,讲述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春日的永乐宫,在AR图像的展示下,阳光如金纱般洒在古老的宫墙上,唤醒了沉睡一冬的繁花。紫荆花、白玉兰、丁香花、牡丹花竞相绽放,与红墙碧瓦相互映衬,仿佛一幅绚丽的春日画卷,庄严肃穆中又透着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的藻井,如同一顶顶华美的天宫宝盖,高悬于殿堂之上,以其独特的八角形、圆形等造型,展现出天圆地方的古老智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尽显庄重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三清殿前檐当心间阑额。元代(1271-1368)山西省永乐宫壁画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阑额"又称"额枋",是中国古建筑中柱子上端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具有增强建筑稳定性的功能。此件阑额在枋心使用木雕彩画与悬塑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缠枝牡丹、流云、行龙和花卉,阑额两端以沥粉贴金施彩,华美富丽,生机盎然,是元代木雕彩画上乘佳品。阑额原位于三清殿前檐当心间外侧,迁建时替换下来。</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栱眼壁游龙花叶悬塑主要位于三清殿外檐及殿内神龛外侧的斗栱间,是元代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工艺特色:悬塑与彩绘结合:采用悬塑工艺,使游龙花叶从建筑构件上立体地呈现出来,替代了纯粹平面的彩画,再加以精美的彩绘,让色彩与立体造型相互映衬,独具匠心。沥粉贴金工艺:龙身运用沥粉贴金工艺,将沥粉勾勒出龙的轮廓和细节,再贴上金箔,使龙身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效果,与周围的彩云等图案色彩对比强烈,更显华丽庄重。</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雕塑截金工艺。需要将多层金箔热熔,用竹刀切割成金线,再用胶将金线按照固定顺序贴在指定部位,从而完成塑像的截金装饰。装饰特点:一般仅用于高等级造像,常装点于塑像服饰领口、袖边、蔽膝、下摆等位置,以几何纹、植物纹为主,风格典雅细腻,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p> <p class="ql-block">琉璃是永乐宫中常见的建筑材料,常被用来装饰宫殿等建筑。那些琉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为永乐宫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它们像是永乐宫的守护者,默默地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建筑,历经风雨而不衰。</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的孔雀蓝釉角神,宛如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神秘使者,那深邃而艳丽的孔雀蓝釉色,恰似碧空下湛蓝的湖水,澄澈而迷人,又似梦幻中的蓝色火焰,跳跃着神秘的光芒,在岁月的流转中依然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纯阳殿棋眼壁伎乐彩画。这些伎乐彩画新颖别致,富有创意,在棋眼壁上绘制圆光,圆光内画伎乐和舞蹈人物,伎乐手持乐器,全神贯注地演奏,吹奏者面腮鼓起,击鼓者衣袖飞扬,起舞者身姿柔美,不同角色各种神态的表现,为殿内彩画增添了无限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壁画中的玉皇大帝,头戴华丽冕旒,珠玉摇曳间似有星辰闪烁,身着龙袍,色泽庄重而鲜艳,袍上祥龙图案栩栩如生,仿佛即将破壁腾飞。其面容庄严肃穆,眼神深邃威严,不怒自威,端坐在神座之上,宛如宇宙的中心,散发着令人敬畏的神圣气息,尽显万天帝王的至尊风范。</p> <p class="ql-block">在永乐宫三清殿的《朝元图》壁画中,玉皇大帝旁的女神仙后土皇地祇。后土皇地祇是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祇,被视为大地之母,在道教神系中地位尊崇,与玉皇大帝相对应,象征着天地阴阳和谐。在壁画中,她通常头戴凤冠,身着华丽服饰,仪态端庄,神情慈祥,与玉皇大帝共同接受诸神朝拜,是整个画面中重要的主神之一。</p> <p class="ql-block">吕祖像。这尊像原存于永乐宫西北九峰山上纯阳宫,汉白玉质地。吕洞宾着道袍,戴纯阳巾,神态俊逸,二道童站立左右,整组造像雕琢精美。1942年,上纯阳宫毁于兵火,吕洞宾及二道童石像后被移往永乐宫现址,安放于纯阳殿中。</p> <p class="ql-block">唐仪凤元年道德天尊石造像。天尊盘坐于工字型类佛家的须弥座上,右手持符,左手残,头戴道冠,身披圆领道服,两侧侍立二真人,右侧真人头部残损。正面刻有“仪凤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弟子焦容果为之父母又为身患德德除寿敬造天尊一塔,合家一心供养”等字,由此可知此造像为唐高宗李治仪凤元年,即公元676年时的道家造像。</p> <p class="ql-block">凡人如何成仙?已得道的吕洞宾未再言语,元代的民间画师们,却为我们绘出了他的答案。在纯阳殿内的《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中,宫廷村舍、酒楼茶肆,皆在山石树木间流转,青绿水墨之中交融,每幅画而既是画师洞察世事之眼,亦是吕祖和光同尘之境。走上这座遇仙之桥,仿佛穿越时空界限,成为了故事中的一员。随着吕洞宾的身影,目睹他仗剑游离于山水楼阁之间,历经社会生活百态,以神通和权威护佑百姓;眼见他度化了世间凡人,也悄然间度化了每一位观画人的心。</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里还有一幅色彩斑斓的传统中国壁画——八仙过海。这幅壁画描绘的是道教神仙们渡海赴蓬莱的情景。神仙们有的手持法器,有的骑着神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看着这幅壁画,我仿佛置身于那片神秘的仙境之中,与神仙们一同渡海,感受着那股超凡脱俗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三清殿琉璃鸱吻与正脊。元代(1271-1368)山西省永乐宫壁画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三清殿的鸱吻釉色艳丽、造型特殊、气势浩大、举世罕见。两只高大的孔雀蓝琉璃鸱吻原位于屋顶正脊两端,迁建永乐宫时被替换下来保存在文物库房里。鸱吻高3.02米,由七块琉璃拼合而成,以红坩土作胎,呈孔雀蓝釉色。在造型方面,鸱吻作盘曲状,张口吞脊、怒目圆睁、炯炯有神,身上塑胡人献宝、风伯、雨神、流云等纹样;背兽张目嗔视,尾爪向上向内前伸,尾尖向外弯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正脊是处于建筑屋顶最高处的一条脊。作为前后两坡屋面的交汇处,正脊在结构上与视觉观赏上均居重要地位。永乐宫三清殿正脊较特别,没有脊刹,两侧堆塑凸起的菊花、莲花、双凤、升龙、荷包牡丹、二龙戏珠等图案,左右对应,形状略有不同。脊身花束艳丽,釉面斑驳,釉色以黄、绿、蓝三彩为主,是元代琉璃的上品之作。永乐宫三清殿琉璃堆花龙凤脊以华美之势创后世堆花脊简之先河,代表了元代琉璃艺术的最高成就,是古建筑造型美与色彩美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山西永乐宫文物精粹展中的石棺是披云真人宋德方石棺,宋德方是全真教第三代大师中的重要人物,师事丘处机,总管刊刻《玄都道藏》,首倡修建永乐宫,被尊为“天师”。</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文创园,那一枚枚印章在纸上落下,仿佛将永乐宫的千年古韵,悄然印刻在每个人心间。</p> <p class="ql-block">吕洞宾,恰似那游走于天地间的浪漫诗者。“但得烟霞共岁月,任他鸟兔走乾坤”,宛如一首悠扬的诗篇,描绘出与烟霞相伴、超脱时光的悠然画卷。他留下的手印,是浪漫旅程的独特标识,邀请众人随他浪迹天涯,在风花雪月中,追寻心灵的诗意栖息,在山川湖海间,谱写浪漫的人生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