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回顾太原四中老三届文艺活动

冬梅

<p class="ql-block">  《 四中舞蹈队与徐淑琴》</p><p class="ql-block"> 攒稿:康德卿</p><p class="ql-block"> 四中舞蹈队是退休后的四中学友在徐淑琴同学带领下坚持了十多年的舞蹈活动团队。徐淑琴:四中校友都知道,她是四中名人一一短跑冠军!不只是四中是太原校际赛短跑第一名。短跑:关键是爆发力,徐淑琴性情豪爽,直来直去。这是学友们乐意与淑琴相处的缘由。</p><p class="ql-block"> 有句话"宁带一个团,不带一个文艺班"。四中舞蹈队在徐淑琴带领下,生机勃勃为四中老三届活动增添无限生机。退休生活让大家走出家门与同龄人一起共享旋律的美好。其中尤以当年学校宣传队、田径队队员为主形成骨干。</p><p class="ql-block"> 老年活动,有两大难点:一:没有合适固定场地,二:家事繁杂时间无法保证。天暖时舞蹈队就在佩英家东边公园排练。天冷了在徐淑琴家,在党群,在东方红商厦…十多年了这个队一直在坚持,凭着对生活的热爱 、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这批共和国的同龄人万般珍惜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生命历程,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时光,当然这个年龄对于学习也有许多障碍,一:理解快、回家就忘,二:好不容易学会了下次活动忘个干干净净。第三,服装;自购演上一二场不值得,只得租,租的,还得修改,麻烦的是,别人穿过的必须洗。这一改一洗,费时费事。然而,这多年过去,领头的,总是一再鼓劲,在一次次成功的后面团队凝聚力也在不断增强。舞蹈队的节目在服装城大赛中在老三届汇演中都有这些年过花甲女同学们的身影,他们在美妙的旋律中享受愉悦在服务社区中走进百姓,用完美的表演给社区居民送去温馨。这个团队和四中合唱队,成为四中老三届每年联欢的粘合剂,大些的聚会由两个团队发起,让会场气氛更浓,在音乐声中感受愉悦,增加友情。转眼老三届人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然而他们还在歌舞,还是那样精神抖擞。在他们身上,充满这代人的精神风貌,他们的青春与人生经过摸爬滚打,风雨兼程,退休的日子青春靓丽、夕阳更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他们都是娇娇者,他们是:徐淑琴,王双英,杨晋源,张树勤,郭丽芸,于丽莉,张佩英,刘黎空,李 慧,张 红,付玉枝,张可𡖖,闫彩萍,高玲,高改莲…这十几位学友不仅给他们的家庭带来欢乐也为四中老三届的几百位老同学送来温馨…</p><p class="ql-block"> 此文经徐淑琴同学阅读后,他只说了一句:舞蹈队是大家的功劳!</p> <p class="ql-block">  《四中合唱团与白志新》</p><p class="ql-block"> 攒稿:康德卿</p><p class="ql-block"> 本校除舞蹈队外、合唱团也是四中老三届十分活跃且表现突出的团队,当然要提及白志新同学这位带头人…</p><p class="ql-block"> 白志新同学是我校六六届高三英语班的同学,在校期间就是宣传队主力,话剧剧目的主演。是宣传队中畄下的为数不多的剧照中的主要人物…</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的学校宣传队,四中话剧是校际文艺节目中唯一能演语言类剧目的学校。话剧:除语言表达还有灯光、布景,以及扩音设备的特别要求,以实现背景音乐等音效和气氛的渲染。这些在那个年代是所有学校都不可能具备的…在话剧排练中曾经聘请了市话老师导演,包括灯光和简单的幕布也从市话借来…当年的白志新同学从家中把大披肩拿来装伴成苏联大妈加上她清亮的嗓音,让这个形象罕见的在舞台上出现…说起来,至今己五十多年了…在四中宣传队留存不多的照片中白志新同学的话剧剧照珍贵的保存下来…</p><p class="ql-block"> 今日重新回忆剧中演员刘宝库、徐志坚等同学仍热情洋溢的参与四中的文艺活动,他们是四中老三届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再次与白志新同学合作是离开母校半个世纪了,数百同学重返母校那情景永远铭刻在心…五十年春华雪月,五十年蒼海桑田我们在时代风雨中,走着各自不同的人生之路…为此感概万千!</p><p class="ql-block"> 白志新算不算人生赢家?始乎没有标准。但她肯定是四中老三届学友中的娇娇者,精神不减当年的大姐大。!相对年轻人,六、‌七十岁的人已经是老年人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和个人心态都有不同但我想到白志新带头引领四中合唱队的几个年头没场地时,大伙儿在新建礼堂后台化妆室排练,在二巷北社区练歌,纯粹是一支游击队,然而在第一次参加桃园党群比赛中,在二十多支团队中荣获第一名…记得,党群领导这样评论:这几位大姐,气质就是不同…当时,参与的人有白志新、刘红叶、杨晋原等…</p><p class="ql-block">今天我想说的是,咱四中人他们活明白了!…精神状态‌让人的外貌和整体状态,给外界,现场几百人中显现四中人独特的影响。合唱队员的精神状态非常精神,没有苍老…</p><p class="ql-block"> 四中合唱活动,始于那次返校,让同学亲情重新燃起火花!它们与舞蹈队一样,逐步形成一个自觉的组织,平阳路婚补大厅,给我们留下美好记忆,校友们除唱歌外,更多的是半个世纪的风霜雨雪。这期间,任华军、杨建国二位老师,是陪伴我们最久的人…尤其在桃二北社区给提供了活动场地后,每次排练,杨老师都要自己揹琴到场,一遍又一遍陪大家学唱,练习,常常累的忘掉饥渴,这个年纪了,几十斤的琴,拉几个小时,只能说,这年纪了,太辛苦了。当然,志新也是一样的劳累辛苦。每次活动,她必须提前安排,准时到达。一个七十多岁的人,加之,有较严重的腿关节毛病,尤在天冷后的日子,痛起来,行走十分困难。这事,我没注意,志新也一直不讲。我呢?不同程度参与舞蹈队和合唱队两项活动,从婚补大厅到后边桃园党群及桃北社区的场所的协调,以及舞蹈指导的南导,合唱的手风琴杨老师,皆是我请来,义务为大家服务的。于是无形中,担起了担子。从这个角度讲,对志新,在服务的同时,少了关心,我忘了年纪,但不能忘了所有人,当然有志新,年近八十,年龄不饶人啊!</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又一个十年快去。</p><p class="ql-block"> 回顾四中老三届文化活动,我以为,应感谢白志新和所有参加活动的学友。你们用快乐的心态影响着一批人,尤在近几年的联欢中,用歌声燃起众人共鸣,让大家在激情荡漾中,留下值得记忆的夕阳红时刻。</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冬梅</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冬日的黄昏,又一次叙述《我们的故事》… 室外寒风凛冽 ,冬的老人豪不客气的表现着他不容忽视的威严 ,室内却是温暖的!如春天一样的温暖…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书写《我们的故事》实在是一件温馨的事…</p><p class="ql-block"> 对于当年的学校宣传队实在陌生的很,初一的女娃还没来得及混个脸儿熟更没来得及表现原本就没有的文艺才华文革便开始了…只记得在学校礼堂滿眼热辣辣的观看过学校宣传队跳的(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那草绿色的上衣、头上利落的小锅刷儿、腰间的皮带以及那一个个稚嫩又苗条的身段至今记忆犹新。只记得我们114班女生们也排了一个(下定决心)的舞蹈,不知谁的提议?跳的时候一定使劲跺脚,仿佛越跺的响就越革命…于是学校的舞台上尘土飞扬…康德卿兄长文中所提徐淑琴、白志新两位学姐在校时完全不认识…只记得学校宣传队的姐姐们很优秀!很优秀!优秀的很!!!</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我们无法掌握自个的命运,如今的我们如冬天般的走在了人生的暮年,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岁月无情的脚步…然而:即然生命之舟仍在人生长河里荡漾那么(回忆)就是永恒!让我们继续的、继续的回忆(我们的故事)…继续的、继续的书写一一(我们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