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游之二(琅勃拉邦、磨丁)

剑虹

<p class="ql-block">1月9日上午08:50离开万荣酒店。导游小张把火车票发给了每个团友。今天我们将乘坐老挝的绿皮火车从万荣到琅勃拉邦。</p> <p class="ql-block">到万荣火车站时离登车还有一些时间,在车站周边拍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万荣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周边山形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万荣火车站还算宽敞</p> <p class="ql-block">10:08,登上了火车。多年没有坐过绿皮火车了,实际情况比想象的好很多,基本上算得上宽敞整洁。火车票的座位是随机的,我的座位在4车,乐山的同伴都在3车,周边都是不熟悉的人。对面坐着一位早先上车的老挝姑娘,很有礼貌地微笑着向我点头招呼。我问她会华语吗?她摇头,大家只有用手语交流,我大体明白了她的意思,她是到琅勃拉邦上学的。征得她同意后为她拍了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座位对面的老挝姑娘</p> <p class="ql-block">下车后小张带大家坐车到了一个名为“张小厨”的餐馆用午餐。我们开玩笑问小张,这个餐馆是不是她哥哥开的,因为她叫张晓露,很有“嫌疑”。几天相处感觉晓露是个不错的导游,很有亲和力,豪爽干练,能站在游客角度考虑问题,做事有计划,每天将有关事项及时间地点提前在微信群中通知大家。她还把万象几个景点的情况在微信群中对大家作了介绍。她能抓住重点,掌控大局,却不啰嗦,显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午餐后,坐车来到普西山下,对面就是大皇宫。</p> <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是老挝的故都和佛教中心,它在老挝的地位甚至超过中国的西安、南京等城市,因为中国的古都甚多,而老挝却只有它一个。老挝原名寮国,琅勃拉邦为上寮重镇,位置靠北,不如万象处于中部,这可能是后来老挝把首都迁至万象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晓露安排大家先爬普西山,然后再游大皇宫。不愿爬山的在山下休息。普西山是琅勃拉邦的制高点,从山顶可看遍全城。与山下的高差可能不足百米,有300多级台阶,但台阶梯步较大,估计每级将近30㎝高,而且开始的一段较陡较长,吓退了一些人。我们十人中只有我和宣培登上了顶峰。</p> <p class="ql-block">从山上下来的西方游客</p> <p class="ql-block">在半山腰拍的湄公河。</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古树</p> <p class="ql-block">为兰州的4位团友拍照。右一为小胡,右二是小胡姐姐,右三是姐夫,最左边是小胡的爱人。</p> <p class="ql-block">“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上普西山可以俯瞰琅勃拉邦全城美景。这座城市位于湄公河和它的支流南康江的交汇处,宁静秀雅,风光绮丽。站在山顶眺望,远山近城,小桥流水,红瓦绿树,蓝天白云,优美景色尽收眼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上山时,虽然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登上顶峰之后,欣赏到如此美景,深感不枉此行。八三老翁能有此体能和心气,也颇为自豪。</p> <p class="ql-block">桥下的这条河是湄公河的支流南康江,江水比在半山腰看到的湄公河水要清澈很多。</p> <p class="ql-block">普西山上塑的菩萨</p> <p class="ql-block">山上还有寺庙和佛塔,但时间不待,逛了一圈拍了些照片就原路返回了。</p> <p class="ql-block">一同登山的宣培</p> <p class="ql-block">几位团友合影,另外三位上了第一层便止步于此。</p> <p class="ql-block">志诚夫妻俩以大皇宫为背景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大皇宫内的这尊巨大塑像不知是谁?</p> <p class="ql-block">在普西山上拍的大皇宫</p> <p class="ql-block">在大皇宫内仰望普西山上寺庙的尖顶</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从各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大皇宫</p> <p class="ql-block">大皇宫形态甚美,格调独特高雅,但体量甚小,与北京故宫及布达拉宫等大型宫殿相差甚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大皇宫内参观了一个博物馆,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馆内不让拍照,随身带的小包、手机等要求先行寄放,进入还需要脱去鞋帽,摘下墨镜,以示对皇室的尊重。馆内有皇室人员使用的卧室、客厅、书房等房间,陈列了一些家具、珠宝及生活用品,数量并不算多。</span></p> <p class="ql-block">大皇宫博物馆外景</p> <p class="ql-block">大皇宫内的一些树木倒是长得不错。</p> <p class="ql-block">这棵树上结了不少果子,名叫炮弹果。</p> <p class="ql-block">同行的龚老师正在专心拍照,被人拍下也浑然不知。</p> <p class="ql-block">唐老师与美女导游晓露在大皇宫内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大皇宫出来晓露带大家去参观班桑孔文化村。这里出产的咖啡名叫“象屎咖啡”,据说咖啡果经过大象肠胃的“提炼”,所得的咖啡份外香浓别有风味,价格比普通咖啡更贵。另外,还有用大象的便便造出的纸张,现场有好几幅画就是在这种纸上绘出来的。这些倒可以理解,一头大象每天要吃掉数以百斤计的植物,一些未被消化的纤维被排出体外,经过大象的肠胃处理过的纤维,比人工捶打碾压,石灰碱水浸泡的可能还要柔软,用来造纸正好。</span></p> <p class="ql-block">班桑孔文化村展示的用大象粪便造出的纸张上的绘画</p> <p class="ql-block">陈列的巨大红木花瓶</p> <p class="ql-block">下一个重要旅游景点是香通寺。它是琅勃拉邦最宏伟的一座寺院。它位于湄公河畔,历史悠久,1560年就已建成。其中的大殿代表了经典的琅勃拉邦寺庙建筑风格。屋脊、屋檐、墙壁、门窗全都有彩绘或雕刻,精美别致,每栋殿堂全都美轮美奂,令人赞叹不已。香通寺虽然不如几天前在万象游览过的塔銮寺和西蒙寺那么金璧辉煌,但其艺术造诣绝不在它们之下。</p> <p class="ql-block">导游晓露正在招呼大家进入香通寺</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大殿外景</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另一殿堂,墙壁上绘满金色图画。</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之下,别具一格的金色大殿与两边绿色的树木交相辉映,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佛塔的形制也很有美感</p> <p class="ql-block">大殿供奉的不知道是什么菩萨,陈列的也不晓得是什么法器,统统拍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一对新人正在寺内大殿的窗口拍结婚影集,新娘长得很美,在摄影师的指挥下摆出各种姿势,周边围观的群众也拿起手机和摄影师一样猛拍,老头子我也抢得几张。</p> <p class="ql-block">从香通寺的后门出去,下阶梯就可看到宽阔的湄公河,河面上船只来来往往,对岸青山隐隐,近处江水迢迢,又是一番景象。</p> <p class="ql-block">站在江边观景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河中行船</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10人参加了自费项目A套餐,每人需另付人民币399元,内容包括今晚乘船游览湄公河和明天游览光西瀑布。从香通寺后门出来后晓露带大家上了停靠在附近的游船。</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将乘坐的游船</p> <p class="ql-block">船头上坐着服务人员和演员</p> <p class="ql-block">晚餐就在船上,一张餐桌可坐6一8人,自由组合。今晚被分到另外一个团的8位乐山朋友也来到了我们这只船,大家戏称“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了。”</p> <p class="ql-block">船上的菜品颇为丰盛,啤酒随喝,保证供应。大家忙着拍照摄影,还要相互敬酒,吃了些什么菜都忘记了。</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我给团友们的拍照</p> <p class="ql-block">遐龄和他的“老公(龚)”。</p> <p class="ql-block">乐山龚老师与兰州胡小妹正在交谈,刚认识几个小时的二人仿佛多年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兰州胡姐与她家王先生</p> <p class="ql-block">兰州胡弟和他的媳妇小张</p> <p class="ql-block">遐龄夫妻俩</p> <p class="ql-block">龚唐两位老师</p> <p class="ql-block">同孝与他家王幺姑</p> <p class="ql-block">正宇与小马夫妻俩</p> <p class="ql-block">黄“旅长”与“旅政委”寇二孃</p> <p class="ql-block">东杰和夫人杨老师</p> <p class="ql-block">黄家姑嫂</p> <p class="ql-block">宣培与他夫人侯老师</p> <p class="ql-block">干杯</p> <p class="ql-block">导游晓露在这一桌入座</p> <p class="ql-block">遐龄与盛画家</p> <p class="ql-block">唐老师以湄公河为背景留影</p> <p class="ql-block">小马老师正在跳舞</p> <p class="ql-block">外出旅游,除了增长见闻,便是放松身心,图个高兴,何妨放浪形骸!岁月不饶人,我等已成老头老太,即使如此,也可聊发少年狂。今晚夜游湄公河,大家畅饮畅谈不止,欢声笑语不绝。我对来自兰州的团友说,不管是乐山人、兰州人,都是中国人,今晚就是一家人。同是天涯旅游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戏改白居易名句)!</p> <p class="ql-block">视频:船上的演员表演歌舞</p> <p class="ql-block">视频:同行的团友们也参加进去,载歌载舞,气氛热烈。</p> <p class="ql-block">在船上还拍了一些江景和岸上景物的照片与视频</p> <p class="ql-block">1月10日早上老挝时间4点半就起床,05:20在大堂集合出发去布施。老挝是佛教国家,全民信奉小乘佛教。男孩5一8岁就会被送到寺院出家,接受佛教的基础教育。寺庙基本上不动烟火,饮食全靠社会布施。我们的套餐中已含有布施的开支。晓露所在的旅行社已购买好布施的食品。我们一行提前在街边坐定。早上6时许,一批僧人来到布施地点,我们将准备好的饼干、糯米饭等食物一一分发给过来的僧人,其中有一些是只有几岁的小孩。他们一边接受布施,一边将面前小盆中多余的食物装入携带的小车内,准备带回寺庙。如果途中遇到有需要者,他们会将食物转而施舍给这些人。对于这些小和尚,出家是一段重要经历,除了学习传承本民族文化,还可让他们提前接触社会,懂得生活的艰辛,常怀感恩之心与悲悯之情。老挝的男子如果缺少这段经历,会被认为人生履历不够完整。</p> <p class="ql-block">等待接受布施的小和尚们</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布施时的一些场景</p> <p class="ql-block">布施结束后,我们回酒店用早餐。8:00出发,晓露先带大家去逛琅勃拉邦的早市。市场上蔬菜、水果、猪肉、早餐……,几乎应有尽有,充满烟火气,感受了老挝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清晨6点刚过,很多少可能还在高卧,市场上居然就在卖米线、米粑?谁来吃?真是一方一俗!我花了50000老挝基普买了1㎏桂圆,皮薄肉厚味甜,是我吃过的最好的桂圆。下面是在早市上拍的一些场景。</p> <p class="ql-block">从市场出来就乘车去光西瀑布。乘坐的是十来座的小客车。到了景区再换乘观光车,到瀑布时已经9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辈子看过不少瀑布,光西瀑布算是个特殊存在。论水量,论高程,它比尼亚加拉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差远了,甚至不如赤水大瀑布和德天瀑布,但其观赏性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光西瀑布其实是由多个小瀑布组成的瀑布群,坡度很缓,层次甚多,隐藏在树林之中,风光秀美,移步即景。初始印象酷似黄龙,走了一段又像是九寨沟的模样,后来又让人联想到德天瀑布。瀑布周边植被丰厚,树木繁盛,郁郁葱葱。因在旱季,水量并不充沛,但却给人以秀雅精致的感受。</span></p> <p class="ql-block">走向瀑布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树林中的乐山游客</p> <p class="ql-block">五位女同胞合影</p> <p class="ql-block">遐龄夫妻俩</p> <p class="ql-block">我和老伴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唐老师在欢呼</p> <p class="ql-block">导游晓露</p> <p class="ql-block">观瀑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碧绿的潭水</p> <p class="ql-block">这些游人成了真正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瀑布联句(香严闲禅师与唐宣宗)</span></p> <p class="ql-block">途中风景</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p> <p class="ql-block">从光西瀑布回来,中午参观织布村并在此午餐、购物。解说员小姐口才不错,普通话很标准,并很讲政治,把老挝的发展与“一带一路”紧密联系,一口一个“大中国”,把我们这批中国客人哄得开开心心的,买了不少东西。其实,除了寺庙,大多数参观点也是商店,讲解员也会介绍他们有特色的商品,对游客购物做一些铺垫和引导,但全是自愿,从无强迫。老挝的土特产大约就是犀角、熊胆、虎骨、象皮等,都算是稀有的药物,因为没有签署野生动物保护的国际条约,所以这些东西还可在市面出售。另外就是安宫牛黄丸,象牙、玉石制品及红木制品等。</p> <p class="ql-block">织布村的解说员正在讲解</p> <p class="ql-block">正在织布的老挝妇女</p> <p class="ql-block">安装织布梭子</p> <p class="ql-block">对越战争中,美国借口越军的补给线“胡志明小道”在老挝境内,对老挝投下了2亿多枚炮弹‌。这些炮弹主要是集束炸弹,其中约30%未爆炸。越战结束以后,这些将爆未爆的炮弹造成了几万老挝人伤亡‌。老挝人利用已拆卸的炸弹皮做成各种用品。图为织布村人拆卸的一些炮弹。</p> <p class="ql-block">离开织布村,15:36乘老挝绿皮火车C82从琅勃拉邦到磨丁,当晚入住明华国际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我们入住的明华国际大酒店,牌子不小,但设施简陋,名不符实。</p> <p class="ql-block">元月11日上午,旅行社无安排,我们到磨丁街上逛了一圈,看了看市场,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买到。</p> <p class="ql-block">磨丁街头</p> <p class="ql-block">水果摊点</p> <p class="ql-block">肉食摊点</p> <p class="ql-block">磨丁是老挝最北部的口岸,与我国的磨憨口岸紧连,它是中老铁路进入老挝的首站,另有一条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通往泰国清迈,所以它也是中老泰三国陆路货物运输、跨境旅游的集散中心。磨丁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重要,老挝政府将这里设置为“经济特区”。中老两国已就建设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达成多项协议。在中国的大力支持下,这个经济特区已初具规模,不少中企入驻,高楼鳞次栉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达磨丁后,晓露实际上把我们交给了一位李姓的地陪。元月11日下午、晚上及12日离开磨丁前的这段时间都是小李在带这个团。11日11:30,小李带大家到一家中餐馆用午餐。在磨丁火车站等候用车时,顺便拍了几张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磨丁火车站留影</p> <p class="ql-block">陈英与唐老师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黄家4位合影</p> <p class="ql-block">磨丁的公交车站点只有三个,特区居中,一边到火车站,一边到边境口岸,是我见到过的公交站点最少的公交车了。</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小李首先带大家去了一个傣家村寨,一位接待员把我们带上了她家的吊脚楼,请每人喝了一小杯茶,然后做讲解介绍,除了这个村寨的基本情况和民族习俗,就是推销本地土特产品,与其他参观点大同小异。</p> <p class="ql-block">这幢小小的傣族风格小屋不知是做什么用的?</p> <p class="ql-block">这间较大的傣家建筑估计是村上的宗教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接待员的家,典型的吊脚楼。</p> <p class="ql-block">接待员在讲解</p> <p class="ql-block">从傣族村寨出来,小李又带大家去磨丁经济特区规划展示中心参观,聆听讲解。</p> <p class="ql-block">磨丁特区规划展示中心的沙盘模型。磨丁特区被称为老挝的深圳,规划雄心勃勃,大多在实施之中,目前已完成了多少没听到介绍。</p> <p class="ql-block">这个展示中心的旁边就是一个销售乳胶床垫的商场。售货员非常耐心地给大家做了介绍。请大家躺在铺了乳胶床垫的床上体验休息。这个商店的乳胶床垫质量上乘,价格也很合理。家里还没有乳胶床垫的同伴中有数人购买了。商家承诺帮快递到家。</p> <p class="ql-block">躺在乳胶床垫床上体验的宣培,我都怀疑他睡着了。</p> <p class="ql-block">离开乳胶床垫商店时已是下午4:30,小李又带大家去喃通村参观。旅行社的车只能开到半道,进村必须换乘村里的交通车,往返每人40元。不愿去的,在原地等候。其实这点钱就相当于门票。对于一个贫困村,这也是一笔可观收入。能去老挝的原生态乡村看看,有何不可?这点钱就算是对贫困村的布施。但就是有人想不开。前几天在琅勃拉邦坐一辆丰田小巴,导游交代到火车站下车时,每人请给司机10元人民币的小费,老挝有给小费的习惯,全团就这两位团友没给。能外出旅游,想来也不差这点钱,司机为你服务一天多,给点小费表示谢意也是应当的。真是不可理喻。大家只能感叹: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p> <p class="ql-block">写有中文的路标</p> <p class="ql-block">来到村口</p> <p class="ql-block">大树下供奉了一尊不知名的菩萨</p> <p class="ql-block">这个村居然有个盐厂。厂房很简陋,全部设施就是大锅大灶。据说盐水是从泉眼中流出的,将盐水倒入大锅中,灶中加入木柴烧煮,水蒸发后盐就结晶了。盐工不断将已结晶的盐舀出倒入灶上的箩筐内,并时不时倒入新的盐水。有人专门对已熬好的食盐进行包装。白花花的食盐,每包1㎏,5元人民币。团友中有数人买了这明显未添加碘的食盐。</p> <p class="ql-block">大灶中柴火熊熊燃烧</p> <p class="ql-block">大锅中盐水热气腾腾</p> <p class="ql-block">箩筐内装着洁白的盐巴,还有盐水滴到下面的大锅中。</p> <p class="ql-block">团友们正向村中走去。照片中的光头是导游小李。</p> <p class="ql-block">相对年轻的陈英在等候掺扶年纪更太腿脚不好的团友</p> <p class="ql-block">这个高高的窝棚不知搭来干啥?</p> <p class="ql-block">隔着一汪湖水就看到了喃通村。一色的茅草屋。</p> <p class="ql-block">青山脚下,大水塘边的原生态村庄有种自然和质朴的美。</p> <p class="ql-block">村里用天然石块铺成的路看起来平坦,其实凹凸不平。</p> <p class="ql-block">三位兰州团友</p> <p class="ql-block">兰州小王</p> <p class="ql-block">龚老师在小桥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唐老师也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二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黄旅长</p> <p class="ql-block">美女与鲜花,孰美?</p> <p class="ql-block">三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个用竹蔑编成的圆球不知有何用处?</p> <p class="ql-block">这间比较高大的屋子,下边吊脚,上边铺着木板,是全村的活动中心,几位老挝姑娘正在跳舞,对客人表示欢迎。</p> <p class="ql-block">团友中有几位女同胞也去跟着跳。</p> <p class="ql-block">青山下村民的小茅草屋</p> <p class="ql-block">这两户人家可能是最贫穷的</p> <p class="ql-block">三个石头上放一个敞口的壶,不知这个老挝男人在烧开水还是煮汤?</p> <p class="ql-block">这个女人和小孩估计就是门口那位男人的老婆和小孩。小孩打着赤脚却穿着一件脏兮兮的时髦T恤。</p> <p class="ql-block">低矮的草棚,四面通风,地板上铺着一床垫子,估计这就是这家人的厅堂了。</p> <p class="ql-block">可爱的貓咪</p> <p class="ql-block">安静的黄狗</p> <p class="ql-block">从喃通村返回的路上,见到不少新建的高大建筑,看来这个磨丁特区正抓紧建设。</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将观看“磨丁秀”的演出,这是写入了旅游协议的项目,不另外收费。在此之前在剧场外的广场上有二三十分钟的篝火晚会,跳广场舞。</p> <p class="ql-block">广场舞开始前,主持人介绍了来自泰国的几个人妖。人妖在法律上生理上是男性,在外貌上心理上却是女性,这种不男不女的文化在泰国被广泛接受。我相信多数中国人对小乘佛教送小孩出家的习俗很能理解,但对人妖这种文化却难以苟同。</p> <p class="ql-block">下面三张是拍到的人妖照片</p> <p class="ql-block">灯光下的磨丁还是很漂亮的。</p> <p class="ql-block">围着篝火的广场舞</p> <p class="ql-block">磨丁秀其实就是人妖的演出。全程禁止拍照和录像。剧场的音响无比的差,重低音炮加上噪音,震耳欲聋,有心脏病的人估计受不了。节目不外是唱歌和舞蹈,偶有逗趣搞笑,下台与观众互动。除了一曲《潇洒走一回》基本可听懂,一支朝鲜舞还比较整齐,其他节目可说不知所为不堪入目。演员们衣着暴露,常常是只遮蔽了关键三点,有些时候又穿着高跟鞋和拖地裙跳舞,真怕她们(他们)一不小心就会跌跟斗。这个磨丁秀居然秀了一个小时多,我们回到酒店已过了晚上十点半。</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参观让人感触良多。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老挝人也一样。喃通村那个男人也有资格用上电饭煲,那个打赤脚的小孩也有资格穿上帆布鞋。欠发达的老挝要脱贫奔小康,必须对外开放。老挝建立经济特区的举措是对的。背靠大中国,加入一带一路的路子也是对的。但是在发展商品经济,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必然会刺激人们发财的欲望,为了搞钱,就会有人不择手段,一些光怪陆离、为非作歹的现象也就产生了。法制的健全始终赶不上私欲的膨胀,宁静的环境,和谐的氛围,淳朴的民风便有可能被腐败贪婪,道德沦丧,世风日下所取代。有人说过,任何进步都意味着退步,也就是说,任何进步都会付出代价,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昌明,社会的富裕也是会付出代价的。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不也是如此吗?</p> <p class="ql-block">元月12日是我们回到祖国的日子。在这之前导游带大家去免税商店购物,珠宝、玉器、烟酒、药品等等。总体而言都是听凭游客自愿,但其中也不乏套路。如购买某些中药材,游客一旦表现出购买意愿,有些黑心店员为了利润、业绩就巴不得多卖,你买100g,他至少会拿出200g,问你加不加工(打成粉),你一旦同意,他不过秤便全打成粉,再过秤要你全部买下,因为打成了粉末就无法退货。你若拒绝,他还会以你出不了境相威胁,令人愤慨却还无可奈何。这些变相强买强卖的套路也就是上面说过的发展与进步的代价之一种。</p> <p class="ql-block">导游晓露这一天多没有和我们在一起,她早就将大家的护照拿去办好了出老挝境和入中国门的手续。所以,我们出入境都非常顺当和快捷。出了磨憨口岸就有大巴车把大家送到了磨憨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磨憨口岸遥遥在望</p> <p class="ql-block">磨憨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团友们与导游晓露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磨憨火车站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磨憨火车站等候了一段时间。17:00登上了开往西双版纳的动车,18:09到达,打网约车回到酒店时还不到18:40。留在版纳的陈咏陶、汤凯露等朋友早与酒店联系好,为我们安排好了房间,预留了晚饭。老挝之行至此圆满结束!</p><p class="ql-block"> (2025-1-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