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仁者无忧

<p class="ql-block">时令进入三九,天气越来越冷,仿佛为了把人们的心情捂热,春节在期盼中,渐渐走近。</p><p class="ql-block">没有红红火火的新棉袄,没有挂在屋梁上一排排香肠腊肉,没有只有妈妈才可以做得出来的那盘炉火纯青的炒莴笋,没有从四面八方纷纷往爸爸妈妈身边聚集的热烈而温暖的气象,年味总是寡淡得很。</p><p class="ql-block">母亲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十三年。十三个差强人意的年一晃就过去了。2022年5月12日,父亲也走了。父亲走于那个举国伤感的日子,联想到疫情三年对一个老人的折磨,他的走被赋予了一种疼痛难忍的意味。很多时候,怔怔地坐着回不过神来,羡慕那些父母双全的家伙,带着这种时时袭来的忧郁,直到今天。</p><p class="ql-block">父亲走了的两年,春节不仅仅是差强人意,而是渐渐弥漫开一种淡淡的忧伤。那个曾经热气腾腾的家变成了一张全家福的照片。尽管大姐很努力地招呼兄弟姐妹时时团聚,不想让曾经的手足之情被岁月之河冲淡,但年味却终究随父母的先后离开而彻底淡了下来。</p><p class="ql-block">有句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爸妈盛年时都有稳定的工作,年老了也有一笔让他们衣食无忧的退休金,因此没有给儿女们任何反哺的机会。老天爷貌似很待见我的父母,但好事并没有做到底,父母病倒之后,走得都颇为痛苦,这也是他们离开的时候,解脱的释然和永别的伤痛交织在一起,让人欲哭无泪,心情复杂的缘由。</p><p class="ql-block">失去了双亲的每一个新年,如果说感受最深的味道,那就是思念。死非永诀,遗忘才是!如此,父母便永远活着,因春节引发的浓浓思念,永远地活着。</p><p class="ql-block">幼年时,年味是妈妈缝制的那件小棉袄;</p><p class="ql-block">少年时,年味是鸡鸭鱼肉的饕餮盛宴;</p><p class="ql-block">青年时,年味是欢乐的爆竹在夜空炸响;</p><p class="ql-block">中年时,年味是团圆的慰藉和欢快;</p><p class="ql-block">而现在,年味变成了,再也当不成孩子的人,对爸妈浓浓的思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