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对于普通人来说,位于山西晋中市祁县东观镇的乔家大院因上世纪90年代初张艺谋在此拍摄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蜚声全国,它曾是乔家大家族的宅邸,是几代人勤奋拓展行商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四堂一园的乔家大院占地约24000平米,由10余米高气势宏大的四方砖墙合围,东西向的中轴线把保元堂、在中堂、德兴堂、宁守堂和中心花园分在左右,整个建筑群呈双囍字布局。四堂中共有18个大院300余间房屋,其内含有精巧多变的穿心套院、偏正院和四合院等多种建筑型制。</p><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1756年,大院的第一代人主人乔贵发由贫苦农民走西口步入商路,后经后辈努力,家族经营涉及茶、盐、钱庄等不同领域成了商贾望族,财富的积累也让乔家大院不断更新扩张,形成了如今的规模。2001年6月大院被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大院大墙的正门外有座福字影壁,上刻《尊古》匾额,两侧楹联:“经济会通守纪律、言词安定去雕镌”,是告诫族人在商海中只有尊古训和道德行为准则才可带来位于中心的大福。</p> <p class="ql-block"> 影壁的背面是百寿图,上面也有一幅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成文章”,横批“履和”,据说这是清名将左宗棠所题。</p> <p class="ql-block"> 正门上方高悬一块《福种琅嬛》匾额,字由慈禧题书。话说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前慈禧携光绪帝西逃西安,途中曾在乔家大院驻脚,并借白银十万两,事后慈禧应乔家请求特赐四字与乔家。琅嬛二字指古时圣人的典藏书屋,用在此处就有光宗耀祖福满家族之意了。</p> <p class="ql-block"> 保元堂是乔家最早的院落,内分5院。</p> <p class="ql-block"> 堂中设有民俗文化馆。</p> <p class="ql-block"> 婚俗馆。</p> <p class="ql-block"> 寿诞文化馆。</p><p class="ql-block"> 顺便说一句,由于成为旅游热点后,乔家大院内充斥了大量商铺,过浓的商业化引来游客的负面风评,2019年7月国家文旅部责令对其降级整改,取消了5A景区的称号。现各堂院内布置了众多展馆以反映体现明清时期民间的汉风俗和晋商文化。</p> <p class="ql-block"> 在中堂是乔家大院中规模最大的核心堂口。乔致庸(1818-1907)是乔贵发三子乔全美的儿子,在乔家发达史中站有显赫一席,在他统领下不但乔家事业蒸蒸日上而且祖宅规模也得以扩建。在中堂是三进院落左右又分6院,内有乔贵发、乔全美、乔致庸、乔景仪(致庸子)、乔映霞(致庸孙,又是人称义地主的乔家后辈掌门人)和其他族人居室。在中堂取中庸和为贵之意,另有一匾《为善最乐》就挂在乔致庸正房门楼之上。</p> <p class="ql-block"> 一进院的《碧琳》匾。</p> <p class="ql-block"> 二进院的《静怡》匾。</p> <p class="ql-block"> 东南院中的职思居,意为提醒主人要时时遵职业操守。</p> <p class="ql-block"> 在中堂里还有几件镇宅之宝,九龙灯(慈禧赐)、犀牛望月镜、九龙屏风。</p><p class="ql-block"> 花梨木的九龙屏风高2.7米,长4.07米,除了中间九条岫玉龙外上下还有72条木龙。传这件宝物在八国联军进京时流出故宫,后乔致庸花巨资购入。</p> <p class="ql-block"> 德兴堂是乔贵发长子乔全德一支的宅院,内设4院,现布置有非遗体验馆和汇通天下馆。据说当年慈禧就在德兴堂休憩过。</p> <p class="ql-block"> 宁守堂是乔贵发次子乔全义的宅院,内分3院,现布有万里茶路馆、晋派砖雕展馆、戴氏心意拳馆。</p> <p class="ql-block"> 年轻的父亲怕不安分的儿子在迷宫般的大院里走失,在游览院落时就把手机塞到儿子手中,这种待遇在平时是不可能的,而想把进入角色的儿子拉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高一低,一立一坐,一个抱胸无奈依墙,一个低头聚精会神,强大的反差让我会心地笑了。</p> <p class="ql-block"> 花园。</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民间石、砖、木雕艺术,让高屋恢宏和精雕细琢元素处处完美融合又是乔家大院的一大亮点。</p> <p class="ql-block"> 这些艺术在大院的庭院、门楼、影壁、牌坊、屋脊、窗棂上各展风韵,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 另外乔家大院的众多牌匾和楹联也是值得挖掘的宝库。</p><p class="ql-block"> “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p> <p class="ql-block"> 《守真》匾、《香满书》匾。</p> <p class="ql-block"> 楹联:“道德神仙道德增荣益誉、福禄欢喜福禄长乐永康”。</p><p class="ql-block"> 这些匾联充分体现了乔家几代人在发家致富的路上始终秉承尊重读书,不离礼仪仁智信的理家和治商理念,最终成为当年晋商中的望族。</p> <p class="ql-block"> 位于山西介休市龙凤镇的张碧古堡始建于中国历史上战争纷乱政权更迭频繁的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当年它是集军事防御屯兵生产生活于一身的军事重镇。古堡2005年被列入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5月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古堡面积约12000平米,四周由堡墙围起,南北各建一门,南为石垒北为砖砌。</p> <p class="ql-block"> 张碧古堡作为当年的军事防御重镇就不能不提那条藏觅于群丘中的地道工事。</p> <p class="ql-block"> 上下三层工程浩大的地道总长有10公里(现开放1/5),内设指挥所、士兵窑、粮仓、兵械库、战俘囚室等。</p> <p class="ql-block"> 指挥所、战俘窟、军官窟。</p> <p class="ql-block"> 通风竖井。</p> <p class="ql-block"> 连接上下层的紧急避险通道。</p> <p class="ql-block"> 高欢,北朝十六国时东魏的权臣,也是北齐的奠基人,曾调派旗下战力最强的朔州军镇守张碧。</p><p class="ql-block"> 耶律羡,北齐名将守南朔州,被称为“南可罕”。</p> <p class="ql-block"> 除了军事设施,古堡中儒释道大小庙宇也很多。</p><p class="ql-block"> 关帝庙(明代)。</p> <p class="ql-block"> 可罕王祠。</p> <p class="ql-block"> 地藏王菩萨像。</p> <p class="ql-block"> 北门上清嘉庆年重修的真武庙。</p> <p class="ql-block"> 葫芦型二层六角的魁星楼高10米,一层砖砌二层木构,脊兽灰瓦挑檐尖顶,内供文昌君。在军事古堡中即要习武也不忘弄墨。</p> <p class="ql-block"> 堡中街巷。</p> <p class="ql-block"> 王来福,明末清初的介休人,也是山西老陈醋的首创者。在吸纳父辈经验的基础上改进熏蒸工艺,制出酸香绵的黑色陈醋满誉天下。</p> <p class="ql-block"> 太岳山麓的支脉绵山位于介休市境内,绵山景区坐卧绵山镇,总面积54平方公里,其内不仅山势嵯峨峡谷幽深,又蕴藏着丰厚的佛道两家文化足迹。</p><p class="ql-block"> 绵山还是中国寒食节的发源地。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介子推随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流亡,在最饥饿时割自身肉以飨主人。重耳复国后介子推却拒绝封赏,携母隐居绵山,为逼其出山重耳命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宁死不从与母抱树而亡,重耳哀叹,命每年这一天禁火寒食扫墓祭拜。因此节与中国24节气中的清明(原只表示时令)日期相仿,随着时光推移民间逐步把两节融合,寒食节的名字已不被瞩目,但其赋予的内涵已被清明继承下来。</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的摆渡车(50元/人)沿半腰盘山路驶往大山深处,途径龙头寺、大罗宫、栖贤谷、云峰寺、正果寺等七八个站点最后达水涛沟,单程用时约50分钟。</p> <p class="ql-block"> 两山峡谷中的水涛沟长约10里,丰富的水流颠簸曲折急缓泻下,形成几十处瀑布池沼。</p> <p class="ql-block"> 沟边巨石上有不少古人留下的题刻,如“听涛”、“观静”、“涤尘”、“水浊心清山矮人高”等,以抒发浏历人呼之欲出被净化的心境。</p> <p class="ql-block"> 沿途的石雕应景小品也让游客驻足打卡观赏。</p><p class="ql-block"> 姜太公钓鱼。</p> <p class="ql-block"> 溪口牧笛。</p> <p class="ql-block"> 连年有鱼。</p> <p class="ql-block"> 虎卧豪饮。</p> <p class="ql-block"> 清流举莲台。</p> <p class="ql-block"> 泻月流骑沟古楼。</p> <p class="ql-block"> 阳光洒落枝叶,衘来一片嫩青,大自然之美真让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水涛沟尽头的水帘洞,据介绍洞里有个可容纳30多人的大厅。画面左侧有个洞口人可冒水爬入,我不想淋成落汤鸡就此止步。有两个小伙子进去了,他们说只见到洞穴内有两只石猴未见大厅,大概他们是没敢再往深处走。</p> <p class="ql-block"> 建在半山抱腹岩下的云峰寺已有1700多年历史(三国曹魏时)。凹状的抱腹岩高60深50长180米,容纳了200多间殿宇舍屋,殿堂内有70余尊精美彩塑佛像和3尊包骨真像。</p> <p class="ql-block"> 踏傾约50度的120步石阶才能到达寺门。</p> <p class="ql-block"> 唐太宗亲自下旨修建的空王古佛殿是云峰寺中核心建筑之一。空王佛俗名田志超,在世对弘法佛教有巨大贡献,圆寂后坐化成包骨真身像。</p> <p class="ql-block"> 在云峰寺身后30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有一条宽仅1米的之字形栈道,扶摇直上可达正果寺。</p> <p class="ql-block"> 云峰寺旁的4星级酒店-云峰墅苑。</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的道观大罗宫依山耸立气势恢宏,俗称小布达拉。</p><p class="ql-block"> 大罗宫总高110米共十三层,60多座殿堂约3万平米。右侧1-7层有斗姆、财神、天尊、凌霄等殿,左上的8-13层为主殿,设有众妙堂、讲经坛、混沌殿、诸仙殿和藏经阁等。左侧有直达主殿的电梯。</p><p class="ql-block"> 大罗宫1940年遭日军焚毁,现在的建筑是1998年在原址上重修。</p> <p class="ql-block"> 讲经坛正中立尊太上老君青铜像,大殿墙壁挂有108块黄花梨木板,赵朴初、董寿平等百余书法家临写《道德经》的笔墨镌刻其上。</p> <p class="ql-block"> 诸仙殿。</p> <p class="ql-block"> 登高声远,修行圣境。</p> <p class="ql-block"> 大罗宫脚下刻有《道德经》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 依山可守的唐营是为防突厥侵入由李世民在武德年间亲自督建的大营,内含营门、吊桥、武库、哨所等设施。</p> <p class="ql-block"> 谁敢横刀立马?</p> <p class="ql-block"> 时间关系一些景点只能选择随车一扫而过,抱憾也是旅游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栖贤谷。</p> <p class="ql-block"> 正果寺。</p> <p class="ql-block"> 龙头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