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北京中轴线成功申遗,先农坛成为其中璀璨的明珠。穿越时空,先农坛古建筑博物馆带我们领略古代建筑的魅力。从民居到宫殿,从北国到江南,这里展示了历代建筑风格的演变和不同地域的建筑特色,让人眼界大开。</p> <p class="ql-block">全国第一座建筑专题博物馆,这里可是北京中轴线上最小众的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北京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北京中轴线南端西侧,与天坛东西对称,体现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布局。现存规模最大的中国古代皇家祭祀农神之所,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祀先农的礼仪传统。现作为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对社会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华夏建筑文明的精华,一进门,仿佛穿越到了故宫,感受古代建筑的魅力。</p><p class="ql-block">太岁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8988.8平方米,东西宽79.9米,南北长112.5米,含四座单体建筑,南为拜殿,北为太岁殿,东西配殿各十一间,是祭祖太岁神及十三月将神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院内的绿草、古柏、红墙别有一番韵味,人少、景美、好逛,强烈推荐!</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宗教、建筑、艺术和风水等多个领域,处处彰显古代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具服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皇帝亲耕前更换亲耕礼服的场所。具服殿建于1.65米高台之上,建筑面积647平方米(含月台),面阔五间27.22米,进深三间14.42米,明代皇帝在具服殿更换耤田礼专用的“皮弁(bian)服”,清代则是更换黄色蟒龙袍。</p> <p class="ql-block">一亩三分地,位于古建博物馆南侧,与观耕台一起,为古代皇帝亲耕及观看王公大臣耕作之处。</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皇帝行亲耕礼的田地,面积近799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亲耕时,皇帝右手扶型左手执鞭,伴随着杂乐,皇帝往返扶犁三遍,由户部得郎播种。明清耤田,是北京先农坛农耕文化的核心展示区,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石碾完好如初,静默的回忆过往。</p> <p class="ql-block">古建博物馆当然要看古建筑!陈列主要集中在太岁殿、拜殿和西配殿,展示了古建筑的类型名称、北京城在不同朝代的演变,以及许多名建筑的模型,如祈年殿和应县木塔。</p> <p class="ql-block">太岁殿巍峨壮观,宏伟壮丽!太岁殿建筑群里,《中国古代建筑系列展览》十分精彩,全方位展示古代建筑建造工艺,使公众了解古建的每一步工序和斗拱、藻井、琉璃等的制造方法;每种风格的建筑屋顶名字:悬山顶、歇山顶等(天安门即典型的歇山顶);其他看点还有金砖、北京城沙盘模型、太岁殿角科斗拱模型等。精彩纷呈,目不暇接,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隆福寺天宫藻井<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稀世国宝。正在</span>太岁殿内展示,整座藻井云纹框架和天宫楼阁、天神相呼应,层层雕刻楼阁,顶部为盖井层,绘着二十八星宿图,图中共有一千四百多颗繁星。</p> <p class="ql-block">初次见到,深为震撼。繁复至极的木建艺术,美轮美奂,言语难以形容。</p> <p class="ql-block">藻井上下六层,错落有致,每层都精雕云纹图案,仿佛仙人巧手绘就。顶部一幅星象图,一千四百余颗繁星熠熠生辉。仰望这片璀璨的“星空”,仿佛置身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藻井的实物比图片惊艳100倍,绝对值得一看。它历经磨难,曾被地震摧毁,但后来修复如初,现在还能看到实属不易。相较故宫的人山人海,这里游客较少,恰宜悠然品鉴。</p> <p class="ql-block">次间藻井,另一个精美的藻井,<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太岁殿内东侧。工艺也十分精湛</span>,非常值得一睹其风采!</p> <p class="ql-block">拜殿,这座殿里有另一个精美的藻井,蟠龙藻井。</p> <p class="ql-block">明间藻井(蟠龙藻井),整体为金丝楠木雕刻而成,榫牟结构建成,中心蟠龙栩栩如生,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免费的志愿讲解,生动形象,揭开古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跟随他们的诠释,领略“雕梁画栋,鬼斧神工”之美。</p> <p class="ql-block">展览还原先农坛当年极盛时期的状况,巍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先农坛祭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皇帝祭祀先农神的祭坛,是一座正方形砖石结构坛台,边长均为15米,坛高为1.5米,四面出陛,各 8 级台阶。</p> <p class="ql-block">皇帝祭祀的先农诸神</p> <p class="ql-block">京畿大川之神</p> <p class="ql-block">京畿名山之神</p> <p class="ql-block">华夏名山之神</p> <p class="ql-block">和宝贵的“一亩三分地” 相辅相成,构成独特风貌。</p> <p class="ql-block">神厨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位于太岁殿建筑群西侧,存放先农神牌位和准备牺挫祭品的场所。现建筑群内陈列《先农坛历史文化展》。</p> <p class="ql-block">神厨建筑群占地面积3791平方米,东西宽56米,南北长67.7米,由神版库、神库、神厨以及井亭组成。院落外西北侧为宰牲亭,是祭祀坛内各处神祇宰杀牺牲之处。</p> <p class="ql-block">宰牲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位于神厨院外西北方,重檐悬山顶,建筑面积261.3平方米,面阔五间20.13米,进深三间12.98米。</p> <p class="ql-block">这是为祭祀坛内各处神灵宰杀牺牲之处,牺牲即为祭祀时所用牛羊猪等祭品。</p> <p class="ql-block">井亭,祭祀宰牲时取水之处。</p> <p class="ql-block">生动模拟还原当年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先农坛历史文化展,全面详实。</p> <p class="ql-block">蓝天映衬下的神仓院,古建熠熠生辉,格外秀美。</p> <p class="ql-block">神仓,外观即谷仓形状,位于神仓院内,被誉为天下第一仓。</p> <p class="ql-block">神仓历史,在神仓中生动展示,显现厚重的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离开颇有气派的神厨建筑群,饶有兴致的参观了先农坛历史文化展……要去游览开放不久的庆成宫了!</p> <p class="ql-block">庆成宫,始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原名“斋宫”,如今首次向公众敞开大门,我们欣喜的探秘它深厚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改建形成现有格局,更名为“庆成宫”,成为皇帝祭享先农、亲耕耤田礼成庆贺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沿着御路穿过外宫门,到处雍容华美。</p> <p class="ql-block">到处都是精美绝伦的匠心之作</p> <p class="ql-block">庆成宫,明清皇帝祭祀山川神农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是皇帝祭祀亲耕前的斋戒之地,也是皇帝行耕耤礼后休息和犒劳随从百官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进入庆成宫建筑群,其布局让人豁然开朗:内宫门、正殿、后殿自南向北坐落,两殿中间院落的东西两侧分别建有配殿,红墙碧瓦、和玺彩画,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庆成宫建筑群布局严谨。正殿和后殿的屋顶采用皇家建筑最高等级的庑殿顶,彰显其尊贵地位。</p> <p class="ql-block">庆成宫里处处有看点,建筑本身也是“展品”。</p> <p class="ql-block">庆成宫的正殿、后殿均为重檐庑殿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梁枋采用金龙和玺彩画,窗花采用三交六椀菱花图案,殿内装饰采用团龙图案天花,尽显明代皇家建筑的气派。</p> <p class="ql-block">“致中育和 嘉礼庆成——先农坛庆成宫数字常设展”等3场展览在这里展出,邀我们穿越时空,领略这座明清皇家殿宇的前世今生,饱览壮美中轴。</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座有着560多年历史的庆成宫回归公众视野。这也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后,首个焕新亮相的古建筑群,为公众带来了极好的视觉感受和历史文化体验。</p> <p class="ql-block">打卡成庆宫,所愿皆所成,2025拥抱成功,美好的祝愿送给你、我和所有朋友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