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句歌词里的史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关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送红军》,算得上是近代革命歌曲里的一首翘楚佳作,许多人喜听亦爱唱。那情真意切,层叠起伏的歌词,缠绵悠扬,如泣如述的旋律,把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那种难解难分的鱼水关系,依依不舍的血肉情谊,渲染到了极至。</p><p class="ql-block"> 歌曲里有一段唱到,“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哪山。山上里格苞谷,介支个金灿灿……,”</p><p class="ql-block"> 从字面上理解,一直认为这是个疑问句,具有地点,位置的不确定性。</p><p class="ql-block"> 本来送人送客送红军,送到哪里,应该有具体所指。歌曲里却泛用一个哪里的哪,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 </p><p class="ql-block"> 那年到井岗,却偶然发现,这是一个常识性的谬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南昌出发,顺赣江南下,过了吉安,便进入井岗山地界。</p><p class="ql-block"> 上山的公路蜿蜒蛇盘,一路长坡,且往来车辆如流,因此行走得滞重而缓慢。</p><p class="ql-block"> 路过一集镇,恰逢街子天,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甚是热闹。</p><p class="ql-block"> 汽车蠕动,行至路边一幢四层楼房前,只见大门两边悬有几挂招牌,其中一牌上赫然大书,“……拿山乡政府”。</p><p class="ql-block"> 汽车音响正放着《十送红军》,此地此歌此情此景,于是引出话题。</p><p class="ql-block"> 歌曲里演唱的那段历史,究竟是“到哪山”?还是“到拿山”?</p><p class="ql-block"> 议论异常热烈,众说纷纭。但公婆各理,莫衷一是。</p><p class="ql-block"> 参观期间,一陪同系井岗山市委宣传部同志,遂请教此事。</p><p class="ql-block"> 他笃定正言,是“到拿山”,当年人民群众送红军出井岗,经过拿山,准确的地名。</p><p class="ql-block"> 心中豁然,却仍存疑惑,记得歌词文字是哪山。</p><p class="ql-block"> 较真上街买了盒磁带印证,白纸黑字,确是“哪山”无疑,再请教,该同志亦无言。</p><p class="ql-block"> 一件小事,留此存疑,虽百思亦甚是不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经多方询查,思索,渐渐拨云见月,驱迷散雾,方知由来和原委。</p><p class="ql-block"> 该歌曲产生的历史背景是,1960年,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朝鲜,同行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在观看了一台歌舞史诗《三千里江山》后,颇受启发。</p><p class="ql-block"> 回来之后,他指示空政文工团创作一台文艺晚会,并要求选用革命历史歌曲。</p><p class="ql-block"> 空政文工团立刻组织,很快拿出了《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晚会的节目,选用的歌曲有毛主席诗词《井冈山》,《娄山关》谱写的歌曲以及江西,延安等革命根据地的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八路军军歌》,《在太行山上》,《游击队歌》,《延安颂》,《南泥湾》,《东方红》等四十首联缀而成。反映了从秋收起义,抗战胜利到解放战争的革命历史,表现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p><p class="ql-block"> 晚会的其它歌曲基本顺利,其中《十送红军》一首,𨚫是煞费周章。</p><p class="ql-block"> 刘亚楼事必躬亲,不但建议要选用一首表达红军和根据地人民情谊的歌曲,还亲自动员认识的老红军,老干部们到文工团来献歌。</p><p class="ql-block"> 但一无所获。</p><p class="ql-block"> 空政文工团创作室的张士燮,朱正本,于是到江西湖南四川等地釆访,收集素材,以期碰撞火花,启迪灵感。</p><p class="ql-block">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汉中市南郑区,镇巴县一带,他们听到了广为传唱的红色歌谣《十送》,惊喜若狂,如获至宝,很快就在此基础上改编出了《十送红军》的歌词。</p><p class="ql-block"> 朱正本用在江西搜集的采茶戏《长歌》(又名送郎调)旋律,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谱曲。</p><p class="ql-block"> 1961年建军节,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演出的大型歌舞剧《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选用了该歌曲,后进一步修改歌词与曲谱,于1965年集结出版。</p><p class="ql-block"> 为了真实,原版的歌词里面提及了许多地名,但并没有什么拿山,哪山。</p><p class="ql-block"> 镇巴革命歌谣《十送》,提到的地名有,南山,兔儿崖,七里湾,八角山,通江,巴山,据鲜明的川陕原素。</p><p class="ql-block"> 《十送红军》的初稿,地名有南山,澧水河(流经湖北宣恩县,湖南龙山,桑植,永顺,永定,慈利,石门县,在澧县入洞庭湖),兔儿岩,七里湾,八角山,武陵山,原素由川陕转到了湖南。</p><p class="ql-block"> 最后定稿把十送简化为一,三,五,七,九,十,除了虚指“下了山,过了坡,上大道,望月亭(不知是否有此亭)”外,真实的地名为拿山,五斗江(五斗江隶属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5月7日,朱德曾指挥五斗江战斗),据江西原素。</p><p class="ql-block"> 定稿歌词在三送红军里,明确是送到了拿山,但是后来传唱,却又统一成了“哪山”。</p><p class="ql-block"> 此前后变化,据说是因为当时的一场争论。</p><p class="ql-block"> 《十送红军》问世之后,曾有人评说当年红军出井岗时,拿山是国统区,怎能送红军至此?</p><p class="ql-block"> 但是又有人反驳,说当时拿山并非国统区,而是国共交合区,怎不能送红军至此?</p><p class="ql-block"> 虚构的文学作品,引发了一场史实的争议,却无当事者或权威人士出面确证。</p><p class="ql-block"> 激辨无果,干脆用“哪山”替代,把实的地理位置,改为虚的空泛所指,模糊了具体地点,在史实的身上,擦了一个边。</p><p class="ql-block"> 《十送红军》几易其稿,宏观的反映了难舍难分的军民血肉情谊,总体上应理解为泛指。</p><p class="ql-block"> 但定稿歌词中确指的“拿山,五斗江”地名,又是不争的事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史实,就是《十送红军》的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歌曲问世以来,一直有人把它的背景扯到长征,说是根据地的人民送红军远行,依依不舍。</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2016年10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演唱了这首歌曲,此种认为仿佛有了笃证。</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错误,持这种观点的人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p><p class="ql-block">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p><p class="ql-block"> 当时苏区陷入重重包围,党和红军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军情紧急。</p><p class="ql-block"> 中央红军星夜开拔,行色匆匆,甚至还有很大程度的保密。留下来的人以及老百姓,也都忙于坚壁清野,转移躲藏。</p><p class="ql-block"> 在这种情况之下,怎会有“十万百姓”,缠缠绵绵的十里相送呢?</p><p class="ql-block"> 而1929年的井冈山根据地,虽也面临第三次围剿,但情况并不是十分危急。</p><p class="ql-block"> 一月十四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茨坪出发,踏上新的征途,经遂川,向广阔的赣南地区进军。</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背景,似乎更符合历史的真实。</p><p class="ql-block"> 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p><p class="ql-block"> 又撤离井冈山。</p><p class="ql-block"> 所以“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p><p class="ql-block"> 根据地人民十里相送,挽手依依惜别,垂泪难舍难分。大路旁江水边,究竟一路送到了哪里,其实不必较真,从中感受领悟一种浓浓的情谊,已经足够了。</p><p class="ql-block"> 但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去考虑,窃以为还是送到下山之处的“拿山”为妥,哪怕只是交集边界,脚踩具体的土地,总是要实在一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虚构的文艺作品,一句歌词,涉及一个地名。</p><p class="ql-block"> 而已。</p><p class="ql-block"> 但由此引伸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关于历史的真实。</p><p class="ql-block"> 历史是严峻且严谨严肃的,真伪不二。</p><p class="ql-block"> 它的灵魂就在于真实。</p><p class="ql-block"> 尤其涉及到重大事件,关键人物,基本史实,稍有不慎,笔下软了些,留给后人的,便是一个个杂乱的谜和理不清的困惑。</p><p class="ql-block"> 一部清史稿就是例证,虽洋洋大观,却因隐晦君臣权谋,朝野争斗,权力倾轧,让流言,蜚语,杜撰,附会贯穿了始终。</p><p class="ql-block"> 史实的谬误,往往让历史的脚步迷失方向,这个教训,很是深刻。</p><p class="ql-block"> 但要刚正不阿,秉笔直书历史,却又并非易事。</p><p class="ql-block"> 中华五千年,记载史实之笔的骨气实在太少。</p><p class="ql-block"> 所以江西吉安当地的历史名人文天祥,才在他的一首诗里,特别推崇齐之太史简,晋之董狐笔,严将军的头,嵇侍中的血……,把它们喻之为“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傲视天地的浩然“正气”。</p> <p class="ql-block">《十送红军》在创作过程中,词作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张士燮和作曲家朱正本曾到四川陕西江西采风,搜集了大量革命歌曲的素材。张士燮根据川陕采访得来的素材改编了歌词,朱正本则根据江西采风时得到的民歌旋律完成了谱曲。这首歌首演于1961年建军节,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公演后广受欢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