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长沙窑位于长沙市望城区湘江东岸铜官镇瓦渣坪一带,又称“长沙铜官窑”。长沙窑兴起于“安史之乱”后的8世纪中后期,鼎盛于中晚唐,衰落于五代。长沙窑融合南北陶瓷烧造技术,首创瓷器釉下多彩工艺,并广泛地将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用于瓷器装饰,开创了中国古代瓷器装饰新风尚,奠定了唐代“南青北白长沙彩”瓷业局面,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长沙窑大胆吸收域外文化因素,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其产品行销海内外,是唐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长沙也成为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p><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通过多次考古调查和发掘,已基本探明长沙窑窑址区、生活区、作坊区、原料采掘区、市场区、货藏区、码头区等功能分布区域。</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 焰红石渚</p><p class="ql-block">长沙窑窑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表明,长沙窑窑区主要分布于望城区湘江东岸石渚湖至铜官镇南北长约5公里的范围内,生产规模宏大,功能布局明晰。长沙窑制瓷原料就地取材,采用卧式龙窑烧制。瓷器造型丰富,品类齐全,装饰以彩绘、书法、贴花、贴塑为主要特点。长沙窑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唐代窑址之一,已辟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长沙窑瓷片</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 多彩釉色</p><p class="ql-block">唐代早期,南方的青瓷和北方的白瓷各占半壁江山。长沙窑成功烧造出青釉、酱釉、白釉、绿釉、黑釉、红釉以及窑变釉等种类丰富的色釉瓷器,并在单色釉的基础上创新出复合釉、双色釉和多彩釉的装饰技法,形成了瓷器生产青、白、彩瓷三足鼎立的局面,对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 青釉</p><p class="ql-block">一般先在胎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后再罩釉烧制,釉色多青中泛黄,色泽清亮淡雅、温润隽秀。青釉瓷器在长沙窑产品中占绝大多数,长沙窑釉下彩瓷均以青釉为面釉。</p><p class="ql-block">唐代青釉瓜棱形瓷壶</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 酱釉</p><p class="ql-block">以铁为着色剂烧制成的色釉,色泽沉稳光亮,是长沙窑色釉中较为常见的品种。</p><p class="ql-block">唐代褐釉双龙系瓷壶</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 白釉</p><p class="ql-block">白釉属于乳浊釉,其釉层肥厚,附着力较强。还原好的白釉,白中泛青,温润柔和。长沙窑是中国南方最早烧制白釉瓷的窑口之一,其白釉多与绿釉配合使用,形成清新亮丽的白釉绿彩。</p><p class="ql-block">唐代白釉绿彩瓷壶</p> <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 绿釉</p><p class="ql-block">以高温氧化铜还原烧制而成,分翠绿与纯绿色,因乳浊感强,绿色偏暖,深沉可人。</p><p class="ql-block">唐代绿釉三层瓷烛台</p> <p class="ql-block">第五单元 黑釉</p><p class="ql-block">以铁为着色剂的色釉,一般先在胎上施一层黑釉,再罩青釉烧制,釉色乌亮润泽。</p><p class="ql-block">唐代黑釉瓜棱形瓷壶</p> <p class="ql-block">第六单元 红釉</p><p class="ql-block">以铜为着色剂,利用还原焰的原理烧制而成。长沙窑红釉色泽艳丽,是我国最早烧制成功的高温铜红釉,为后期红釉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唐代青釉红褐履彩草叶纹瓷壶</p> <p class="ql-block">第七单元 彩釉</p><p class="ql-block">长沙窑彩轴有釉上彩、釉下彩等多种装饰技法。釉上彩多以乳浊白釉为底釉,再施以色釉烧造,釉彩易脱落。釉下彩是在胎体上施釉轴后再罩青釉烧造,表层釉色清亮透明,底层釉彩鲜艳牢固。釉下彩分单彩和多彩两类,以点彩、块(斑)彩、条彩、线彩为表现形式,装饰内容以诗词书法、绘画为主。</p><p class="ql-block">唐代褐彩圆圈纹瓷扑满</p> <p class="ql-block">唐代青釉褐斑双系瓷壶</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 瓷上艺术</p><p class="ql-block">长沙窑集南北瓷艺装饰技法之大成,以釉下多彩工艺为基础,吸收多元的文化成分,尤其注重借鉴中国书画的笔墨传统,以形写意,讲究韵律,形成了独特的装饰风格,开创了中国彩瓷文化的先河。</p><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 模印贴花</p><p class="ql-block">长沙窑模印贴花艺术独具特色,有人物、动物、植物、花鸟等各种题村。其制作过程是先制模、翻范、印贴花,然后将贴花粘贴于瓷坯的相应部位,最后挂釉烧成。模印贴花多附于瓷器的系和流的下方,为器物装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唐代青釉贴双鱼纹瓷壶</p> <p class="ql-block">唐代胡人贴花陶范</p> <p class="ql-block">唐代褐斑贴椰枣纹瓷壶</p> <p class="ql-block">唐代褐斑贴狮纹瓷壶</p> <p class="ql-block">唐代青釉褐斑贴人物纹瓷壶</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 长沙窑绘画</p><p class="ql-block">长沙窑创造性地将诗词书法、绘画植入瓷器的装饰,使瓷器成为书画艺术的载体。长沙窑绘画题材十分丰富,有花鸟、人物、山水等,线条舒张有致,色彩浓淡相宜,画面清新自然,在中国古代绘画史、工艺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p><p class="ql-block">花鸟画在长沙窑瓷器绘画中为数最多,成就最为突出。画工以简洁有力的线条,捕捉飞禽走兽的瞬间动态,表现花木水草的生机活力,画面或激情奔放,或闲逸恬淡,呈现出一幅幅自然灵动的生活画卷。</p><p class="ql-block">唐代青釉褐绿彩鹭鸶瓷壶</p> <p class="ql-block">唐代青釉褐绿彩摩羯纹瓷壶</p> <p class="ql-block">山水画</p><p class="ql-block">山水画题村以水波、云气、树木、花草为主,构图简洁,虚实结合,画法自然,画面饱含情趣和诗意。</p><p class="ql-block">唐代青釉褐绿彩云气纹瓷壶</p> <p class="ql-block">长沙窑诗词书法</p><p class="ql-block">诗歌与书法在唐代具有崇高的地位。长沙窑的诗词书法装饰,极大地提升了瓷器审美价值。目前已发现长沙窑瓷铭诗一百余首,其中仅有八首见于《全唐诗》,其余皆为反映商业活动、爱情生活、游子情怀,士子离别等方面的乡土诗文。长沙窑诗歌均以毛笔书写,行、草、楷、隶兼备,率真潇洒,无拘无束,别具韵味。</p><p class="ql-block">唐代一行别千里瓷壶</p> <p class="ql-block">唐代青釉“白玉非为宝”瓷壶</p> <p class="ql-block">唐代青釉“天地平如水”瓷壶</p> <p class="ql-block">长沙窑谚语警句</p><p class="ql-block">长沙窑谚语警句多为先贤语录、格言、谚语、俗语等,包含人生哲理、民间习俗、人伦教化等多方面内容,言词简洁,寓意深刻,是唐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p><p class="ql-block">唐代青釉“蓬生麻中”瓷壶</p> <p class="ql-block">长沙窑商业广告</p><p class="ql-block">长沙窑是面向市场的民间窑场,特别注重产品的宣传和推广。部分瓷器上题有广告词语,内容有作坊铭记、价格标识和产品介绍。其中酒具和茶具的广告较为普遍,反映了唐代丰富的市井生活。</p><p class="ql-block">唐代青釉“美春酒”瓷壶</p> <p class="ql-block">童趣盎然</p><p class="ql-block">长沙窑雕塑产品丰富多彩,造型有人物、走兽、禽鸟、鱼鳖等。雕塑手法简洁,形意兼具,加之不同釉色的搭配,使长沙窑雕塑产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儿童玩具多为各类动物造型,萌态十足,温驯可爱,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唐代青釉褐绿彩瓷狮</p> <p class="ql-block">丝路明珠</p><p class="ql-block">晚唐时期北方持续战乱,陆上丝绸之路逐渐凋敝,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日益凸显。长沙窑主动吸收和植入域外民族文化元素,创造性地生产适销亚非地区的产品。其产品凭借发达的水路交通,从湘江之滨出发,过洞庭,下长江,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北非地区。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海域“黑石号”沉船上打捞出6万多件唐代瓷器,其中长沙窑瓷器达56000余件,表明长沙窑瓷器是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宗外销商品,为推动唐代的海外贸易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长沙窑瓷器产品交易集散地,长沙成为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p><p class="ql-block">唐代中期以后,随着造船业的兴盛及新的海上航线的开辟,中国瓷器大量销往海外。长沙窑抓准这一机遇,大胆创新,充分利用湘江通江达海的水路优势,将产品销往海上丝绸之路沿岸的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与越窑、邢窑比肩的唐代重要的出口瓷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