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诗仙”李白对蜀道难留下的感叹写照。可千年后的今天再看蜀道那蛛网般“挂滿”在山川沟壑之中,穿梭往来看似便捷通达,应了古人“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之势,别太乐观,交通问题解决了,畅通问题又来了,拦路虎是新“瑕疵”。九月份做攻略时有四条公路塌方交管,好不容易重新选定路线,临出发前一周接通知又一处交管需改线,在川西大山里改道可不比在城市,绕道会很占时间且会错失景点,所以蜀道仍然难行。</p><p class="ql-block"> 马尔康去丹巴180公里,3个小时车程,上车后师付说前方交通刚管制,小金线已抢修通车,只能再绕回去。得,我们不得不再欣赏一遍144公里的雪山红路了,大巴在飞驶,可我脑海中似乎闪现出一支红军队伍忍着饥寒,穿着草鞋,迎着风雪,小鬼们拉着马尾巴踏着没膝深的雪艰难的爬着梦笔山…来之不易的幸福,而今我们是坐着“轱辘”重走在当年红军走过的地方重返了小金。</p><p class="ql-block"> 小金到丹巴是一条70多公里的狹窄河谷地,湍急的小金川奔腾在公路下方。果真见有有好几公里的塌方路面,路况超级无敌差,抢修痕迹十分明显,路边滿是来不及清运的杂物、山体落石,路面崎岖不平,车辆“摇摇晃晃”勉强通过,我长吁了一口气,假如此道没通还不知道要绕向哪里,蜀道果真艰难。</p> <p class="ql-block">丹巴嘉绒藏族一个出美人的地方,这不是传说,请看看我这次遇到的丹巴美人。</p> <p class="ql-block">大山深处</p> <p class="ql-block"> 小金与丹巴接壤处有一港湾式停车点,藏族同胞摊位上摆放着十分诱人的红苹果,说是产自小金县。一查,原来小金苹果以其果大色鲜、味美香甜而闻名,曾在香港市场上击败美国“蛇果”获得金奖。如今已经从一个地区性的农产品成长为一个全国知名的品牌,赢得了“苹果之乡”的美誉。可以品尝,确实甜而脆,一车人几乎全都买了,长途拔涉水果不能少。</p> <p class="ql-block">打败美国“蛇果”的就是这里的小金苹果</p> <p class="ql-block">国宝熊猫也爱小金青苹果</p> <p class="ql-block">藏族同胞认为:</p><p class="ql-block">快乐是免费的,加倍快乐也许要花些钱了!这是大实话。</p> <p class="ql-block">成都自驾朋友告知我们,他们是从成都专程赶来看嘉绒藏族选美的,今天是2024年11月27日下午。</p> <p class="ql-block">这是川西藏族阿坝与甘孜两州分界地</p> <p class="ql-block"> 丹巴地处甘孜州和阿坝州连接地带,境内峰峦叠嶂、峡谷幽深,海拔1700~5820米,相对高差达4120米。高山峡谷地貌促成了垂直立体气候带,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多样。丹巴城的地形是四川省最狹窄的一个县,大渡河穿城而过。但是一点都不影响丹巴的美,“古碉·藏寨·美人谷·党岭·墨尔多神山”有着最美的风景。很遗憾美人谷、党岭、墨尔多神山因为海拔较高,交通不便大巴上不去,旅行社不支持前往,安全第一只能作罢。在途中偶尔听几位私家车小哥说丹巴今晚有五年一次的选美年度总决赛,他们是特意从成都赶过来的。还真孤陋寡闻有些将信将疑!藏族也有选美比赛?直到下榻宾馆后才被确认,今天确实是总决赛。到丹巴去不了美人谷,无异于到北京去不了天安门一样,那种失落感使人沮丧不已,可冥冥之中“柳暗花明又一村”美人来眷顾我们了,这不是天意吗?大家顾不上吃晚饭就匆忙赶去,凑个热闹挤趟人海,不去那才是“暴殄天物”呢!我们的运气真的好到“暴棚”。</p> <p class="ql-block">偶遇丹巴嘉绒藏族五年一次的选美总决赛</p> <p class="ql-block">藏族美人</p> <p class="ql-block">选美活动正式开始</p> <p class="ql-block">嘉绒之美 美人之美</p> <p class="ql-block">选美现场的灯光、音响一流,极具现代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上一组我现场拍的走秀美女,您瞧一瞧,哪位藏族妹妹最有冠军相?</p> <p class="ql-block">揭晓选美结果第一美人</p><p class="ql-block">金花得主 得吉梅梅</p> <p class="ql-block">第二美人银花得主 </p><p class="ql-block"> 汪清吓姆</p> <p class="ql-block">第三美人银花得主 </p><p class="ql-block">尼玛汪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美人走秀结束,评委们正在评选时的文艺表演。</p> <p class="ql-block">从小金到丹巴70多公里是一条大山沟,箭头所指就是这条公路,陡峭的山崖遇到塌方维修工程浩大且艰险。</p> <p class="ql-block">丹巴甲居藏寨,座落在墨尔多神山脚下。</p> <p class="ql-block">丹巴嘉绒藏寨浓郁别致的藏文化</p> <p class="ql-block"> 甲居藏寨是除了高海拔景点去不了以外的名景点,“甲居”藏语意为百户人家,全部散落在墨尔多神山至大金河谷的山坡上,山寨相对高差近千米,星罗棋布掩映在绿树丛中。这里的藏楼都环围着红、黑、白色三带,具有浓郁的藏民族特色,有三层也有四层楼房。外墙全以石片代砖,坚实墩厚,是嘉绒藏族建筑传承,屋内设有锅庄室、储藏室、居室、经堂及角碉楼,二、三楼分别有天井和露天大阳台,其规模不亚于汉族的别墅。</p><p class="ql-block"> 甲居藏寨中有许多碉楼,这也是丹巴藏族建筑一绝,可那要“穿街走巷”去寻找。景区内共有10个观景台,可以分远近、高低多角度观赏整个藏寨,毕竟年岁不饶人,“窥一斑而见全豹”见好就收吧,为保存体力便拾级而下,给我的印象是一座藏于深山中的“世外桃源”,而栋栋藏式“别墅”都建在大山坡上令我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嘉绒藏寨碉楼</p> <p class="ql-block">时髦的黄衣服藏族山货老板</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家尚未改建别墅的老式藏家民居</p> <p class="ql-block">滿山遍野的藏式别墅</p> <p class="ql-block">卖山核桃的藏族阿妈</p> <p class="ql-block">藏族毫宅一一大别墅</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藏屋窗户</p> <p class="ql-block"> 川西小环线出丹巴下一站是新都桥,沿途也是被赞为最美的一段景色。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东谷沟,1985年胡耀邦路经时感叹这里简直就是“天然盆景”,此名沿用至今,大巴车不能停只有一路观赏了。天然盆景延伸60余公里,从海拔2000米一路上升至3980余米,山顶有一观景平台,主景是雅拉雪山以及“麾下”的座座连绵雪山,一眼千里神清气爽,4000米海拔有些缺氧,几口深呼吸后心情好舒畅!亚拉雪山是藏区神山之一,海拔5820米,目前还没人能成功登顶,还是一位“处女”。川西小环线百折来回始终都环绕着她而转悠,犹如九大行星围绕着太阳转一样,直到塔公草原她呈现出莲花宝座般秀美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大巴车一路盘旋而下就到了炉霍八美镇,那里有一片全世界独有的糜棱岩石林,拥有罕见的世界地质奇观,也是我国唯一的高原“动力变质岩”石林。这种岩石软弱且含钙质,大自然风雨流水的侵蚀便把它雕塑成了千姿百态、雄奇壮观的石林景观,所以更需加强环保,又因其石色黑如墨,因而被称为“墨石公园”。</p> <p class="ql-block">从丹巴到八美→塔公草原→新都桥沿途的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 我国幅员辽阔各处石林並不算少,但大多数是喀斯特石林、砂岩石林或者花岗岩石林。昆明石灰岩石林,广西贺州汉白玉石林,元谋沉积岩胶结土林,新疆天山雅丹石林,恩施梭布垭石林,贵州双乳峰宝石林等等,都有其独特地质结构和形态。而墨石公园坐落在起伏广褒的大草甸上,5平方公里如同精心制作的盆景,身临其境深感目不暇接,我们顺着游道慢慢转悠,不爬山也不很累。这些超大盆景确实很另类,其中有一处模拟太空人登月的“异域星球”景点,黑漆漆的岩石栉比鳞次,单一的石色调还真有种神密太空感觉。近3600米的海拔,勇敢的人先享受高反,尽管有朋友用上了氧气罐,毕竟环境独特少见,仍令人留连往返。</p> <p class="ql-block">世界地质奇观一一八美墨石公园</p> <p class="ql-block">“一位藏族阿姐”在虔诚的堆着玛尼堆🤭😁</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的玛尼堆</p> <p class="ql-block">“异域星球”场景</p> <p class="ql-block">神采奕奕</p> <p class="ql-block">墨石公园中的太空人</p> <p class="ql-block">没资格参加丹巴嘉绒藏族选美,在墨石公园自己秀一秀🌹🌹🌹🌹🌹🌹🌹👏👏😂😂</p> <p class="ql-block">遇上如此美景哪怕用“四只脚”也要去走一遭</p> <p class="ql-block">吸着氧气罐克服小高反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小牦牛</p> <p class="ql-block">因其石色黑如墨,称其为“墨石公园”倒很形象。</p> <p class="ql-block"> 驶离墨石公园起伏的山峦,草原逐渐变得平整无垠,从八美到塔公,亚拉雪山一路伴随着我们,因角度变化由原先的皇冠形状,逐渐变成一朵盛开的莲花。塔公藏语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源于一段美丽的传说,当年文成公主进藏途中路经,她携带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突然开口说话:“塔公,塔公!”佛的意思是说我喜欢这个地方。于是,文成公主按原佛像重塑了一尊供奉在新建的寺庙中,名字就叫塔公寺,塔公草原就此产生了。</p><p class="ql-block"> 塔公草原海拔3750米,观景台就在木雅金塔边上的小山坡上,看似不高,可对我们而言走上去必定是气喘如牛。山顶上雪白的祭坛中旗杆上裹着厚厚的经幡在迎风飘动,不时见有藏胞牵马驮客上来,100元来回包含拍照留影,团友们却热衷在山顶上骑马留影,20元一位。站在观景台上眺望雅拉雪山,清晰明见近在咫尺,雪山下山峦叠嶂层层秋黄,深秋季节的草原已换上了它的新装,我想在这光禿禿的山体下必定有着无穷的矿藏。</p> <p class="ql-block">塔公草原山顶观景平台上观望雅拉雪山</p> <p class="ql-block">木雅金塔与雅拉雪山</p> <p class="ql-block">祥云</p> <p class="ql-block"> 木雅金塔在阳光照射下金碧辉煌,整座金塔耗用黄金100多公斤。我不是信徒,仍怀着一颗虔诚之心走进庄严与肃穆的金色寺庙,这是一种对信仰的尊重,惟有心存善愿,才会得到一种博大与宽容的爱。金塔外有150米长的转经廊,装有470个转经筒,团友们虔诚的依次转动经筒心中默默祈愿着…却鲜有人注意,这里还没商业气息介入,草原上牛羊满地,称得上是雅拉神山脚下的一方神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在塔公草原3800多米海拨的观景平台上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塔公寺旁很有特色的藏式酒店</p> <p class="ql-block">心加速,气难喘,精神必须不倒!</p> <p class="ql-block">出征高原 战胜自我</p> <p class="ql-block">七十有五,容光焕发,梦寻川西,自由在风里。</p> <p class="ql-block">人手一罐 无可厚非 安全为上</p> <p class="ql-block">把自由留在川西</p> <p class="ql-block"> 新都桥是川藏南北线的分岔路口,往南就是著名的稻城亚丁、色达入滇,往西经理塘、巴塘入藏。新都桥自然风光优美,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金黄的柏杨,山峦连绵起伏,两旁的藏式民居,牛马静静地低头吃着草。她是光与影的世界,也是我国著名的摄影基地之一,许多摄影人在光与影的投射下,抓住精彩的刹那而获得不少奖项,所以吸引着无数“摄影迷”踏至纷来,在这里只有犀利的眼光、艳阳天、以及足够的运气,才能欣赏到她的“超级无敌”美… </p><p class="ql-block"> 27年前我曾到过新都桥,那时游人寥寥无几,偶尔见有背着摄影包扛着三脚架,风尘仆仆匆匆而过的摄影人,哪有今天的人山人海。色彩鲜艳的藏族民居大多建在山脚边,站在公路边远看草地、鲜花、溪流、牦牛,藏屋、阳光,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纯天然画卷。可惜数码相机电子产品还未时兴,我使用胶圈留下了她不多的几张光影,都懂,那时胶片“珍贵”着呢。</p><p class="ql-block"> 随着旅游行业成为“朝阳产业”以来,新都桥已不是摄影爱好者的“专利”了,—年四季游人不断。可来过新都桥后,不少人都认为她徒有虚名,来时抱着极大的期望,结果一路上除了民宿饭店,就是正在修建中的土木建筑,车多,灰尘多,货车喇叭音,哪里还有诗与远方的浪漫可言?其实游客受到旅行社片面宣传,对新都桥的认知,仅仅局限在“新都桥镇”这个地名,就是最美的地方。实际上新都桥指的是一个很大的区域,最美的风光集中在通往贡嘎雪山、雅拉雪山的沿途地带,像甲根坝、泉华滩、雨子西、冷噶错、子梅垭口、泽桑拉空中花园等都是4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多以徒步跋涉才能邂逅她的美色,对一般人而言那是遥不可及的事。</p> <p class="ql-block">木雅金塔</p> <p class="ql-block">年轻不嗨 ,老年痴呆!</p> <p class="ql-block">金塔大门</p> <p class="ql-block">团友们虔诚的依次转动经筒心中默默祈愿着…</p> <p class="ql-block">唵嘛呢叭咪吽,经常念诵六字大明咒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p> <p class="ql-block">心诚则灵</p> <p class="ql-block">就是伤痛也必须坚持完成己愿</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攻略中主动放弃了高海拨风景,能选择的美景已曲指可数,当大巴抵达贡嘎雪山观景台时已近黄昏,为了能一睹贡嘎“日照金山”尊容,我们五位团友赶紧租马上山,山坡很陡,到山顶才发现哪有什么观景平台,原来这里是一处“挂羊头卖狗肉”的非正规场合,想必是山民自发开辟的一条“生财之道”,贡嘎雪山只露出一点“小小荷尖”,与塔公草原的雅拉雪山相差甚远,还好我带了支300mm的长焦镜,勉强拉拍了几张,我终于和日照金山对望了一回。</p> <p class="ql-block">站在新都桥观景台上看到的贡嘎雪山</p> <p class="ql-block">夕阳余辉落在贡嘎雪山上</p> <p class="ql-block">骑上马儿赶紧上山</p> <p class="ql-block">说是新都桥贡嘎雪山观景台,</p><p class="ql-block">哪有观景台?就是一座山包顶上。</p> <p class="ql-block">山上随处可见浓郁的藏文化</p> <p class="ql-block">新都桥贡嘎雪山观景台上没有等来日照金山,不意等来一片美丽的火烧云!</p> <p class="ql-block">瞬息万变的火烧云是否漂亮?您说了算!</p> <p class="ql-block">有些山上也会写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 “唵嘛呢叭咪吽”,这是观音菩萨的心咒,象征慈悲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山顶上,看到一束阳光照在田野上,光和影就是新都桥的摄影之“魂”。</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有一堵已废弃的石墙,二位觅宝人在认真“工作”着。</p> <p class="ql-block"> 新都桥有一处十里画廊,一条笔直的公路,二排高大粗壮的大柏杨紧随左右,秋意最浓的时候一片金黄,从高空俯瞰犹如一条黄金龙卧伏在新都桥的草原上,十分壮观。这次踏上这条画廊已是10月30日,已临近立冬节气,可“画廊”才刚刚染上一点黄,离她的美丽差距不小,令我费解的是树叶“绿枯”就已开始飘零,这有悖秋黄落叶之自然规律,或许与今年的气候不无关系。从我的眼光审视新都桥十里画廊,易名“十里秋景长廊”则更贴切一些。</p> <p class="ql-block">新都桥有一条十里画廊</p> <p class="ql-block">二旁高大的柏杨已开始呈现出金黄色</p> <p class="ql-block">这段小视频拍了新都桥十里画廊一景,有些遗憾,时间似乎早了些,柏杨尚未达到最佳的金黄颜色。我想没关系,让去过的朋友重温一次“旧梦”,让没去过的朋友大概了解一下此景。</p> <p class="ql-block">山是大自然雄伟壮观的象征,藏文暗示着藏族文化如同大山一样根基深厚。</p> <p class="ql-block">一般通常写的是 “扎西德勒”,意思是“吉祥如意”或“祝福平安”。这是表达祝福和美好愿望的常用词语,用来祈愿好运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新都桥美景不断</p> <p class="ql-block"> 从新都桥到康定要翻越折多山,它是座4962米海拔的雪山,途经垭口4298米,与康定城落差达1800米。这路段一般10月至4月道路极易结冰,需要绕道而行。“折多”藏语是弯曲的意思,盘山公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个"多"字,有“康巴第一关”之称。垭口上耸立着一座白塔,四周经幡猎猎作响,在风中肆意舞动,每一次飘动就像为过往行人在祈福。垭口设有“爬累”车辆休息地,团队中好几位团友一直上到观景台,虽然是400多米坡道,在4300米高海拔区域是很考验“古来稀”们身体和毅力的。我没上去,因为山谷中的云海深深吸引了我,在折多山居然遇上了漂亮的云海,这可是鸿运当头的好运来。</p><p class="ql-block"> 汹动翻滾的云海不断往上升腾,化作云烟慢慢飘散移动着,时而稀疏时而浓密,时快时慢随风飘散,漫过山凹,漫过山顶,漫向天空,不多时便化作云烟踪影全无。我选择了一个无阻挡的视角,用相机全程跟拍了个“大满贯”,直到雾气散尽“剧终”。</p> <p class="ql-block">折多山海拔4962米,被称为进藏第一门,在4298米处设有一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在折多山上巧遇云海</p> <p class="ql-block">折多山停车点</p> <p class="ql-block">银光闪闪的铁塔屹立在折多山顶</p> <p class="ql-block">翻过折多山就是康定城</p> <p class="ql-block"> 大巴一路盘旋而下,直至山下在一个叫贡布卡的地方拍了张“空中隧道”风景照,山上的隧道尚在建设中,仅露出隧道口,而后必定是一桥飞架,不用多时一条高速公路会横空出世。折多山脚下就是朗朗爽口“跑马蹓蹓的山上”的康定城,因为晚上要下榻磨西古镇而只能“忍痛割爱”匆匆赶路了。</p> <p class="ql-block">折多山下贡布卡正在建设的空中隧道口</p> <p class="ql-block"> 磨榆公路是条3982米的高海拔公路,是一条被严重低估的川西天路,大巴在群山中腾挪起伏时而山脚又瞬时飞到了山巅,在层林中辗转,绝对值得你驻足停留。巴朗山雅家埂垭口是榆磨公路的最高点,山顶有观景平台,从高处远眺,贡嘎雪山隐约可见,盘山公路挂在巴郎山腰间蜿蜒曲折,云雾缭绕在山间,好似一幅纯天然画卷。沿途串联起燕子沟,红石公园,雅家情海这些海螺沟小众景点。燕子沟的红石滩面积为亚洲之最,这里原本有20公里长的红石滩,非常壮观,由于2011 年遭遇特大泥石流而彻底被损毀。红石其实是一种澡类,它需要空气绝对值下的环境才能生长,一旦环境破坏,红澡就会自动消失(死亡)。虽己过去十几年,红石依然不复存在,这倒是始料不及的情况,早知如此理小路上第二红石滩是必须要观赏的!哎,天意,如今只能观看沿途一路上星星点点的零星红石…</p> <p class="ql-block">天路巴朗山燕.子沟山路十八弯</p> <p class="ql-block">榆磨公路</p> <p class="ql-block">磨榆公路沿线20公里红石滩,称为燕子沟中国第一红石滩公园,如今已遭特大泥石流损毁。</p> <p class="ql-block"> 磨西古镇地处贡嘎雪山脚下,是通往海螺沟风景区的门户,在唐宋时期是一个茶马古道驿站。她是红军长征期间进入甘孜地区的第一镇,1935年5月29日晚,毛泽东同志在磨西天主教堂连夜召开会议,长征史上称“磨西会议”,制定了攻打泸定桥的作战方案,才有了飞夺泸定桥等一系列的英雄史诗。</p> <p class="ql-block">下榻长征国际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磨西会议遗址</p> <p class="ql-block">红色记忆</p> <p class="ql-block">海螺沟山脚下的磨西古镇</p> <p class="ql-block">长征宾馆的室外温泉池</p> <p class="ql-block">温泉夜景</p> <p class="ql-block">不嫌累</p> <p class="ql-block">嘚瑟😏😍</p> <p class="ql-block">潇洒走一回☕🍷</p> <p class="ql-block">磨西古镇老街</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榻在长征大酒店,这是当地首屈一指的一家温泉特色宾馆,“瑶池落人间,温泉入磨西”,我们的攻略是体验一把隐匿于雪域风光里自带温度的“琼浆”氤氲,身沐温泉抛去一路的身心疲惫,为重上川西名景海螺沟作着准备。</p><p class="ql-block"> (致谢网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