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以前读纸本书时,总喜欢把喜欢的句子摘记在本子上。日后会翻翻再次阅读,对于专业上的段落也是写文章时的参考。</p><p class="ql-block">如今电子读物越来越多,毕竟读起来比纸本的方便,记笔记的方式随之也在变化。可以随看随划、随看随贴,我也弄个专门(文件夹)把喜欢的贴一起,比起以前的手抄摘记省事多了!</p><p class="ql-block">越积越多了,其中有些内容可能对其他人也有益处或可欣赏,故选集部分整理(留存)并分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 ** ** **</span></p> <p class="ql-block">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朱光潜)</p> <p class="ql-block">画的鉴赏法原有种种阶段,高明的看布局调子笔法等等,俗人却往往执著于题材。</p><p class="ql-block">艺术的生活,原是观照享乐的生活。在这一点上,艺术和宗教实有同一的归趋。凡为实利或成见所束缚,不能把日常生活咀嚼玩味的,都是与艺术无缘的人们。真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有,随时可得。能把他捕捉了用文字表现的是诗人,用形及五彩表现的是画家。不会做诗,不会作画,也不要紧,只要对于日常生活有观照玩味的能力,无论谁何,都能有权去享受艺术之神的恩宠。否则虽自号为诗人画家,仍是俗物。----(夏丏尊)</p> <p class="ql-block">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海棠的花繁得好,也淡得好;艳极了,却没有一丝荡意。疏疏的高干子,英气隐隐逼人。一一(朱自清 看花)</p> <p class="ql-block">美是回来做自己,知道自己生命应该用什么样方式去活着,我觉得它是一个大智慧。</p><p class="ql-block"> 欧洲最好的咖啡跟中国最好的茶都强调苦后回甘,你必须在那个苦味之后再回来体会的一个甘甜,它才是真的甘甜,不然只是儿童对糖的眷恋。那个甜太简单了,太幼稚了,而不是人生在苦之后对于甜味的渴望,苦后回甘。-----(蒋勋 美是一种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p><p class="ql-block">这首诗出自《颂平常心是道》,为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p> <p class="ql-block">凡是令我倾心的书,都分辨不清是我在理解它呢还是它在理解我。</p><p class="ql-block">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从《诗经》起,历楚汉辞赋唐宋诗词,连绾表现着平等参透的关系,乐其乐亦宣泄于自然,忧其忧亦投诉于自然。<span style="font-size:18px;">---(木心)</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说:"人到了垂暮之年,正需靠丝竹雅事来陶冶性情。”</p> <p class="ql-block">是知丰衣美食,逸处安居,肥人之事也;流水高山,奇花异木,香人之物也。</p><p class="ql-block">乐不在外而在心。心以为乐,则是境皆乐;心以为苦,则无境不苦。</p><p class="ql-block">昔人云:“会心处正不在远。”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是画图,入耳之声无非诗料。---(李渔《闲情偶寄》)</p> <p class="ql-block">发现还意味着从熟视之物看出新意,从平凡之事看到美,从混沌中看见秩序,从无情中写出有情,游记,是考验观察和见地的文体。---(叶楠为《无知的游历》写的序)</p> <p class="ql-block">很久很久不画速写了。二十九年前曾以铅笔描摹布达拉宫、哲蚌寺与大昭寺,手到擒来,成上百幅。九十年代迄今多次访欧,试着画,战战兢兢,开手即败,涂去,撕碎,为自己的荒疏与无能,心生惭愧。</p><p class="ql-block">唯在圣索菲亚庭院画老树,画石柱,笔路忽然顺了,暗下欢欣,好比寻获失而复得的钱财——旧皇宫的高高城墙正在圣索菲亚之侧,进得宫门,满园古树,枝条飞舞,枝条即线条,线条救了我画速写的手气。</p><p class="ql-block">欧洲人的历史之念直指古希腊,但有人记得:漫漫中世纪,希腊的魂灵长期托寄于有容乃厚的拜占庭。</p><p class="ql-block"> ---(陈丹青《无知的游历》)</p> <p class="ql-block">纵观塞尚一生,他在各个艺术阶段都对静物主题十分痴迷,在19世纪,伟大艺术的官方仲裁机构法国皇家学院认为静物是最低级的流派,是难登大雅之堂的绘画,甚至无法称其为艺术,然而塞尚却证明静物是能够忠实反映光线和空间的媒介,是看似温和且值得外光派深思的主题,他认为:</p><p class="ql-block">“描绘自然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表达个人对描绘对象的感受。”---《西方绘画经典佳作_赛尚》</p> 图片、编辑/卓颖<div>欢迎您参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