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张掖七彩丹霞早有耳闻,只是路途遥远,终不得去。这次儿子自驾带我们两老来一次南北疆长途旅行,途径张掖,才有机会一睹真容。2024年6月3日,我们在探访张掖大佛寺之后,便来到张掖七彩丹霞这个声名显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镇南台村,东距张掖市区40千米,北距临泽县城20千米,景区总面积50平方千米,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中国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高度复合区。</p><p class="ql-block">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主要发育由1.35亿年至6500万年的白垩纪“红层”,在流水与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景区内有七彩云海、七彩仙缘、七彩锦绣、七彩虹霞、卧虎峡、七彩敖河和万象土林谷等七处观景点。有神龙戏火、灵猴观海、众僧拜佛、神龟问天、金蟾问道、大扇贝、七彩屏、睡美人、卧虎等景观30余处。</p><p class="ql-block">2019年,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成为国家A A 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我们匆匆赶到景区的时候,已是下午两点多钟了。从区间车的四个站点(七彩云海台、七彩仙缘台、七彩锦绣台、七彩虹霞台)依次一一看过去,果然是大饱眼福,震撼心灵。</p> <p class="ql-block">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七彩云海台。这里天地旷达,坡宽岭高,群峰站得稍稍有点远。高岗之上,披着锦绣,织着彩霞,悉数都漫溢着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艳丽。色彩向山上堆涌,浩气向山下流泻。大扇贝从海中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安家落户,展示着别具一格的生态文明;百十个僧尼齐齐地聚到此地,虔诚地伏地不起,于是就多了一道“众僧拜佛”的景观。在阳光的照耀下,乱山滴翠,群峰涌金,一条条曲线牵制起来了,一道道韵律张扬起来了,一个个有情有节有含量有生命的故事就开讲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众僧拜佛</p> <p class="ql-block">灵猴观海</p> <p class="ql-block">七彩飞霞</p> <p class="ql-block">大扇贝</p> <p class="ql-block">七彩仙缘台和七彩锦绣台也是不容错过的,这里景色曼妙,看点多多。它们站得很高,拓展的空间旷达。从这两个观景台上翘首四望,群山扑面而来,美景迎风而至。在这里,大山藏着小山,小山携着山岗,都有自己的风采展示。你看那些层峦,踮脚引颈,翘首以待,排兵布阵的气色颇为规整;你瞧那些山岗,沾着艳艳的红有之,凝着翠翠的绿有之,有的涂着一片黄,有的抹着一脸青,它们每每交织在一起,杂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相互交融中,哼唱着一支多姿多彩的歌。</p> <p class="ql-block">在这两个七彩台中,各位仙女,时时与我们谋面,有的翩翩起舞,风情万种;有的轻移莲步,笑意盈盈。而我最看好的是那位手抚琴弦的仙女。你看她,一手抱着竖琴,一手拨动琴弦,是那么的端庄,那么的优雅。我将自己的心静下来,仔细的观望着,恍惚间似乎聆听到了她拨动琴弦的声音。不知什么时候,有几只大熊猫也跑到这里入镜。它们踽踽而行,紧紧相依,双手捧着竹子欢啃不息。当然,我们也不可忽略它们旁边的那只羽毛艳丽的金鸡,但见它双脚踮起,脖子高昂,一副引吭高歌的样子。至于那位睡美人,我想到过这里的人都不会忽略。她的身材圆润丰盈,她的睡姿安逸恬淡,她的线条舒缓明朗,她的衣裙色彩绚丽,从任何角度探视,都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大家闺秀。</p> <p class="ql-block">睡美人</p> <p class="ql-block">夕晖归帆</p> <p class="ql-block">丝绸天路</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四下观望,群岩铺排,沟壑纵横,其上不长一颗树,稀有几棵草,全是赤身裸体的原始状态。但它们身上的线条清晰,横铺的、直挂的、打皱的、斜织的都有,色泽鲜艳,情感丰富,内含气质,外显庄重,在夕阳中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这里的山体是一块调色板,那么由丹霞地貌生发出的“动物世界”就变得更加神奇。花果山的神猴不得一刻而空,有的一只一只倒挂着捞月,有的一颗一颗地捉着虱子,那只火眼金睛的美猴王像是发现了前面的妖怪,早已奋起千钧棒;大象甩着长鼻,慢条斯理地踱着方步,一副悠闲自得的模样;而那些狮子和猛虎,则行色匆匆地在奔跑着,像是去逮野兔,或是去追岩羊;狼与狗不好区分,那只拖着大尾巴的应该是只饿狼,而那条狗已躲在一旁,但也没忘记对着仇敌狂吠一阵;有龙的潜伏爪牙,总是在不动声色中包抄半座大山;有凤的展翅翱翔,总是在情感释放间抖落半天霞彩。</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来到第四站的七彩虹霞台的时候,天色渐晚,夕阳西沉。但在这里的山色更为离奇,这里的景致更为壮丽,这里的游客也更为拥挤。栈道上,垭口上和山上的观景台上都挤满了人。这里的彩色丘陵景观受白垩系中下统中沟组底层的控制,呈环状分布,砂质泥岩及页岩互层。紫红色、灰绿色、黄绿色、灰黑色等杂色疏密相生,组合有序,极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犹如虹霞洒落山丘上,交相映辉,将苍凉的美、雄浑的美、含蓄的美和放达的美熔铸于一炉,铺排的如此娇艳,点缀的如此富丽,描绘的如此生动。群峰昂起来了,群岩跃起来了,群壑活起来了,以其独特的纹理,独特的线条,独特的形态占据着这一道山水,而后扩展到四面八方。</p> <p class="ql-block">彩色丘陵</p> <p class="ql-block">褶皱</p> <p class="ql-block">神龟问天</p> <p class="ql-block">神龙戏火</p> <p class="ql-block">小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七彩丹霞的形成,年代久远,时间悠长,在1亿3千万以前,这方土地还是一个巨大的盐水湖。随着时间的推移,湖底的泥岩、砂岩、砾岩经过漫长的风化剥离和泥水冲蚀,或沉积,或抬升,或离析,或重组,加之造山运动的加持,气候风力的助推,才得以有了我们眼前的奇岩怪石,才有了山水之娇的大集成大手笔。</p> <p class="ql-block">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激活了一座座山,使它们不再灰头土脸,陡增了更多的生态色泽;大自然的浓妆淡抹,点化了一块块岩,使它们不再低山下四,构画了璀璨的图景;大自然的奇思妙想,盘活了一撮撮土,使它们不再麻木不仁,拓展了更大的生存空间!</p><p class="ql-block">七彩丹霞,地貌的激越,生态的原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