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 六十八年前的那段悠远时光里,青树坪老街的我,凭借着“成份好”的幸运,从青树坪完小脱颖而出,被保送至双丰二中,踏上了初中的求知之旅。那时的学校,管理严谨而富有特色,班级编制如同军队,以连为单位,三个班为一个连,一个班为一个排,高三几个班为一连,初三几个班为二连,随其后我们初一几个班为三连,则自豪地成为三连二排一员(初中53班),一个充满朝气与梦想的集体。</p><p class="ql-block"> 在学校教师团队中,有几位老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班主任老师王汉清,化学老师韩定国,数学老师许宝藏,生物老师张萍娥,英语曾芝元,物理邓XX(金家),政治刘楚新,是一个不修边幅一年四季穿着蓝中山装口袋插着里钢笔,但充满记忆力最强的人,上课,他手拿教棍,戴着高度近视眼镜,对政治课的内容烂记于心,倒背如流,尽量他的外表看起来随意,但他在课堂上的表现却十分严谨。他喜欢在教室中穿梭,一旦发现学生在课桌上睡觉或在课桌下做小动作,就会用教棍轻轻敲敲课桌,以示提醒,尽管有时这会引起一些小骚动,但学生们都知道,这是刘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期望。</p><p class="ql-block"> 音乐老师及校医付一梅,是一位五官靓丽的老师,她不仅拥有动人的歌喉和精湛的音乐技艺,还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温柔的态度,在音乐课上,她总能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殿堂,感受音乐的魅力;而在校医室里,她则用她的专业知识和耐心,为学生们提供及时的医疗帮助和关怀。</p><p class="ql-block"> 校总务胡碧田,则是学校正赏花运转的重要保障。他负责管理学校的日常事务和设施维护,确保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环境整洁有序。他的工作虽然琐碎但至关重要,为师生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和工作环境。</p><p class="ql-block"> 双丰二中学校的教育方针,以毛主席“学生以学为主,即不但学文,兼学别样也要学工,学农,学军”。这一方针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课程表上一,二节课雷打不动的天天读,安排着学毛选四卷,而到了星期三,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劳动课”一一全校师生背着锄头,浩浩荡荡到到校外相距4一5里的癞头山下开荒,那是双丰二中“五七农场”。在那里,我们挥汗如雨,开垦荒地,播种希望,体验着劳动的艰辛与喜悦。学校内,还有一个“五七工厂”,那是我们同学学工实践技能的摇篮。在这里,我们尝试着制作晶体喇叭,培育九二0菌子,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让我们欢呼雀跃,那是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精神的最妙诠释。然而,那时的教育并非一帆风顺,一些有才有学问却因“成份不好”的考师,邹家茹,尹啸仙,刘壮业。翟风能……</p><p class="ql-block">常常成为批判对象,不让他们上台讲课,厕所搞卫生,五七农场喂猪,只能默默承受着不公与屈辱。而为我们授课的,往往是一些刚从学校毕业岀来沒实践的实习老师,甚至还有教小学的老师,他们虽然学历不高,但教学热情却异常高涨,用他们的智慧与汗水,浇灌着我们这些渴望知识的幼苗。中午时分我们在癞头山挥汗如雨时,每班会安排一名学生从校食堂用罗框担饭菜给我们吃,送饭的学生虽然没挥汗如雨开荒,上午在食堂洗菜,切菜,他们的辛勤付岀,让我们在艰苦的劳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那段岁月,虽然物质条件艰苦,但我们的精神世界却是无比丰富的,在双丰二中三年的日子里,我们学会了团结协作,学会了吃苦耐劳,更学会了用知识武装自已,用梦想照亮未来。如今,当我回首那段青涩的初中时光,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怀念。双丰二中,我的初中,你不仅是我知识的摇蓝,更是我精神的家园,感谢那段时光,让我成为了今天的自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双丰二中岁月长,青春热血洒课堂。</p><p class="ql-block">三连二排深情厚,五七农场汗如浆。</p><p class="ql-block">学工学农军兼备,批斗声中志更昂。</p><p class="ql-block">回首往昔心澎湃,感恩母校育栋梁。</p> <p class="ql-block"> 双丰二中,初中53班</p><p class="ql-block"> 百年学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