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回到船上吃午饭,然后跟随木鱼团队的船友,参加探索雷克雅内斯半岛的自费游项目。</p><p class="ql-block"> 记得项目介绍,这个半岛有世界遗产的地貌,本就想去看看。现在有木鱼领队带队,更值得前去探索了。</p><p class="ql-block"> 离开市区,前往半岛游的第一个景点,灯塔。</p><p class="ql-block"> 沿途的草木渐渐消失,地面呈现火山岩包包块块、杂乱不平的苔藓。</p> <p class="ql-block"> 进入雷克雅内斯拜耳小镇地界,沿海出现了建筑群,地面长出了一簇簇的青草和稀稀落落的小灌木。</p><p class="ql-block"> 海边的小高尔夫球场,有人在打球。</p><p class="ql-block">岸边的土岗上立着4块巨石,巨石之上摞着4块小石,好像复活节岛上的巨人石。</p><p class="ql-block"> 各种精致小巧、颜色艳丽的小屋静守着贫瘠的草皮,给荒漠的土地增添一笔俏丽的亮色。</p><p class="ql-block"> 成群的水鸟在小水塘里聚集。几匹马儿在草地上吃草。</p><p class="ql-block"> 这一切,生动有趣,释放着岛上人家怡然宁静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雷克雅内斯灯塔位于半岛向北探出一角的顶端,是冰岛的第一座灯塔,建于1878年。塔高十来米,粉刷一新,精神抖擞地站在黑色的火山岩上,恪守着百多年的职责。</p><p class="ql-block"> 离它不远的草地上,立着一座新灯塔。周围有方便的服务设施,是深受当地人欢迎的灯塔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半岛游的第二个景点是位于半岛北部西岸的一座小教堂。</p><p class="ql-block"> 教堂的一侧有几座民宅,静默无声。一个公共建筑模样的门前,几位老人在晒太阳。教堂的后面是凯夫拉维克国际机场。几乎是几分钟就会有飞机飞过头顶。</p><p class="ql-block"> 小教堂大门紧闭。其黑色的火山岩墙体,上顶着一个精巧的彩色小塔,古色古香。教堂大门临照着明亮的阳光,像一张戴着头饰的脸,抬眼迎视一架架掠过头顶的飞机。</p><p class="ql-block"> 这教堂小巧得别致,玲珑得可爱,是个讨人喜欢的小景致。</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第三个景点,是半岛的一个著名景点,大陆板块连接桥。</p><p class="ql-block"> 冰岛是“由大西洋中脊裂谷溢出的地幔物质堆积而成”的。它部分位于北美板块,部分位于欧亚板块,处于两个板块之间,是东西方的分界点。</p><p class="ql-block"> 当两个板块向相反方向漂移,分开的地方就会形成裂谷。半岛的这个分割欧洲和北美洲大陆的裂缝,就是两个大陆板块的界线。</p><p class="ql-block"> 景点的简介牌上,有科普“地球的构造板块”:“大部分板块边界位于海洋底部,形成洋中脊,这些山脉大约有2000-4000米高,总长度为7万公里。其中一个山脊,大西洋中脊,在雷克雅内斯半岛的海面上升起。冰岛和东非是仅有的可以在陆地上看到板块边界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这个景点的重要之处。</p><p class="ql-block"> 然而,学术价值上很重要,景致却一般般。板块之间的裂缝宽不过20米,深不过30米,缝底是沙土(火山灰),两侧是裸石(火山岩)。荒凉得无生可念,无存可想。</p> <p class="ql-block"> 一座钢丝桥横架裂缝之上,游客在秒计时中,就可以脚踩北美、欧洲两大板块。想起来,异常有趣。走上去,也的确有趣。这毕竟长见识长知识。</p><p class="ql-block"> 一个小男孩,站在桥下,举起双手,做托举状拍照。这是在模仿简介牌上一个男孩的动作。他要像举杠铃一样,举起桥两端的大陆架。这真是天马行空的创意呀。</p> <p class="ql-block"> 半岛游的第四个景点,是看海边《消失的鸟》。</p><p class="ql-block"> 海边有断崖,水中有礁石,岸上是火山岩的乱石滩。原以为是来看地貌,当看到简介牌时,才知道这地貌与消失的大海雀有关。</p><p class="ql-block"> 大海雀The Great Auk原本生活在欧洲海岸,人们给它起的外号叫“双筒望远镜”。它们游泳敏捷,能潜入深海,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海洋里。1800年,最后一批大海雀迁徙到冰岛海岸外的一个偏僻岛屿避难。不幸的是,1830年该岛屿在火山爆发中沉入海底。遭受灭顶之灾的大海雀,只有几只漂流到冰岛西南端离人类很近的埃尔代Eldey岛。然而,1844年,记录在案的最后一对大海雀在埃尔代岛被杀。于是,这个物种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冰岛在这个海边,树起了一座大海雀的雕像,警示后人,保护动物,保护濒危物种。</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个介绍,看着这座雕像,内心受到深深的触动。人类真该好好思考一下,不能为满足口腹之欲,去灭绝其他物种。毫无疑问,打破自然界的平衡,灭绝共生共存的其它物种,剩下孤家寡人,也将会走向灭绝。</p><p class="ql-block"> 如今,海边还有鸟儿在飞翔,只是离人很远。对面水中礁石上站着许多鸟。应该庆幸它们不会再遭大海雀的厄运,人类已经成为保护它们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 站在海边,向东望去,一座白色的灯塔立在山头。山后面冒出滚滚升腾的白气,那就是今天半岛游的第五个景点,冈努瓦Gunnuhver地热区。</p><p class="ql-block"> 雷克雅内斯半岛的地热资源相当丰富,温泉和热气孔众多。874年,第一批到雷市定居的人们,看到天空不断弥漫的水汽,以为是烟,因此给雷市起名为“烟雾之湾(雷克雅未克)”。而雷市,地热能源占比90%以上,市内的步行道都铺有地热。这个地球最北的首都,不用烧煤,不用烧油,是名副其实的“无烟城市”;冬季不结冰,夏季无酷暑,是个非常宜居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冈努瓦地热区,有冰岛最大的泥浆池。它是地热水库喷出酸性的水和蒸汽,不断侵蚀岩石,把岩石变成粘土,进而形成高达20米的泥浆池。</p><p class="ql-block"> 沸腾的泥浆释放滚滚气浪,白雾冲天,汹涌澎湃。</p><p class="ql-block"> 冈努瓦本是被困于蒸汽喷口之下的女鬼的名字。也许是人们无法理解这离奇的地质现象,便假想出个兴妖作怪的女鬼。即使现在看这个“女鬼”地热,仍有惊心动魄的震撼。</p><p class="ql-block"> 远看,像地火奔突的烈焰,近观,好似遮云蔽日的硝烟。热气孔,水汽喷射,白浪翻滚,大有无可阻挡、吞噬一切的气概。</p> <p class="ql-block"> 当看到船友扶栏观景、热切拍照之时,我只觉得这是地质奇观的珍贵留影。</p><p class="ql-block"> 可是,当看到有人从“烟雾”中走来,看到有人在“烟雾”的背景前相遇相拥,看到姐妹们摆出胜利的姿势,我立刻沉浸在情景剧的幻觉之中:突破硝烟重围,亲人团聚,胜利会师……</p><p class="ql-block"> 哈,这水汽的“浓烟滚滚”,实在是太“壮烈”了。一旦有人进入,立刻便生成了耳熟能详的故事性和戏剧性,这大概是看这类电影过多的缘故吧。</p><p class="ql-block"> 但不管怎么说,这气势强大的地热蒸汽,实属罕见。看上一眼,你会心潮起伏,心灵震撼,禁不住浮想联翩的。</p> <p class="ql-block"> 天色渐晚,本以为离开地热区就该回船上了。</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大巴又把我们送到斯塔达贝格最南端海边的一个“天然的熔岩石泳池”,Brimketill(冲浪大锅)。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无休止的海浪拍打在玄武岩熔岩中形成的许多水池和洼地”。据说,阳光明媚的时候,这里看上去像一个热水浴池。不知能否下去游泳。</p><p class="ql-block"> 这会儿,看海水频频冲灌,黑熔岩冷酷尖利,丝毫不能点燃游泳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在雷克雅内斯半岛上,最有名的景点是蓝湖。那儿的地热喷气孔也很壮观,温泉更是久负盛名。当年我们花大价钱去体验了一下。</p><p class="ql-block"> 而这次半岛游,只来“冲浪大锅”,没去蓝湖,是因为半岛火山喷发相当频繁。单是2024年,1月、3月、5月,就连续发生了三次喷发。蓝湖因此关闭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前往半岛南部的地热区时,陪游的地质气候学者丽莎,指给我们看不久前火山爆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非常奇妙的是,在我们离开半岛两天后,又发生了一次火山喷发。听到这个消息时,心情复杂,百感交集,不知是该为躲过喷发而庆幸,还是为没目睹喷发而遗憾。</p><p class="ql-block"> 看来,换个角度,“巧”可能是“不巧”,“幸运”也可能成为“遗憾”。</p> <p class="ql-block"> 七点钟回到船上。与同游的船友在4楼点餐餐厅共进晚餐,悠然闲聊。</p><p class="ql-block"> 八点钟,灵感号离开雷克亚未克港口,前往529海里之外的格陵兰岛目的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