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 间:2025年1月14-15日</p><p class="ql-block">地 点:三一班会议室</p><p class="ql-block">主持人:张会卿校长</p><p class="ql-block">点评人:张会卿校长 郭万洪副校长 王可副校长 吴阳阳副校长</p><p class="ql-block">参加人员:全体教师</p><p class="ql-block"> 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相伴润心田。阅读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4-15日,洛阳市大路口小学全体教师以“看见”为主题,进行读书交流活动,通过分享本学期的经典案例,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从阅读和体验中汲取力量,从分享和交流中收获成长。</p> <p class="ql-block"> 在读书交流伊始,郭校长这样说: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看见"成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感知,更是心灵深处的触动与理解。当我们真正看见一个人、一件事或一个现象时,我们便能超越表面的浮华,触及到其本质与内涵。接下来的读书交流,将围绕“看见”这一主题展开,探索看见的力量、看见的方式以及看见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p> 育见美好 <p class="ql-block"> 葛主任分享说:“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为学生营造充满爱与尊重的环境。当学生出现情绪问题时,要积极科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情绪,帮助他们在挫折中成长,逐步建立自信、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p><p class="ql-block"> 张校长回应道:“我们往往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而眼睛所见未必是真实的全貌。因此,从孩子身上发掘不同的特质至关重要。教师应当具有足够的耐心,转变观念,努力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p> <p class="ql-block"> 韩冬主任分享说:“老师要做那个“擦星星的人”,每个学生都像一颗独特的星星,拥有自己独特的才华和潜能。然而,这些光芒有时可能会被外界的尘埃或内心的阴霾所掩盖,使得它们无法完全闪耀。老师要通过教育、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去除内心的障碍,发现自己的潜能,并勇敢地展现自己的光芒,让他们成为更优秀和自信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张校长回应道:“看学生就是看成长,学生和自己都在成长,把自己成长的经历,用到学生和家庭关系上,也能给别人带来成长,用美好来看待他人,也能收获美好,爱如何恰当的给到学生,是一门艺术。”</p> <p class="ql-block"> 王青老师分享说:“作为教育者,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尝试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p><p class="ql-block"> 张校长回应道:“教师要看到学生,要用新的评价标准来看待学生,用多元来评价,全面来评价学生。让孩子能够展现生命最美好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 蔡丹老师分享说:“心中有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根据不同孩子的特质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控制学生。及时调整成人的认知,不断反省和改变,因为成人的角色和责任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关键作用。允许孩子试错,允许孩子有不良情绪的发生,温柔而坚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自我省察和自我纠错。成人可以及时教育帮助与引导学生,给予孩子爱和陪伴,让学生不断取得进步。”</p><p class="ql-block"> 吴校长回应道:“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教师选择让孩子自己静静地呆一会儿,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如果当下孩子的问题无法解决也可以寻求家长的关注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 任空迪老师分享说:“教育,首先从看见孩子开始,让孩子站在舞台的中央。只有发现孩子、了解孩子、解放孩子、信任孩子,我们才能真正地教导孩子。”</p><p class="ql-block"> 张校长回应道:“看见”是一种情感上的连接。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被理解的,这会让他们更愿意接受教育者的传递。”</p> 看见成长 <p class="ql-block"> 吴校长分享说:“通过音乐时光的展现,我有三看见。一是看见学生,二是看见老师,三是看见自己。看见即疗愈。”</p><p class="ql-block"> 吴校长这段话,不仅疗愈了自己,也疗愈了在座的各位老师,被看见也是一种幸福。</p> <p class="ql-block"> 张炎利老师分享说:“对于情绪化的孩子,老师要带着敏锐的觉察,关注孩子情绪,并分析情绪发生的原因,给情绪命名,帮孩子通过有效方法疏导情绪。弯下腰,与孩子促膝谈心,用包容心、耐心、爱心抚平孩子内心的阴霾,温暖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明晰情绪,明晰内在,做情绪的主人。老师要不断看到孩子,不断肯定和鼓励孩子,让他们树立信心,鼓起勇气改过自新,积极向阳成长,绽放自己独有的光彩。”</p><p class="ql-block"> 郭校长回应道:“老师有敏锐觉察力,也能给孩子足够的包容和鼓励。老师用耐心和爱心去陪伴孩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引导孩子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最终,达到师生共同成长,彼此成就精彩。”</p> <p class="ql-block"> 王涵老师分享说:“我们老师是阳光,是雨露,是帮助孩子花成花、树成树的存在。一年级孩子许多行为的背后,都有深层次的原因。作为老师,我们要看见孩子行为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多与家长沟通,家校一致,帮助孩子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成长。回望整个学期,我欣慰于看到了孩子们巨大的改变,这一切皆是成长!”</p><p class="ql-block"> 郭校长回应道:“教育是用智慧与爱,助力孩子成长。一年级孩子行为背后藏着成长密码,需我们细心解读。家校携手、因材施教,给予他们成长空间,是教育的关键。让我们继续坚守,静待花开!”</p> <p class="ql-block"> 王玉果老师分享说:“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以爱为前提,用行动去帮助,才能静待花开。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学生需要被老师看见,老师也需要被家长看见,只有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正如武志红老师说:“爱,就是看见,看见就是被爱。”所以我们必须要时刻觉察自己,提醒自己多去看见他人的美好,同时动动嘴巴,多去肯定表扬他人,让学生学会从小在内心认同自己,欣赏自己,最后成为美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王校长回应道:“老师要学会表扬,时刻提醒自己,主动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然后及时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被认可,从而产生积极的内驱力。”</p> <p class="ql-block"> 赵琪棋老师分享说:“老师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传授知识、解答疑惑,还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探索,不断反思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这一过程促使老师深化对教育的理解,提升专业素养,同时也学会了更多与学生沟通和引导的技巧。因此,可以说,老师在助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成长与提升。”</p><p class="ql-block"> 张校长回应道:“我们要给学生充分自由的成长空间 ,在课堂上这样给予学生自由,这样反而让学生更有和老师互动的想法 促进学生成长。”</p> 展望未来 <p class="ql-block"> 王校长在还能说什么中分享道:“通过两节课堂片段的展现,我反思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而是复杂的线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抛出一个问题,在课堂上除了指令和回应评价之外,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这一问题也让所有老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p> <p class="ql-block"> 武林朋老师分享说:“面对不与人沟通、难以融入集体的孩子,老师起初感到无奈。一次体育课上,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并非捣乱,而是因不理解规则无法参与游戏。老师牵着孩子的手一起玩,教他游戏动作,孩子很快便主动排队等待。这件事让老师明白,教育孩子要平等、宽容地走进他们的内心,用心感受、用情滋养、用爱升华。”</p><p class="ql-block"> 张校长回应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安全基地,这其中需要老师来引导,特别是有短板的孩子,更应该被老师看到,他们应该拉起。安全感归属感是孩子第一需要。前提是被看见,看见之后去帮助。”</p> <p class="ql-block"> 周佳琳老师分享说:“一次模拟测试的失利,却成为了孩子心灵成长的契机。成绩不是唯一和最终的归宿,批评也不是引导孩子变得更好的最佳方式。只有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律、责任感、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p><p class="ql-block"> 张校长回应道:“成绩犹如夜空中的一星,虽亮却不足以定义整个苍穹;老师应以全面发展的慧眼,洞察每位学生独特的璀璨光芒,引领他们在人生的画卷上绘出多彩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徐艺珍老师分享说:“自我看见是修复重建的基石。当孩子洞察到内心的痛苦、不安与对家庭的爱时,他们便踏上了改变之路。”</p><p class="ql-block"> 张校长回应到:“心理老师如同为密闭空间打开一扇窗,引导孩子自我看见,让阳光照进心灵,助力他们修复受损的心理防线,重建积极认知。老师需特别关注这类学生,给予恰当支持与引导,让他们重新拥抱阳光,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 吴慧玥老师分享说:“看见孩子刚上一年级处于情绪发泄问题的低谷,需要担起责任与家长合作让孩子慢慢走上正轨。使用适当的方式慢慢牵起孩子的手,看见孩子一个学期在情绪方面的成长与变化,深感欣慰。”</p><p class="ql-block"> 王校长回应道:“哭是一种语言,它到正常交流需要过度。这个孩子可能过度的不清晰,没有情绪共生,抱持性环境,多参加体育运动是增加社会化的一种方式。哭也是个性化体现,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多说说生活的事情,多讲故事。”</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三十九名老师依次进行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有潸然泪下的感人瞬间,有师生温情的真挚流露,有欢声笑语,有情境互动,四位校长一一进行点评,每一位老师都认真倾听,收获满满! </p><p class="ql-block"> 交流会的最后,张校长首先对参与读书会的同事们表达了诚挚的谢意,他指出,在众人的交流分享中,他深刻感受到了身为教师的无私奉献,见证了老师们在教学管理上的巧妙构思以及对学生们深沉的爱与期待。通过阅读,我们不仅看到了学生的成长足迹,也审视并反思了自我,在字里行间寻觅到前行的动力,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推动个人发展。我们怀抱包容与理解的心态,珍视并接纳每一个独特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编辑: 张妍妍 张煜昕</p><p class="ql-block">拍摄: 张妍妍</p><p class="ql-block">审核: 张会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