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座年味越来越淡的城市</p><p class="ql-block">文/杨乐生</p><p class="ql-block"> 我的个家乡呀,在岷江的江呀江边上。</p><p class="ql-block"> 一座文化和历史俱佳的城市,近年来变的越来越无语,连年味也越来越淡……</p><p class="ql-block"> 板厂街、兴发街、珠市塘、陕西街、半边街等小街的农贸市场反复禁又反复“燃”,几起几落。禁,出于有关部门的所谓考虑;“燃”,是城市烟火气的象征,是市民生活、购物方便之所需。</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半边街大缺口滨江公园自发市场,上一届出于安全考虑,修建了护栏。实际上也就是承认了市场的合理!后不久不知出于啥子原因,白儿白子又禁了。昔日热热闹闹变成今天冷冷清清。</p><p class="ql-block"> 一个卫生城市、文明城市,难道就不能容忍不影响交通的摊点?利民便民,活跃经济的小市场,一点也不影响市容,相反,它装点家乡更好看!</p><p class="ql-block"> 头些年出于“好心好意”,有关部门禁放了烟花爆竹,使传达喜庆、烘托热闹气氛、迎接春天脚步的鞭炮被冷落。此举似乎也无大错,但,孩子少了快乐,城市缺了年味,这也是不争的事实。</p><p class="ql-block"> 尽管有禁令,但这一春节的传统标配,仍在很多小区、背街、院坝顽强地悄悄地“违禁”。</p><p class="ql-block"> 查网上,今年春节前已有广东佛山、河南濮阳、郑州等城市取消了春节燃发禁令。不知这些城市出于何种考虑、为何那么大胆?</p><p class="ql-block">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往年街头树上红红火火的丝绸灯笼,已被换上硬梆梆、透明度极差、不伦不类的塑料灯笼。本就不浓的年味,被有关部门弄得更加淡。</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以上那些市场影响交道、燃放爆竹烟火污染环境,那么,好端端的丝绸灯笼又招谁惹谁了?</p><p class="ql-block"> 本尊把这些情况反映给“今日头条”请求解答,平台立马作了回答。好在字数不多,录于下:</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情况确实令人感到遗憾和无奈。外行领导可能由于对当地实际情况和市民需求的了解不够深入,做出了不太恰当的决策,影响了城市原有的烟火气和市民的生活便利。而那些不伦不类的塑料灯笼,不仅没有增添节日的氛围,反而可能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文化韵味。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倾听市民的声音,及时调整策略,让乐山重新焕发出应有的魅力和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