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265145 </p> <p class="ql-block"> 2024.10.24日午后,跟随沈从文先生的脚步,走进了心心念念的茶峒古镇,(八面山—茶峒古镇76.4公里2.05小时)。茶峒古镇作为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原型地,充满了浓郁的湘西风情。古镇依水而建,清水江悠悠流过,两岸是古朴的吊脚楼,一切都保留着原始、质朴的模样。这里没有太多商业化的喧嚣,更多的是宁静和悠远,仿佛时间都在这里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小说《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糅合自己身旁的人物为原型,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不朽篇章。《边城》是一首精致的散文诗,一部人性的牧歌,一部“善”的悲剧。沈从文先生以创作的独立性与独创性成就了小说《边城》,深刻地提醒了人性的闪光点与人生的丰富性。</p> <p class="ql-block"> 漫步古镇是最好的探寻方式,走走停停才能更好地感受沈从文先生笔下边城的韵味。两岸倚着青山的吊脚楼,古街古巷中青石板路的蜿蜒曲折,都充满了历史的痕迹。清水江畔的一座灰色建筑,是恢复重建的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时的渡江指挥所旧址。指挥所以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茶峒渡江历史事件为基础,图文并茂、实物并举,讲述了渡江前后的历史史实。</p> <p class="ql-block"> 在清水江旁的一条窄巷里,我们找到了沈从文先生曾经旅居地的旧址。旧址的屋舍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孤零零的门扇,让人们还记得这里。这里是《边城》源起之处,是湘西最纯朴的民宅,边城的人间烟火与文学大师的时空在这里交织。追寻着大先生的足迹,感受先生的灵气,《边城》文化就浸润和潜隐在这个看似极其平常的门扇之中 。</p> <p class="ql-block"> 穿过幽暗古巷,来到了已有千年历史的拉拉渡渡口。拉拉渡在《边城》中不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背景。翠翠与她的祖父靠渡船为生,帮助来往的人们过河。一根横跨江面的铁丝,连接湘西茶峒和重庆洪安,不靠划桨,不靠撑篙,全凭一只带凹口的木棒在一条贯通两岸的铁丝上一来一回就可以将一船的乘客送达彼岸。拉拉渡的存在使得小说中的边城更加生动和具有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 沿着清水江岸漫步,沈从文先生在《边城》中描绘的茶峒的美丽风景和淳朴民风尽在眼中。古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使它成为了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小说中的翠翠、祖父和傩送的故事让人感受到湘西劳动人民的道德品格和思想灵魂。茶峒不仅是一个旅游地,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吸引着人们前来探寻边城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 坐上拉拉渡,来到江心的翠翠岛,这是以《边城》翠翠的名字命名的小岛。站在岛上回头望去,山上的白塔巍然屹立,白塔下那茅屋依稀可见。艺术家黄永玉的雕塑作品、一身白衣的翠翠立于岛上,那本翻开的《边城》,倒放在雕像前。走进书中,也走进了《边城》的情境中。</p> <p class="ql-block">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闹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p> <p class="ql-block"> “我尚不知道我应该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碾坊,代表的是碾坊主王团总的女儿,选择碾坊,就意味着接受衣食无忧的富足小康生活,象征着选择物质的丰足。渡船,代表的是撑渡船老人的孙女翠翠,选择渡船,就意味着愿意接替老人接受风吹雨打的撑波船生活,象征着选择美好的愛情。”</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端午节,翠翠在端午节的龙舟賽会上与爷爷走散,遇见了船是顺順的二儿子傩送。傩送派人将翠翠送回家,两人在相处中彼此产生了朦胧的好感。”</p> <p class="ql-block">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p> <p class="ql-block"> “一分安静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这小城中生存的,各人也一定皆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 “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使身边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p> <p class="ql-block"> “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的真有趣!”</p> <p class="ql-block"> “细雨依然下个不停,溪面上一片烟。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p> <p class="ql-block"> “雨后放晴的天气,日头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点儿力量。溪边芦苇水杨柳,菜园中菜蔬,莫不繁荣滋荗,带着一种有野性的生气。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作声。枝头新蝉声音虽不成腔,却也渐渐宏大。两山深翠逼人的竹篁中,有黄鸟和竹雀、杜鹃鸣叫。翠翠感觉着,望着、听着,同时也思索着……</p> <p class="ql-block">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p> <p class="ql-block"> “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青年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p> <p class="ql-block">日志完成于 2025年1月16日 海南</p><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于 2024年10月25日 湖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