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站在举世闻名的大英博物馆大门前,果然有穿越时空隧道、踏入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宝库的感受。这里所展示的八万多件珍藏品,据说仅为该馆所拥藏品的百分之一,但已足见日不落帝国曾经的辉煌。来自世界各国的顶级珍藏品,无不在这里彰显它们的生命魅力。面对来自中国的两万三千多件珍藏品,马未都感慨万千地发声:”令人骄傲的是,中国文物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此向全世界展示了我们古老的辉煌和绚丽。“</p><p class="ql-block">是的。世界顶级的博物馆有中国如此庞大的精致藏品在这里,我们骄傲!</p><p class="ql-block">看这涌动的人潮、敬而又敬的脸庞,未待走进,我心已有万千波澜起伏。</p> <p class="ql-block">十点半左右,在伦敦大学研究生毕业、移民英国13年的中国漂亮姑娘Y,让我们带上耳机简单介绍后,便依次引领我们列队入场。</p> <p class="ql-block">高大华美的圆形图书馆,曾经是世界伟人荟萃的地方,令人肃穆起敬。宽敞大厅的一角,我仿佛看到马克思埋头阅读、沉思创作《资本论》的身影;人影绰约处,又似乎看到孙中山查阅资料、挥笔写作《三民主义》的身姿。大英图书馆,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p> <p class="ql-block">此刻落座于穹顶之下的,是略显疲惫的观光者们落座休憩的地方。</p> 步入古埃及馆 这块貌似青铜的玄武岩石碑即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首——罗塞塔石碑。它是公元前埃及托勒密王朝为年仅13岁的五世国王加冕一周年时的纪念物。该碑所以为“镇馆之宝”,是石碑上的诏书文字,分别使用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埃及草书文字(俗体)、以及古希腊文(统治者语言)。三种内容相同的文字,成为破译古埃及文明史的”钥匙“,让湮没千余年 的古埃及文明重新被世人认识。成为研究1400年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p class="ql-block">转身,即看到的这尊面相俊美的雕像——公元前13世纪著名的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直立的胡子,说明这座石像是在拉美西斯二世健在时建造的),他是古埃及第19王朝的第三位法老。在当时人均寿命三四十的时候,他活到91岁,在位67年,是150个孩子的父亲,一位不知疲倦的建设者,还是有名望的文学家、军事家。在对外无数战争并取得胜利的年代,他为这个世界签署下第一份有文字记载的“国与国之间的平等条约”,创造了古埃及的巅峰时刻,奠基了古埃及的黄金时代。</p><p class="ql-block">但这尊俊少年的雕像非他本人相貌。据说拉美西斯非常自恋,容不得有比他漂亮的法老雕像。但凡他看到就要被毁掉,或抹平别人换上他自己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这是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九位国王阿梅诺菲斯三世。网上查询未见这位法老的身世,但就他儿子的身世,有不少传说。</p> 立于拱门两侧的雕像,即“飞翔”的狮身人面斯芬克斯。因有5条腿,又称“行走的门神”。 这个被称为“圣甲虫”的巨大雕像,即我们通常说的“屎壳郎”,是古埃及被当作神来崇拜的。据说,古埃及人发现这种虫子,在沙漠上朝着太阳的方向不停地滚动自己的排泄物,直至太阳升起、新的圣甲虫诞生。由此他们认为圣甲虫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往复。因对太阳和对自然界的敬畏,古埃及人将其尊为神来供奉,甚至将其作为图腾之物、做成护身符佩戴。 通过那道门,来到埃及皇家猎狮场景馆。 现代科技手段,再现皇家猎狮场面 <p class="ql-block"> 帕特农神庙是该馆展品中的佼佼者。19世纪初,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从奥斯曼帝国买下帕特农神庙上的大理石建筑装饰和雕刻,切割后运回英国。1816年英国王室花3.5万英镑买下,放在大英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古希腊帕特农神庙上三位女神的雕像,其肌肤线条、衣着纹理等,仔细观赏竟有栩栩如生的感觉。其他众多人物、动物等大理石雕像亦如。让我们争相拍照的那个马头,即大理石雕塑中月亮女神塞勒涅(古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的马头,它被认作古希腊艺术在自然主义表现方面的巅峰之作。其逼真的形态和神态,让当年的徐悲鸿耗时一天临摹素描,都难能满意。</p> 就是这尊马头,以其高超的技艺征服了徐悲鸿。而月亮女神塞勒涅的这座马头雕像,从此与徐悲鸿结下了不朽的传说。 <p class="ql-block">神庙里诸多的雕像,似乎都具有程式化的艺术特点。如人物姿势、面部表情、衣着服饰等,艺术风格彰显独特,内涵尤为深刻。</p> 这是”摩艾“人物石像,制作于公元前1000年到17世纪下半叶之间的复活节岛上。该岛是智利的一个岛屿,但被英国皇家海军某船长1868年从复活岛上抢走、送给维多利亚女王。有意趣的是,女王转年即捐赠给大英博物馆。 这座墨绿色的铜制雕像,是深受参观者赞叹和欣赏的猫神。古埃及有一名为“贝斯特”的女神,常以野猫或狮子的形态出现。由于猫咪随光变化的瞳孔,有如月亮的圆缺,使贝斯特演变成为月亮女神,继而雕刻了这座猫神。 <div><br></div> 古希腊馆人潮汹涌 这尊高达2.13米的雕塑,是古希腊神话里的汤利维纳斯。它于1775年在意大利出土,1777年被英国收藏家查尔斯.汤利买下,1805年大英博物馆收购。它与巴黎卢浮宫的断臂维纳斯一样,也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p class="ql-block">终于看到我国的艺术品!</p><p class="ql-block">位于展厅一二层楼梯的转角处,一尊5.8米、身材修长、面容秀美、嘴角一抹微笑的阿弥陀佛石像,静静地站立那里。这是我国南北朝时的公元585年,隋代石匠制作的汉白玉石雕。这尊重达2吨、供奉于河北曲阳县崇光寺的佛像,被不良古董商拦腰锯断、一分为三,先后于1915年和1935年偷运到海外试图贩卖。因找不到合适的买家,便将佛像捐给民国政府,民国政府于1938年转赠给大英博物馆。如此巨大精美的阿弥陀佛雕像,围绕并仰视赞美她的,或许多为国人。阿弥陀佛!孤独时有吗?希冀日月不灭,终有“乡情”伴左右!</p> 精美绝伦的中国瓷器 <p class="ql-block">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维德瓷花瓶,是大英博物馆镇馆藏品之一。原供奉于北京智化寺,以英国收藏家大维德的名字命名。而它辗转东西方的艰辛经历,却令人瞠目叹息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这对公元1351年烧制于景德镇窑、举世无双的双耳青瓷花瓶,在二十世纪的某时某日,旅英华裔古玩商吴赉熙带着它,去往琉璃厂请当时古玩行的专家高手掌眼并打算出售。但却被当时几乎所有的“高手”认为是赝品而拒之门外。就这样,这对价值无比的青瓷象耳花瓶,拱手转让给英国收藏家大维德爵士,并冠以他的名字落座大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明永乐和宣德年间、一对叫人流连忘返的青花瓷瓶</p> <p class="ql-block">小台上的一盅一碗(形态逼真的斗鸡小碗),据说价值2亿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成化斗彩鸡缸杯,是2024年大维德基金会捐给大英博物馆1700件中国瓷器藏品之一。目前为大英博物馆的馆藏珍宝。此杯高3.8厘米,口径8.3厘米。是成化皇帝位万贵妃特制的酒杯。被子外壁描绘子目鸡两群,间以湖石、月季与幽兰,一派初春景象。借此表达渴求子嗣绵延的心理。明晚期,就已市价高昂一杯难求。收藏于故宫博物馆的鸡缸杯高度,稍矮于大英博物馆收藏的0.04厘米。由于存世量稀少,民间多有仿品。</p> 又一对青花瓷瓶 清康熙年烧制的瓷碗 扫描标识牌大致意思:盘多碗少(“碗艰致”) <p class="ql-block">青铜大鼎 (公元前13-—12世纪),鼎口两边各有个羊头,,是我国最古老的双羊头鼎,代表了商朝铸造业的水平。</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馆内现有中国文物超2.3万件,囊括了石器、彩陶、青铜器、漆器玉器以及唐宋三彩、五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珐琅器等几乎所有艺术类别的稀世之宝。“十大镇馆之宝”中,就有《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 三件来自我中国。中国政府若干次追要归还无果。</p><p class="ql-block">好在大英博物馆对世界说:“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博大、最悠久的文明“!</p><p class="ql-block">好在我这么想:大千世界即为同一地球村,那就把酒问青天</p><p class="ql-block"> ——莫问东西南北,莫论前后左右,为共享,干杯!</p> <p class="ql-block">两小时的历史文明长廊游览结束。看这熙熙攘攘的各色人流,有一霎那、我有恍若千年的目眩!</p> <p class="ql-block">怀揣复杂的心绪,转身挥别——大英博物馆,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