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环岛游(28)-- 海口骑楼老街

FZM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地处海南省海口市“海口骑楼老街”范围内,占地约8平方公里。作为海口的城市地标,主要集中在博爱路、中山路、新华北路、得胜沙和解放路5个街区。骑楼大都高两三层,最高不过五层。立面分三段,下段为骑楼列柱,中段楼层,上段为女儿墙,为了商住两用,多半是“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的建筑布局。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军坡节、琼剧文化、饮食文化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骑楼建筑的传播与形成,是由西方的殖民运动的带动而形成,其传播方式是利用海运贸易。最早骑楼建筑的形态在印度初步形成,后随西方殖民扩张传入马来半岛,并以马来半岛为节点沿海上三条路径向太平洋沿岸的广州、海口、台湾传播。由于海口地理位置上靠近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度,并有直接的商贸往来,因此海口骑楼的建筑形态与上一级的传播源相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骑楼建筑的整体风格受南洋文化的影响,建筑立面喜用支提窗和券窗,并以白色灰泥粉刷墙面。将海口骑楼与海南省文昌、儋州、三亚及周边的北海、湛江等地的骑楼作对比发现,除在建造年代、规模、尺度、形态上存在差别外,它们之间也存在相似性。这说明商贸活动带动了建筑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促使海口成为推动雷州半岛及北部湾沿海城市骑楼建筑发展的重要节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海口骑楼老街的形成与初具规模与海南华侨有着直接关系,民国十三年(1924年)粤军第一军旅长兼任琼崖善后处处长的邓本殷负责海口所城扩建一事,为了搞好市政规划,他邀请了众多海外华侨回乡投资建房,南洋侨民的回归不仅带回了金融资本,也带回了西方先进的建筑文化。因此可以说南洋华侨是骑楼建筑产生和发展强大的助推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海口骑楼建筑群的布局形式是线状布局和片状布局的结合体,这不仅继承中国传统的布局形式,也吸收了西方建筑物布局形式,因此是一种典型的中外融汇、取精华以为己用的创造手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海口骑楼多为砖木结构,以二至三层为多,建筑立面分为三段式,造型元素多样化,下段为骑楼列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檐口,是近代典型的商业建筑,人们基本上认定这是西方古代建筑与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建筑形式。骑楼造型丰富多样的女儿墙、窗楣、窗间墙、阳台,以及外墙纹样,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融合了西方“巴洛克”等建筑装饰风格,使得骑楼建筑群组成了多种形式的古典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据史料记载,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海口老城的四牌楼附近修建了的第一栋骑楼,随后,骑楼建筑逐渐遍布东门、南门、西门、北门大街。清咸丰八年(1858年),海口开埠,所城内街道扩建,由原先的两条发展到数十条,城内形成了东门街、西门街、南门街、北门街、四牌楼街、龙牙巷等数条石板路,并出现了兴、和、福、振等一批地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民国十三年(1924年),军阀邓本殷决定拆除海口所城,划路扩街,扩大城市规模。所城拆除前的石筑长堤,就是今天的长堤路前身。石板马路改为今水泥路面,街名也改变。扩建北门外的环海路,改名为中山路;原西门外顺城墙位置的街道被扩建成今天的新华路;原城墙内的南北大街被扩建为博爱路,东西大街则被扩建为新民路。形成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新民路、得胜沙路得胜沙路、长堤路、永乐路(现名解放路)、振东街、大兴街等街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50年,海南岛解放,海口骑楼老街被收归国有,由政府统一经营、保护、管理和维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20世纪70年代,落实房产和“侨产”政策后,政府将骑楼老街内的部分楼房退还个人、家族或侨商。其余仍然由政府统一保护和管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94年,海口市政府对中山路、解放路、博爱路、新华路、长堤路等街道进行建筑立面全面整修和刷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99年,海口市政府拨专款维修得胜沙路,主要是对街道两边楼房的立面进行原状维修,恢复清代至民国时期原状;对街道水、电、通讯线路统一整治;对排水、排污管线进行统一治理;对街道路面重新铺装(花岗岩石板)。并将得胜沙路服装一条街改为步行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02年,琼山、海口两市行政区划调整,海口市政府将骑楼老街纳入新海口发展“总规”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予以保护、管理和修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09年6月,海口骑楼老街在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中,获“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的称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骑楼老街这样的保护铭牌很多,分别记录着这些骑楼建筑的前世今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生兴(三类历史建筑)· 中山路65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兴生”商铺位于中山路65号,始建于20世纪,创始人不详,在民国时期经营百货,代理东南亚商贸生意,抗战前海口至广州、香港的海运繁忙,“兴生”商铺在广州驻有业务员,故主要经销和代理广东商品,该商铺是涉及范围比较广的百货公司,同时还是一家规模比较大的“九八”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14年4月,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综合整治项目启动示范区列入国家2014年度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16年1月,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被海南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2024年4月,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摘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于2006年启动,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文体厅、省非遗保护中心以及市文体局的指导下,海口市群众艺术馆(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调动了馆里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濒危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摸底。在普查过程中,本市四个区文旅局(文化馆)给予了大力配合,协助普查人员深入实地调查,并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普查或提供线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至2007年8月,查范围覆盖本市23个乡镇200多个村庄,共收集到民间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戏曲、民俗、手工技艺等各类资源项目2000多条,制表400多份,文字资料15万字以上,拍摄照片1000多张,刻录光盘70多碟。较完整、系统地采录了讲述者、传承人和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历史状况、人文背景等相关数据。随后编印了《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海口琼剧》、《海南八音器乐》、《海南斋戏》、《婆祖信俗》、《海南麒麟舞》、《土法制糖技艺》、《冼夫人连环画册》等多个项目专著及图片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前言(上图摘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华文化是世界四个古老文化体系中唯一没有中断自身传统的文化体系。这条川流不息的文化长河蕴藏着浩瀚精深、灿若繁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创造过程与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在中华文明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各族人民构筑起共有的精神家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海口的灿烂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人民的智慧和文明,延续着民族的灵魂与血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普查的基础上,2007年申报的《琼剧》、《海南公仔戏》、《海南八音器乐》、《海南椰雕》、《府城元宵换花节》、《龙塘民间雕刻艺术》《新坡镇军坡节》七个项目,全部列入市级第一批(省级第二批)保护名录,其中,《琼剧》、《海南公仔戏》、《海南八音器乐》、《海南椰雕》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市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9个,分别为《海南军坡节》、《海南斋戏》、《海南黄花梨家具制作技艺》、《土法制糖技艺》、《海南粉烹调技艺》、《海南虎舞》、《海南麒麟舞》、《海南狮舞》、《海口龙舞》。这9个项目中有7项入选省第三批保护名录。2011年申报的《海口天后祀奉》、《鹿龟酒酿泡技艺》和《琼式月饼制作技艺》三个项目,《海口天后祀奉》和《鹿龟酒酿泡技艺》被列入省级名录,《琼式月饼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市级项目。2012至2014年,在原有4个国家级项目的基础上,《海南斋戏》、《海口天后祀奉》、《海南军坡节(后更名《冼夫人信俗))》先后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第三、第四批保护名录。2016年,《琼式月饼制作技艺》、《传统浅海捕捞技艺》成功申报省级名录。至目前,全市已拥有国家级项目7个;省级项目10个;市级项目2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2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57年琼剧赴北京演出,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琼剧演出后与琼剧著名演员陈华等亲切握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海口观看琼剧《红叶题诗》演出后接见琼剧剧组成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10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曲盛瑞副司长带领督导组专家到我市督导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前往灵山镇参观我市国家级项目名录“海南八音器乐”表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口天后祀奉</b></p><p class="ql-block"><b>亦称“妈祖祭典”。是以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祀奉为表现形式的民间纪念妈祖活动。第四批(2014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民俗类项目,海口天后祀奉始于元代,经过700多年的传播积淀,已经形成影响广泛的民俗信仰,不仅在海口乡间流布,目已延及全岛各地。</b></p><p class="ql-block"><b>海南是内陆迁民的主要聚居地,岛上移民大多在宋、元年间从福建莆田迁入。先民们把妈祖视为海上保护神,每逢妈祖诞辰(三月二十三)和忌日(九月初九),海口各个天后宫、天妃宫便会举行规模不等的祀奉活动。历代有关海南史书和方志记载,元代时海口已建有妈祖庙5座,至明清两代,妈祖庙已遍及琼州府13个州县。岛上居民与海洋的深深情结,使妈祖文化在这里得以生根发芽,进而形成了较为广泛的民间崇拜。加之海南作为海上航运要地,其本身拥有珍贵热带作物货源和海产品,吸引了大量外来商贾。历来信仰妈祖的闽粤商家,在海南各地兴建妈祖庙200多座,更加促使民众对妈祖的信仰和崇奉。</b></p><p class="ql-block"><b>海口是海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种原始宗教以及本土道教都在海口繁衍发展,而后形成以道教文化体系为主体的海南宗教文化。海口天后祀奉就在这样一个民俗传统更迭交替的历史背景中得以形成。海口天后祀奉作为妈祖信俗的一项民间传统活动,其厚重浓郁的古风、庄严肃穆的气氛和自成一体的祀奉程式,构成了地域色彩鲜明的民俗文化体系。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现代文化的逐渐融入,海口天后祀奉已经成为根植中华大地的妈祖文化,发展为有海外华人参与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民俗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冼夫信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亦称“军坡节”。是海南流行最广的(2014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具意义的民间纪念洗夫人庙会活动。第四批洗夫人是公元六世纪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团结。在梁、陈、隋三个朝代更替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从唐代沿续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传统形式举行庙会活动,藉以缅怀她的丰功伟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她和她的子孙后代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在海南,许多地方先后建起了冼夫人庙,海口新坡镇是洗夫人军队的驻营地,有海南“军坡节”的源头之说。每年庙会期间,四面八方的人们就会聚集洗夫人纪念馆举行庙会活动,仿当年洗夫人出征的壮观场面化装巡游。2002年,海口市人民政府确定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六至十二日为“中国(海口)洗夫人文化节”,以民间“军坡节”为平台,集中展示民族、历史、民俗、民生并在此基础上精心组织,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创新,办成了集纪念瞻仰,文化娱乐、经济贸易于一体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海口、琼山、文昌、琼海等周边市县的大批民众和海外华人每届都有10多万人参与新坡镇主会场及四个区分会场活动。诸多文化内涵的融入,使军坡节成了当地民众和国内外游客喜爱的集和谐、发展、传承、纪念、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地方民俗文化盛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斋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赤称“做斋”。源于民间的祭祀仪式,是海南戏曲的雏形。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统戏剧类项目。主要流传于海口遵谭、龙泉等乡镇,已有400多年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海南斋戏类似我国北方的傩戏,早期的斋戏祭祀仪式只是简单的舞蹈和念唱咒文,在演展进程中随着外来戏曲和剧种的传入,其祭祀仪式借鉴了“以歌舞演故事”的形式,发展成为斋戏。斋戏保留了宋元以来我国戏曲的遗音,融会了海南民间故事、歌谣、戏曲、音乐、杂技、工艺等艺术元素。</b></p><p class="ql-block"><b>斋戏班配有演员、乐手10至20多人。由班主自行组合,农闲时集中排练,斋事活动时应邀演出。斋戏的表演程式分为净坛、佛尘、进香、跳神、走马、登殿、献礼等,戏班自成一体、风格各异,表演时也将步法、指法、扇法这些戏剧基本功融入其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琼剧</b></p><p class="ql-block"><b>琼剧,亦称海南戏,是当地老百姓和海外华侨喜闻乐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和粤剧、潮剧、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属南戏一支。琼剧历史悠久,至少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琼剧表演形式灵活多变,唱腔曲调优美,慷慨激昂,喜怒哀乐,尽在曲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琼剧传统艺术深厚,内容丰富多彩,有传统戏、文明戏、现代戏等近两千个剧目。琼剧的行当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杂六大行当。琼剧唱腔板腔分为“程途"、“中板"、“苦叹板”、“腔类"、“专用腔类“等五大类琼剧的曲牌是历史流传下来的,曲调相对固定,常用的曲牌有“报春花”、“醒叹”、“哭流水”、“五回头”和“尾声”等。新中国成立后还创作了一些板腔。琼剧乐器原来只有锣、鼓、笛(即唢呐),称“锣鼓吹打”。现在有丝弦类、弹拨类、管吹类、打击乐类等三十多种。琼剧的脸谱线条清晰,繁而不乱,多而不杂,勾画细腻,富有变化,图案讲究对称美和均匀美。琼剧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琼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育明</b></p><p class="ql-block"><b>陈育明,我市琼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男,汉族,1937年生,国家一级演员。1952年考进新群星琼剧团,师承郑长和、韩文华、王秀明、李长城、陈东元等。1956年成为海口市琼剧团演员,后任海口市琼剧团团长。主演过近百出剧目,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梁祝》中的梁山伯;《刁蛮公主》中的孟飞雄;《林攀桂》中的林攀桂;《红叶题诗》中的文东和;《狸猫换太子》中的陈琳;《红色娘子军》中的洪常青;《杜鹃花》中的雷刚;《海角惊涛》中的冯白驹等。多次率团出访东南亚,港澳台等地受到高度评价,其唱腔艺术称“育明腔”,被誉为琼剧界的“金嗓子”,带出大批优秀琼剧演员。从艺50多年,多次获得各类专业奖项,先后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海南省劳动模范等。“琼剧”著名表演艺术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琼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陈素珍</b></p><p class="ql-block"><b>陈素珍,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琼剧表演艺术家,海口市琼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海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海口市文联副主席、剧协主席。1979年考进海口市琼剧团,主攻花旦、闺旦。在《刁蛮公主》中饰演风霞公主一举成名。她锲而不舍地钻研琼剧艺术,先后在《三看御妹)、《喜团圆》、《秦香莲后传》、《吴起与公主》、《荆钗记》、《红丝错》、《狸猫换太子》《打金枝》、《和亲风云》、《凤冠梦》、《百年沧翠》等多部戏中担任主角。她扮相矮俏,唱腔甜美,塑造过众多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曾多次随团出访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得到海内外观众的赞扬,从艺30几年,多次获得各类专业奖项,被誉为琼州梨园的“三才”花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琼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庆萍</b></p><p class="ql-block"><b>黄庆萍,海南省海口市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琼剧花旦,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63年考进海口市琼剧团。她扮相俏丽,嗓音宽厚明亮、清晰圆润,练艺刻苦认真,翌年便担任主要角色。虽工青衣、花旦,但小旦戏和武戏也演得很出色,更擅长饰演女扮男装的反串戏,并形成独有的表演风格。</b></p><p class="ql-block"><b>从艺40多年来,多次获得各类专业奖项。主演并出色地塑造了诸多不同的人物艺术形象,如在《沙家浜》中饰演阿庆嫂、《红色娘子军》中饰演吴清华、《杜鹃花》中饰演柯湘、《武潘安》中饰演楚云、《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饰演祝英台、《秦香莲后传》中饰演秦香莲、《林攀桂》中饰演杨桂英、《狸猫换太子》中饰演刘妃等等。在国内以及多次随团出访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中,均获得海内外观众及舆论界的高度评价与赞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公仔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海南公仔戏,俗称公仔戏,最早流传于海口市三江一带,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海南公仔戏的公仔(偶像),头部用木头雕刻而成,演出舞台简便,以木板或桌子搭成一丈见方的舞台,用布幔围遮,台挂幕布,演员在幕后一边唱戏,一边操纵偶像在幕前表演。偶像有生、旦、净、末、丑和各种动物,栩栩如生。演出剧目有历史戏、古装戏,也有现代戏。唱腔来源于吸收兄弟剧种和本地民歌曲调。以板腔为主,兼有少量曲牌,以八音乐器伴奏。音乐优美动听,地方风味浓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公仔戏是融文学、美术、音乐、戏剧为一体,它以通俗有趣的艺术特点深深地扎根在群众之中,为群众所喜闻乐见。2008年,海南公仔戏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海南公仔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八音器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琼风遗韵·匠心传承</b></p><p class="ql-block"><b>海南八音器乐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八音器乐是海南器乐的主要品种。它因采用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八大类乐器为:弦、琴、笛、管、箫、锣、鼓、钹。在本土婚宴公期上均可看到八音的身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椰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鹿龟酒酿泡技艺</b></p><p class="ql-block"><b>鹿龟酒是中国南方汤药味饮酒的酿泡代表作,其相关酿造、泡制技艺的产生、传承、发展均在海南省。这一技艺的重要载体就是海龟龟甲和海南坡鹿鹿骨胶;由于人类活动的原因,海龟和海南坡鹿都已成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鹿龟酒的配料亦已改为人工养殖的山龟龟甲和人工驯养的马鹿骨胶。鹿龟酒的酿造与泡制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明代医药学家王三才的《医便》和药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有龟甲鹿骨泡制于酒,相浸入药的记载。由于南方人喜饮带有汤药味酒的习惯,故久而久之,鹿龟酒便成了海南岛上独特的家常饮酒,其酿造和泡制技艺也因此得以传承与发展。</b></p><p class="ql-block"><b>鹿龟酒始于明代,兴于晚清,盛于上世纪中前期;曾是琼崖纵队药食同济的保障物品。鹿龟酒传统酿造和泡制技艺是在特定的时空氛围下孕育、定型并逐步走向成熟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鹿龟酒传统酿造和炮制技艺在我国保健酒类行业中享有“活化石”之称,它是我国酒品多样化和酒文化多元化的一个典型实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琼式月饼制作技艺</b></p><p class="ql-block"><b>琼式月饼由苏式月饼演变而成的,大约有300多年历史,是苏式月饼与广式月饼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广式月饼的糖浆皮突出“软”的特点,包入苏式月饼油酥心产生“酥”的特点,经过几百年锤炼,不断改进,形成琼式月饼“松、酥、软”的鲜明特征。琼式月饼选料讲究,做工精细,层次分明。低糖、低脂肪,符合健康饮食理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龙塘雕刻艺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龙塘民间雕刻艺术起源于陶瓷业的泥塑,延伸到石雕、木雕,一脉相承,互为影响。从元代开始就有了石雕、木雕,到了明朝,工艺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尤其在神像雕刻方面。当时的雕刻艺人继承了我国北方雕塑的优良传统,吸收了一些外来手法。明、清两代富有人家建造房屋石木结构,四围墙体雕琢光滑,室内栋梁大多为菠萝蜜或花梨格木结构,上面雕刻的花纹细致,雕饰精美。而现代土木结构的房屋,还延续了明、清石木结构的特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1995年,龙塘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民间石雕)之乡。龙塘民间雕刻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在传承中华文明,塑造艺术精品和延续乡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所反映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海南龙塘雕刻拔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法制糖技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蔗糖是海南岛的特产。海南省海口市遵谭镇农民利用传统的土法工艺制成的红糖、白糖,一直都是海南土特产的一大农副产品。据《广东通志》、《正德琼台志》载:传统制糖业在遵谭镇有六百多年历史。传统土法制糖是以本地种植的甘蔗为原料,经过榨汁、煮熬、凝固等工序将榨出的蔗汁糖条、糖粉,在制造过程不加入漂白剂、凝固剂等化学物品。废品也可循环利用,如甘蔗渣可酿酒、造纸、有机肥料及农家燃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土法制糖有较高营养及药用价值。红糖是中药中的药引,《本草纲目》记载:红糖有健脾养胃之功效。《滇南本草》记载:红糖有温中补气的作用,是产后妇女的滋补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麒麟舞</b></p><p class="ql-block"><b>海南麒麟舞是中原文化南迁中有幸保存下来的高雅之舞,早先只在达官贵人、富商显宦的小范围中流传,后因中原战乱,难民南逃,麒麟舞便随着迁琼始祖传入海南,在海口市羊山地区的古村山寨落地生根,成为一枝独秀的地方性的吉庆舞蹈。麒麟舞,也叫“麒麟送子”,由乐师8人、舞队7人组合。其乐师乃八音组合弹奏,舞队则由元帅、家院、土地爷和四个天兵组成,人员虽不多,但表演生动活泼,舞姿矫健,场面壮观,声乐嘹亮。表演开始时,先是元帅奉玉皇大帝之命,带领家院、天兵来到尘世,由土地爷前导送麒麟。麒麟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歌舞腾跳,给人一种超凡脱俗,情趣盎然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b>麒麟舞以烘托气氛、宣染情境,借“瑞兽吉兆”展现威严,祈求祥和,是人们对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福禄长寿的美好期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虎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海南虎舞,亦称三江虎舞,第二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舞蹈类项目。明代时由中原传入海南,在海口三江镇流传至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海南虎舞是军坡节活动的重头戏,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二日,三江镇九个洗夫人庙的九支虎舞队伍就要跟随洗夫人“装军”出行,壮威助阵。海南虎舞分为布阵、开场、单人表演、双人对打、人虎共舞多个程式,由“老虎”、土地公、土地婆以及兵勇组成,表演开始时,老虎以腾翻、扑跌、跳跃、朝拜出场,土地公、土地婆手持拐杖、手执荷扇以秧歌舞步与滑稽表演跟随老虎前后左右。在紧密的锣鼓声中,兵勇手持长矛、长棍、大刀、长剑等兵器列队摆阵,摇旗呐喊,吹号助威,分别以各种器械上场与老虎共舞。</b></p><p class="ql-block"><b>海南虎舞是当地民间活动的原生态舞种,它带有厚重的传统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军坡节在各自演进的历史进程中串联起一个特定的民俗事象,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特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浅海捕捞技艺</b></p><p class="ql-block"><b>演丰镇的曲口、河港、山北、北港等渔村,地处红心间,得天独厚的海岸条件,使这一带的渔村成为海南重点盛产海鲜渔品的渔村。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们捕捞和杂渔业为主要经济收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渔民们积累了丰富的捕捞经验,能准确预测潮水的涨落和海上气候的变化,根据一年中的季节、每月的节气、每天的时令以及鱼的生活习性,利用渔网、渔笼、渔罩等各种捕鱼工具以传统的技艺捕捞,捕捞的土鱼、黄蟾、膏蟹、泥蚶、牡蛎等海产品,被人们称之为“演丰海鲜”、“曲口海鲜”、“塔市海鲜”,成为驰名中外的宴席佳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绵延50公里、面积4000多公顷的红树林为浅海传统捕捞提供了天然条件。一年四季的捕鱼时节,也使渔猎文化的根基得以不断延续。流传了几百年的传统捕鱼,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项捕鱼技艺,都具有浓郁的渔家色彩,构成了当地别具特色的渔文化,承载着演丰沿海渔村发展演变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府城元宵换花节</b></p><p class="ql-block"><b>府城元宵换花节原为“换香节”,俗称“驳香”(谐音,海南方言)。元宵换花节是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的民间传统节日,其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是从祖先沿袭下来的一年一度的节庆活动,也是社会性的民众节日。</b></p><p class="ql-block"><b>府城镇是古代琼州府的所在地,是明代名家丘浚、海瑞的故乡,素有“琼台福地”之美称。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海南省文化、教育的中心,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闻名于世,是每年正月十五元宵换花节庆典的场所。</b></p><p class="ql-block"><b>1984年,当时的琼山县人民政府针对换香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倡以换花代替换香的文明举措,很快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同时,在元宵节的各类民间活动中也增添了许多有益的文体项目,从而形成了集博爱、吉祥、友谊、欢乐于一体的民间传统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狮舞</b></p><p class="ql-block"><b>海南的狮舞明代已有史书记载。明《正德琼台志》云:“装僧道、狮鹤、鲍老等剧,又装番鬼舞象,编竹为格,衣布为皮,或黑或白,腹围贮人,以行代舞。”清《崖州志》记述节庆时“昼打秋千,夜放天灯或扮狮子,麒麟为戏”。海南岛有来自我国各地的移民,传入北狮和南狮两派风格,海南狮舞将北狮和南狮的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文武兼备,有舔毛、搔痒、抖毛等斯文温情表演,也有跳跃、翻腾、爬高、跌扑等勇猛动作,更显得多彩多姿。海南狮舞的表演程序可归纳为三部曲:狮子醉醒、狮子出洞、狮子“采青”。采青的情节来自海南民间的“采青”风俗。元音节时,青年外出采摘“青菜”,以象征“青春”和“发财”(海南方言青菜的谐音)。采青情节表演狮子爬高“采青”的高难度动作,舞狮高潮迭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口龙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龙舞是中国汉族的民间舞蹈,因舞蹈者手持传说中的龙形道具而得名。龙的形象源于中国古代图腾,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龙在历史文籍记载中出现的时间极早。据汉代学者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当时已经有了形式比较完整的龙舞。海口市龙华区、美兰区都有舞龙队伍。逢年过节,海口街坊乡里的民众都喜欢扎龙、舞龙,尤以龙文坊的舞龙活动著称。龙文坊是海口历史最悠久的街坊之一,因其状似两条龙须,被认为是龙的家乡。逢年过节,居民们便聚集在龙文坊附近,造龙、舞龙,庆祝平安吉祥、五谷丰登。活动高潮多在农历正月至二月间。清朝末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龙文坊的龙队沿街游行表演,龙队浩浩荡荡,威风凛凛,成为当时海口的一大盛事,为海口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增添喜庆、祥和气氛。</b></p><p class="ql-block"><b>海口龙舞体现造形艺术特征,民间武艺表演特征和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等特征,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繁荣地方民俗文化艺术,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范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海南环岛游(28)-- 海口骑楼老街》完成,感谢各位农友、旅友、美友的关注,并分享、转发、点赞。谢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