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饺子是中国传统美食之一,然而大年三十包饺子吃饺子不仅仅是一种美食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在辞旧迎新之际祈求包住福运,裹住健康。祝福全家团圆和睦、生活幸福美满……</p><p class="ql-block">父亲在世时,大年三十包饺子是我家保留节目。吃完年夜饭,收拾好碗筷,擦干净桌子,伴随着春节晚会的开始,我家年三十包饺子节目也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父亲把下午就和好的面端出来再捏捏揉揉,然后把擀面杖及大面板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再给面板上撒上面粉,最后把面团放在上面。我端来母亲剁好的饺子馅,放上几双夹馅的筷子。弟弟把盛饺子的筛子放在面板旁边。妹妹见状,大喊:“我也要来包饺子!”边说边忙着去洗手。此刻,母亲端来一大盆果子摆在一旁的茶几上,万事俱备,包饺子活动正式开工了!</p><p class="ql-block">父亲负责擀饺子皮,我们三姊妹负责包饺子,准确的来说,是我和弟弟负责包饺子,妹妹纯粹属于打酱油的。母亲负责后勤一一烧水煮饺子。</p> <p class="ql-block">瞧,一团面在父亲手里就像变魔术似的,揉揉,捏捏,搓搓,迅间变成一光滑柔软的长条,再切,切,切,长条变成一堆约两厘米一截的小剂子。父亲往小剂子身上撒点面粉,再一个一个压,压,压,小剂子变成小圆饼子了。这一套动作父亲做得如行云流水,我们三姊妹看得目不转睛。更绝的活儿还在后头呢,父亲开始擀皮子了,右手拿着的擀面杖就像根魔法棒,嗒嗒嗒有节奏地滚动着,小圆饼在面板上欢快地跳着,左手像上了发条,朝着逆时针的方向迅速地旋转着小圆饼,饼越擀越大越来越圆,眨巴眼的功夫,一张饺子皮就擀好了。接着第二张第三张……“爸爸,你好厉害呀!饺子皮擀得又快又好!”妹妹夸奖道。父亲笑眯眯地说:“熟能生巧,多做就会了。你们还不开始包,等啥呢?”</p><p class="ql-block">“ok!”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然后撸起袖子开始包饺子。包饺子其实也是个技术活,我是父亲手把手教出来的,经过几年练习,我包的饺子既像大元宝,又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整齐有序地排列在筛子里。弟弟是我还未出师的徒弟,水平有待提高。瞧,筛子里那些大小不一,趴着的,躺着的,甚至还有因露馅而打上补丁的饺子,就是他的杰作。妹妹嘛,根本不是在包饺子,而是在做手工游戏。一会儿说包了个包子,一会儿说捏个兔子,一会儿往饺子皮里包颗红枣,一会儿去拿颗糖或拿块饼干塞进我们的嘴里……</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速度太慢,加油呀!”父亲把饺子皮全部擀完了,也加入到包饺子的行列,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很快饺子包完了。</p><p class="ql-block">厨房锅里的水早已烧开,“煮饺子啰!”母亲高兴地喊道。不大会儿功夫,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看春节晚会精彩的节目,吃着,聊着,看着,乐着,心里真是倍爽!</p><p class="ql-block">“难忘今宵 ,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 ,祖国好……”电视机里传来李谷一老师的《难忘今宵》,那么熟悉亲切,那么悦耳动听,窗外绚烂的烟花在绽放,我们拿着父亲给的压岁钱,感觉家庭是那么温暖!生活是那么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