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美篇成都50后圈 结缘的故事

暗香疏影

<h1>&nbsp; &nbsp; &nbsp; 23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我点击进入“成都50后交流圈”时,一股熟悉而又亲切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汇聚了一群与我年龄相仿,来自成都或心系成都的人们,他们分享着各自的故事,无论是儿时的记忆、生活的点滴,还是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眷恋,都仿佛是一扇扇打开的时光之门,让我瞬间穿越回了那个纯真而又充满梦想的年代。我很快被这里的氛围深深吸引。这里没有年龄的隔阂,没有地域的限制,只有一颗颗热爱生活、怀念过去的心。</h1> <h1>  我试着把一篇视频投入该圈子。是主持人峡江老师审阅的,当时他没找到我的视频在哪里,就让我加他的微信,把怎样投视频的方法发给了我做参考,并非常耐心的告诉我,应该怎样操作。实际我是会投视频的,但是峡江老师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感染了我,使我感到很暖心。所以之后我又投了好几篇文章在50后圈。</h1> <h1>  同年7月,50后圈进行了第一期《记忆深处那一抹旧绿》的征文活动,我也应邀参加了这期征文。我的那篇征文发表后,主持人峡江老师和50后圈管理团队的老师们都给予了我很高的评价,使我受到很大的鼓励。最后征文结束时,经管理团队全体成员推荐,美篇平台审核,我的这篇文章获得了卓越奖及美篇双精。就这样我慢慢的融入了这个圈子,也亲眼目睹了50后圈管理团队全体成员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h1> <h1>  特别是在24年1月23日在三圣乡花奢里举办的辞旧迎新联欢会,50后圈管理团队的敬业,让我深感钦佩。为了搞好24年即将举办的“辞旧迎新”联欢活动,给参加活动的美友们有一个更好的体验,管理团队全体成员在主持人峡江老师带领下专门去现场考察和布置,部分管理团队成员没有在成都居住,也从外地坐车赶来…。为了50后圈的建设和发展,管理团队多次召开过会议研究这些问题。他们没有任何报酬,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宝贵时间,有的甚至带病来参加会议。为此我深受感动,先后写了一篇“感谢,成都50后圈管理团队”的美篇文章。</h1> <h1>  并花了一周左右时间制作了一篇精美的视频作品,完美展现了当天辞旧迎新联欢会的实况。对此,主持人峡江老师和管理团队老师们都对这些给与了高度的评价和推荐。让我倍受鼓舞。</h1> <h1>  随后几个月,我亲眼目睹了50后圈在主持人峡江老师领导下,该圈子管理团队全体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规范了该圈子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投稿范围,并作了积极的推广和宣传,使50后圈连续八月都荣获“美篇卓越团队”的殊荣。</h1> <h1>  今年7月,我被吸收入该圈子管理团队担任评论员工作。第一次管理团队召开会议是在本市龙潭水乡。由于我从来没有去过那里,峡江老师和三峡行老师都主动提出要陪同我一起去,最后还是和峡江老师约定在公交车站会面后,由他陪同我一起到龙潭水乡。第一次开会的时候,我就深深感受到管理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和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团结协作的精神。他们认真审核每一篇上报双精的文章,研究下一步50后圈的工作计划,共同为圈子的发展和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并且我还亲眼目睹了主持人峡江老师和管理团队老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多次辅导不会创作美篇的美友们,我被深深感染了……。</h1> <h1>  今年十月我不幸遭遇右手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在我骨折住院期间,管理团队的老师们对我十分关心,主动分担了我的日常工作,并多次表示要来看望我,他们就像我的兄长,我感到十分的暖心与感激。</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二次线下座谈会是在我骨折后不到1月的时间召开的。当时我刚出院,骨折的手肿胀疼痛无比,根本不能拿筷子吃饭,手也拿不动任何东西。那天中午吃饭时,春晓老师和军歌老师主动帮我拿饭拿菜,细心照顾我;进门时王力平老师也热情搀扶我一路行走。这些都使我深受感动。</h1> <h1>  今年8月开始,50后圈接连举办了三期《记忆深处那一抹旧绿》的征文活动,并且先后两次在本市龙潭水乡组织了《成都50后圈美篇创作座谈会》,与美友们共同研讨交流创作美篇的心得体会,达到整体提高美友们创作水平的目的。在第一次线下座谈会上,我认识了一些之前从未谋面的美友老师,通过交流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之后的工作中也得到了他们的大力帮助和支持,我非常感激。</h1> <h1>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不仅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更感受到了来自同龄人的温暖与关怀。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岁月悠悠,情谊长存”的真谛。这些线下的相聚,让我们的友谊从线上延伸到了线下,成为了一种更加真实、更加深刻的情感纽带。</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举行的几次征文活动中,通过认真阅读和点评每个美友老师的征文作品,了解了他们一些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被深深感动。</h1> <h1>  我崇敬奋战在科研第一线,为报效祖国,几十年潜心研究,成果填补国家空白,为国争光的优秀科研工作者;</h1> <h1>  我钦佩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三等功的功臣、战斗在雪域高原和祖国边防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h1> <h1>&nbsp; &nbsp; &nbsp; 我敬重与病魔作顽强斗争,热爱生活,凸显生命价值的美友老师,</h1> <h1>&nbsp; &nbsp; &nbsp; 我赞赏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伟大贡献的美友老师。</h1> <p class="ql-block">美篇成都50后交流群第二次线下座谈会</p> <h1>  50后圈的美友老师们,个个都是英雄好汉,个个身上都有闪光点,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为能结识他们而感到荣幸。对于我的工作,他们都给与了热情的鼓励和充分认可,他们给我的留言,是对我的鞭策,也是我前进的动力。与其说之前我是与50后交流圈的管理团队结缘,而之后,我与50后圈的广大美友老师们也结下了不解之缘。</h1> <h1>  如今,回望这段与美篇成都50后交流圈结缘的旅程,我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温暖。这里,不仅是我创作的舞台,更是我心灵的栖息地,是我的精神家园,是我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找到归属感与温暖的地方。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能够拥有这样一片净土,实属难得。我会珍惜这段缘分,用心去感受、去记录、去分享,让美篇成都50后交流圈成为我生命旅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只是沧海之一粟,我愿意用自己余生的光和热奉献给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时刻牢记自己的初衷,用勇于奉献的精神,服务好圈子里的每一位美友老师,让我们共同在峡江老师为首的管理团队老师领导下,把我们的圈子打造成充满活力的优秀团队,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篇章。</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