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洞霄宫之行有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日,有幸前往浙江杭州临安区青山湖街道洞霄宫村,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探寻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晨,后山人草庐小师兄与她的师妹一起来接我去开车半个小时的徐师兄处游玩。中午时分,一顿丰盛的午餐摆在眼前。掌勺的是小师兄来自丽水的道友,不仅厨艺精,更是茶道中人。在茶香与佳肴的交织中,几杯小酒下肚,浑身暖意升腾,性情也愈发高涨。酒足饭饱后,来到茶室,拿起电吹管,随心演奏几曲。乐声在茶室中回荡,一旁徐师兄那两位在闲林老开酒店的徒弟静静陪伴,欢声笑语不断,为这片刻时光增添了别样的情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约摸两点,我们踏上了前往洞霄宫遗址的路途。一条约三米宽的山道沿着潺潺溪流蜿蜒而上,沿途山青水绿,仿佛走进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宛如梦幻之境。一路上,鸟鸣声、流水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大自然的交响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不多时,一座古桥横跨在溪流之上,古朴而典雅。走过古桥,便看到一座三角亭静静矗立。在一处很大的祭台上,有一个形似经占的化石,独自屹立于此,历经岁月的洗礼,见证了无数个朝代的更迭。它就像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往上走不远,洞霄宫终于映入眼帘。这座著名的道教宫观,又称大涤洞天、天柱观,曾经的辉煌虽已远去,但从遗址中仍能窥探出它往昔的壮丽。遥想当年,它与北京的白云观、山西的永乐宫、成都的青羊宫等齐名,四方信众云集,香烟袅袅,钟鼓声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洞霄宫位于天目山脉东支大涤山麓,处在余杭区中泰乡南大涤、天柱两山之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北距离余杭镇约 18 公里,距杭州市区约 35 公里,是天目山脉东延的名山之一。这里山清水秀,灵气汇聚,自古以来便是道家修行的圣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洞霄宫历经岁月的沧桑,屡建屡毁。如今,呈现在眼前的只有一片遗址和几处旧屋的屋檐。残垣断壁在风中孤独地伫立,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演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洞霄宫遗址后记</i></b></p><p class="ql-block">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洞霄宫村的大涤山中峰下大涤洞旁,静静坐落着曾经声名远扬的洞霄宫。当我初次听闻它的存在,就被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所吸引,迫不及待地踏上探寻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洞霄宫,这座著名的道教宫观,还有着大涤洞天、天柱观等别称。遥想往昔,它曾与北京的白云观、山西的永乐宫、成都的青羊宫等一同闪耀在道教的历史长河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其所处之地,天目山脉东支大涤山麓,在余杭区中泰乡南大涤、天柱两山之间,宛如一颗隐匿于山水之间的明珠。东北离余杭镇约 18 公里,距杭州市区约 35 公里,虽不算偏远,但又恰到好处地避开了尘世的喧嚣,成为道家修行的绝佳之地。大涤山作为天目山脉东延的名山之一,山清水秀,钟灵毓秀,为洞霄宫增添了几分神秘而空灵的气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真正来到洞霄宫遗址前,眼前的景象让我心中五味杂陈。曾经辉煌一时的宫观,如今仅存一片遗址、几檐旧屋。断壁残垣在岁月的侵蚀下显得愈发沧桑,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荣耀,以及历经的无数磨难。那些破败的砖石、风化的梁柱,似乎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让人不禁陷入对过去的遐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洞霄宫屡建屡毁的命运,实在令人惋惜。每一次的重建,都是人们对其深厚情感的寄托,对道教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而每一次的毁坏,又如同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伤痕。在这些反复的兴衰交替中,洞霄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却愈发厚重。它不仅是一座道教宫观,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教科书,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这片遗址上,我能感受到那种令人神往的气息。想象着曾经这里香烟袅袅,道人们诵经祈福,信众们虔诚朝拜,一派祥和庄严的景象。洞霄宫的存在,不仅为道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场所,也对当地的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艺术价值以及人文精神,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望着这片亟待开发重建的遗址,我心中满是期待。开发重建洞霄宫,不仅仅是恢复一座建筑的原貌,更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通过重建洞霄宫,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道教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洞霄宫的重建也将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福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开发重建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秉持科学、严谨、负责的态度。要充分尊重历史文化,深入挖掘洞霄宫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尽可能地还原其本来面貌。同时,也要结合现代的建筑技术和理念,确保重建后的洞霄宫既具有历史韵味,又具备现代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此外,还可以配套建设相关的文化展示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让游客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洞霄宫的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洞霄宫,这座承载着无数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的道教宫观,虽然历经沧桑,但它的魅力依然不减。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它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编者 周盛发1964年出生于浙江西施故里诸暨,字云龙,号知一、铁石斋主人,授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师从著名人物画大家方增先教授、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弟子张德文老师以及美术评论家郑竹三老师!三位老师的入室弟子。现担任中国王羲之书画研究院浙江分院副院长,全联黄宾虹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委员会名誉主席、青年文学家·浙江作家理事会副主席、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副会长、方增先书画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等职,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曾游历了多个国家,被誉为国礼画家 艺术特史,在艺术文化领域贡献卓越,作品被众多国內外人士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