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犹新大佛寺

阿锠李新

<p class="ql-block"><b>广州,位于西湖路的大佛寺北广场的普觉楼,是一座楼阁式现代大楼,金碧辉煌,气势恢宏。这就是2016年新建的综合弘法大楼。</b></p> <p class="ql-block"><b>大佛寺平面图,我们从北广场出发,由北往南走,似乎有些倒着走的走向,不过大多数信众和遊客都从北入口进寺。</b></p> <p class="ql-block"><b>大佛寺西侧惠新西街新修牌坊</b></p> <p class="ql-block"><b>大佛寺北广场在西湖路上,对面是广州百货大楼,这里是广州北京路步行街区,人群熙熙,一派市井烟火。而这边是庄严肃穆,晨钟暮鼓的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大佛寺北广场照壁,书法名家连登书写“禺山僲湖”题字。这里是古禺山和西湖(仙湖)旧地,僲为南方古时候的“仙”字。</b></p> <p class="ql-block"><b>🔽 禺山僢湖的历史背景中还涉及到一个名为“西湖”的湖泊。因南汉国时期刘岩建设宫殿园林而形成的湖。湖畔广建宫苑,亭台楼阁环湖而立,湖中堆筑湖心岛以求长生不老,小岛因此得名“药洲”,西湖也因此被称为“仙湖”。宋代以后,西湖历经战火和商业扩张,逐渐淤塞,最终成为一个池塘,现在仅剩药洲遗址古迹,里边有个小池塘;西湖也成了西湖路。</b></p> <p class="ql-block"><b>离大佛寺西北不远处的药洲遗址</b></p> <p class="ql-block"><b>药洲遗址里的小池塘和著名的九曜石</b></p> <p class="ql-block"><b>大佛寺东,孙中山文献馆内北山坡的禺山亭</b></p> <p class="ql-block"><b>🔼🔽 大佛寺北广场园林(正念园林)荣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 IFLA APR La2023大奖文化与城市景观类杰出奖(最高奖)</b></p> <p class="ql-block"><b>  大佛寺的北门广场修建得别有一番风味。虽然身处繁华闹市,但这里却宁静致远,禅意十足。庭院、山门、小道、绿植、松树……整个广场弥漫着唐宋遗风,给人一种空幽寂静的感觉。</b></p> <p class="ql-block"><b>  禅宗美学赋予了中国独特的美学观点。在禅意造景中,追求的是浑然天成、妙造自然的美</b></p> <p class="ql-block"><b>墙上上金色壁画有佛陀释迦牟尼出生、成道、讲经、涅槃。</b></p> ————— <p class="ql-block"><b>进入弘法大楼普觉楼</b></p> <p class="ql-block"><b>大展厅:佛教中国化的广州实践专题展,你可以了解宗教中国化的涵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b></p> <p class="ql-block"><b>东座展览厅,大佛寺禅意摄影展“无相”</b></p> <p class="ql-block"><b>弘法有新意,禅意无相中</b></p> <p class="ql-block"><b>西座展览厅</b></p> <p class="ql-block"><b>六祖香位</b></p> <p class="ql-block"><b>恭请佛法书籍</b></p> <p class="ql-block"><b>由叶选平题字刋名的《如是雨林》杂志(双月刊,每年六期,由大佛寺主办)</b></p><p class="ql-block"><b>《如是雨林》创刊于2008年,以“为众生作不请之友,与有情作明鉴之本”,定位于做中华国学界最为大众化的杂志,做中国佛教界最有佛意的期刊。目前每期发行量为16万册,已成为中国佛教界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在国内5381家图书馆均有收藏,于2010年5月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b></p> <p class="ql-block"><b>我请了一册三年前的旧杂志,是流通回来的,我觉得该杂志类似佛门“读者”杂志。也有消息说,该杂志2023年暂休刋。</b></p> ————— <p class="ql-block"><b>步出弘法大楼普觉楼,楼南这是毗卢殿</b></p><p class="ql-block"><b> * 毗卢殿供奉的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亦称为大日如来。</b></p><p class="ql-block"><b>报身佛(卢舍那佛)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卢舍那”又译作“净满”。</b></p><p class="ql-block"><b>应身佛(又称化身佛,即释迦牟尼佛)指佛为超度众生、随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b></p> <p class="ql-block"><b>🔽 对此佛教中有一个精妙的比喻:法身佛如明月,报身佛如月光,应身佛如月之影。即使水干了,月亮的影子不见了,但月亮依旧存在。就是说法身毗卢遮那佛,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永远存在,可见其在佛教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网络图片毗卢遮那佛)</b></p> <p class="ql-block"><b>右边般若门,般若是一个宗教术语。 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般若可以理解为“智慧”,但这种智慧并非世间普通的聪明才智,而是超越世俗、洞悉宇宙人生真相的无上智慧。</b></p> <p class="ql-block"><b>右边解脱门。解脱, 指解除烦恼,摆脱束缚,从而获得身心自由。</b></p><p class="ql-block"><b>般若,即是大智慧。智慧和解脱,之佛教的两大追求。门上写着般若和解脱,也就是象征般若门和解脱门,从这两门可以进入佛教的世界,与弘法大楼(普觉楼)相对应。</b></p> <p class="ql-block"><b>  🔼🔽 院中二棵硕大的黄葛树种于1791年,已经234岁!尽管比尚可喜撰写的石碑等文物“年轻”,但它毕竟是活文物!</b></p> <p class="ql-block"><b>🔼🔽 写许愿牌</b></p> <p class="ql-block"><b>🔼🔽 院南侧这里是大雄宝殿后殿。自然是南海观音慈航普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广州大佛寺(省保)始于南汉时期刘龑(917~971年)所建的新藏寺。元代改名为福田庵。明代扩建后又名为龙藏寺。明末该寺被改为巡按御使公署。龙藏寺毁于清军尚可喜与耿继茂合围南明政权广州的纵火焚城之中。</b></p> <p class="ql-block"><b>  🔼 清康熙二年春(1663年),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1604~1676年)为安抚民心,他自捐王俸并亲任董理在龙藏寺旧址重建佛寺,第二年冬即竣工;因该寺大雄宝殿中供奉的三尊大铜佛体量之大冠于岭南,故名“大佛寺”。现在全寺唯一的古建筑只有这座“大雄宝殿”。</b></p> <p class="ql-block"><b>三尊新铸铜佛像;大佛寺名称的由来,就是这三尊大佛,旧时的一句民谣“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这是网络图片)人们津津乐道的回文联,比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b></p> <p class="ql-block"><b>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以黄铜精铸的3尊三世佛像( 中为佛祖释迦牟尼,左为药师佛;一说为弥勒佛,右为阿弥陀佛)。各高6米、重10吨,成为岭南之冠,故取名“大佛寺”。所以这座千年古刹,有“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的称誉。当时佛寺之大,大佛之大,堪称“岭南之冠”,大佛寺由此得名。(文革时,僧人被逐,殿宇被占,文物被毁。三尊大铜佛像,也被分割数截,送到某单位金属废品仓库待熔。后得周恩来总理及时电示“凡文物铜像不能毁”才免入熔炉。经文物部门策划焊接复原,三尊佛像在六榕寺重建之时被供奉在该六榕寺大雄宝殿。因此现这三尊大佛是重铸的)大雄宝殿,“大雄”指的就是释迦牟尼。</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六榕寺的大雄宝殿,原大佛寺三尊大佛就在这里</b></p> <p class="ql-block"><b>🔼🔽原大佛寺的三尊大佛在六榕寺</b></p> ————— <p class="ql-block"><b>🔽 这是“佛教中国化”展厅的其中一个展板,编在这里。介绍了大佛寺的三个近代历史故事。分别是林则徐在大佛寺设禁烟局;孙中山为大佛寺题“阐扬三密”;周恩来在大佛寺办训练班。</b></p> <p class="ql-block"><b>看看这三段历史:</b></p><p class="ql-block"><b>🔷 继续看大雄宝殿</b></p> <p class="ql-block"><b>🔼🔽 你注意到了没有?!大雄宝殿匾右侧正中门挂的匾额。“阐扬三密”是孙中山先生题的。1921年,大佛寺与其他寺院的四众联合在大佛寺内成立了“广州佛教阅经社”,以供佛教四众修学之便。这一善举,得到孙中山先生的赞许,亲自手书“阐扬三密”四个大字赠给大佛寺佛教阅经社。这块匾额至今悬挂在大佛寺大雄宝殿正门上,成为大佛寺又一项殊荣。大佛寺现在的佛教图书馆的设立和发展,这也是对孙中山先生“阐扬三密”愿望的实现。</b></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 清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赴粤主持禁烟,到达广州后,即在大佛寺内设立了"收缴烟土烟枪总局",大佛寺成为禁烟总指挥部,并在此主持制定了《禁烟章程十条》《晓语粤省士商军民等速戒鸦片告示》《礼各学教官严格查生员有无吸烟造册互保》《查禁营兵吸食鸦片条规》等一系列法规文件,颁发全省实行,拉开了中国近代史上鸦片战争的序幕。</b></p> <p class="ql-block"><b>海印桥北侧林则徐纪念园,柱侧二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诗句中的话,表明了他的爱国情怀、坦荡心襟, 林则徐赴粤禁烟曾在海印石砲台附近焚烧鸦片烟。</b></p> <p class="ql-block"><b>🔽 1839年6月,钦差大臣林则徐将缴获英、美等国的鸦片237.6万斤全部在虎门海滩销毁</b></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受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委托,周恩来利用大佛寺大殿后东西二廊的佛殿式平房,集中第一军等部队中被排挤出来的各级党代表,开办高级政治训练班。</b></p><p class="ql-block"><b>从5月22日至7月底,培训班开办两个多月,学员50多名,按军事编制成几个队,实行军事化管理。学员结业后被派到第四军、第二军和第六军任职,参加北伐,为战争取得胜利起到重要作用。</b></p> ————— <p class="ql-block"><b>  南广场新建地藏殿、观音殿、天王殿、山门,这是2023年竣工的新庙宇,崭新的建筑金碧辉煌。</b></p> <p class="ql-block"><b>南广场正中是大雄宝殿,西侧是观音殿和鼓楼,鼓楼上现在还没置上鼓</b></p> <p class="ql-block"><b>观音殿内是木雕的千手观音,据说是樟木与桧木制作,俨然是一尊木雕的艺术品。新建的三个殿除了四大天王是彩塑外,都是木雕菩萨,颇有艺术品味。</b></p> <p class="ql-block"><b>东侧地藏殿和钟楼(同样还没置上钟),这一角是可以点香拜祭的烟火区</b></p> <p class="ql-block"><b>地藏王菩萨也是一尊木雕艺术品</b></p> <p class="ql-block"><b>🔼🔽 天王殿,笑容满面的弥勒佛,他以欢乐迎接每一位来访者。而在他的北面,是面色严肃的韦陀,他以公正和严谨守护着庙宇的秩序。这二尊佛像应该也是樟木雕刻的艺术品,给人一种高贵威严之感。</b></p> <p class="ql-block"><b>天王殿自然二旁是风调雨顺四大天王,这是彩塑作品。</b></p> <p class="ql-block"><b>山门(南门)</b></p> <p class="ql-block"><b>街口门楼</b></p> <p class="ql-block"><b>从北广场走到了南门大街(惠福东路),这里也是北京路步行街一部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