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春节忆往:安顺场之行

周文彬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周文彬</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1296527 </p><p class="ql-block">图 文:周文彬</p> <p class="ql-block">春节忆往:安顺场之行</p><p class="ql-block"> 春节,这个阖家团圆的时刻,祥龙送福的旧岁与瑞蛇纳祥的新岁交替,张灯结彩的街巷、阖家围炉的温馨,总能勾起人们往昔的回忆。于我而言,多年前羊年初五的那次安顺场之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记忆的长河中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雅安石棉县,如今人们提及,大多会想到石棉烧烤、黄果柑、草科的鸡以及大渡河梯级电站大岗山,当然,也有人会忆起安顺场。我对安顺场的最初印象,源自大型史诗《东方红》巨片,而后在三十多年前,我在甘孜州康定工作期间,多次往返省道211公路进出康定,同行的同事告诉我,河的对面就是安顺场,但也仅此而已。在离开康定后的20载岁月里,尽管进进出出40年,我却一直未真正走进它、了解它、感怀它,对它的认知始终停留在表面。</p> <p class="ql-block">  2015年羊年初五,我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和家人一起带着老妈走进了安顺场。踏入这片土地,我才真正开始了解它的过去,接受了一次庄严而肃穆的历史洗礼。安顺场,这个承载着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全军覆没的悲壮历史,同时也是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5月长征强渡大渡河的革命纪念地,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走进安顺场,广场上一座威严雄伟的花岗石雕塑首先映入眼帘,那坚毅深邃的眼神,倔强厚实的嘴角,强健轮廓的肌肉,仿佛让我看到了当年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敬意。雕像的背后是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毛泽东的诗词《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醒目地跃然墙上,我不由自主地从头到尾默念一遍,顿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p> <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馆,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这里陈列着共和国元帅刘伯承、聂荣臻和将军张爱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还有红军当年用过的兵器、马灯等47件实物以及80多幅珍贵图片。这些实物、图片和文字,仿佛在默默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那段传奇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大渡河畔的安顺场,“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这两段鲜明的历史,一悲一喜,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凸显了安顺场的特殊意义,将其串联起来,犹如一部生动的史书,鲜活丰满,让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心中满是敬仰与缅怀之情。</p> <p class="ql-block">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大渡河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我知道,这次的安顺场之行,已然成为我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篇章。在未来的日子里,每当我回忆起这个春节,回忆起这次旅程,心中都会涌起无尽的温暖与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