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岁月的深情礼赞,乡土中国的原生书写|周卫宏诗集《远山风来》出版

童年的仙人掌

<p class="ql-block">  故乡、城市、远方、世界,构成周卫宏诗歌的四个现实维度。这个世界因此是清晰、稳固的,是平衡、和谐的。“单位靠着/家园靠着/身子靠着/心也靠着……南山,或者兰山/叫什么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一座山/我们都靠着”(《南山,或者兰山》),这首诗的所指应该远远大于其能指,“靠着”一词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因为有某种可以“靠着”的坚实东西,比如乡土社会,他的诗歌因而对世界充满感恩意识。</p><p class="ql-block"> 有评论认为,诗人周卫宏的创作是可以被归入“新文人诗” 类型。他的诗作是传统文人情怀、现代人文精神、媒体人视角、知识分子思考的有机融合。他的人文情怀包括家国情怀、乡土情结,是农耕文化、诗教传统的沉积,是刻在骨子里亘古难易的血脉和基因。</p><p class="ql-block"> 诗集中篇幅最多、内容最丰富的是“岁月诗记”卷,书写的是作者当下的生活,可以看作是一部诗体日记。在日复一日的尘世生活里,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心肠温热的中年男人,忙忙碌碌地奔走在大街上、楼宇间,奔走在岁月的烟尘里,奔走在光与影的交替之中,奔走在意味深长的生活细节深处,可以倾听到他的喘息,倾听到他的心声。</p><p class="ql-block"> “村庄诗史”卷中的大多数诗都有散文化的特征,叙事性强,娓娓道来,如同与乡里乡亲拉家常。首先是那些仿佛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带着泥土和草木气息的地名,以及由地名唤起的村庄记忆,可以成为乡土中国原生书写的一个范本。</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村庄诗史”卷描绘的是构成乡土的毛细血管的话, “会宁诗志”卷则勾勒了一方地域人文精神的粗犷脉络,其中“山川志”中,有些地名的汉字符号自带诗意,有些地名借历史、人物、典故而富有意义。诗的一部分是借地名之汉字能指,展开对于其符号所指的诗意想象,抒情的成分更多一些;“人物志”里,一个个会宁籍的历史人物从诗人的笔下走出来,栩栩如生,他们中有文状元、武举人,有忠臣良将,有名宿大儒,他们的文治武功,撑起会宁的文脉脊骨。</p><p class="ql-block"> 很有趣味的是本书“小说人物诗话”卷创新了文本,是诗,也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文学评论。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鉴赏”传统,基本方法是“点评”。就其 “诗体”来看,也可以看作是在小说基础上的二度创作。以小说人物的故事为素材,进行了个人化的想象、理解和演绎。其中大部分是对原作中人物形象原有意蕴的正向阐发,但也不乏另辟蹊径,有独到见解的部分。</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周卫宏,祖籍甘肃会宁。作家、诗人,资深媒体人,现供职于甘肃日报社,在各类报刊发表作品500余篇。</p><p class="ql-block">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刘小雷</p><p class="ql-block">编辑:聂鑫</p><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赵博民、耿宁</p><p class="ql-block">来源 | 新甘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