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冀鲁观山海】临淄齐风</p><p class="ql-block"> 临淄齐国故城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史记•苏秦列传》中描绘了那时齐都之盛:“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当世无二。齐故城文物浩繁,共48处重点遗址,有“地下博物馆”之称,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故城行走,厚重的历史就在脚下,一不小心,你的脚印就会和管仲、晏婴之流的脚印重叠。细听历史深处,有图霸争雄的金戈铁马声、市井人拥人挤的喧闹声,还有,让孔夫子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声……声声挤入耳间脑海,《天龙八部》中李秋水使了“传音搜魂大法”一样,让你的心潮涌动、静不下来。</p><p class="ql-block"> 去看故城遗址时,路边绿油油的冬小麦田里突兀地冒出一个土丘,土丘上的树木叶子凋零后一派萧瑟,路边指示牌说是桓公台。心里一震,齐桓晋文之事,能从这里说起。从智取君位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再到窝囊憋屈的退出历史舞台,齐桓公把自己活成了传奇。就是在这座高台上,与管仲指点江山,与群臣登高望远,与宾客共享宴乐。《春秋公羊传》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在中原面临北狄与南楚夹击、中华文明面临亡国灭种之际,齐桓公站了出来,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统一各诸侯国的意志和行动,匡正了天下的秩序和道义,实现了春秋时期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和稳定,为春秋后来的四霸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在政治文化上打了个样。</p><p class="ql-block">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里孔子赞管仲,更赞齐桓,顾颉刚更是称其“这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该注意的人物!”在冬日,桓公台衰草凄凄、落木萧萧,正可以“荒台故址吊桓公”。齐桓公的雄才大略和齐国的辉煌过往,司马迁说的到位:“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桓公台,无需登,仰望可也!</p><p class="ql-block"> 孟子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在齐国历史上,晏子与管仲齐名比肩。齐故城遗址内,离桓公台不远,有晏婴冢。墓前立有明万历二十六年五朋石碑一幢,刻有“齐相晏平仲之墓”和清康熙五十二年、五十三年重修碑两方,1982年镌刻清道光七年《古圣贤像传略》所刊晏平仲像与晏氏传略石碑。晏婴史称“晏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强调节俭、薄敛、省刑,让孔子激赏称赞的“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正是其出色的外交能力。主张“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辅佐齐国三公,一直勤恳廉洁从政,清白公正做人,让苏轼大叹:“贤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晏婴有《晏子春秋》遗世,其“和而不同”的光辉思想,对今天世界格局的重塑和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仍有借鉴意义。其坚持“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的民本意识,至今仍是施政为官的标准理念。其《晏子春秋》从记录整个国家之事发展到专记一人,在先秦散文著作中独树一帜,让我们从大事件中看到具体个人的作用,直接影响了司马迁的《史记》写作方式。</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初叶,在国体之变中,以康有 为为首的孔教会则借袁世凯的政治力量修改教育宗旨,最终达到推行读经运动的目的。一时间,尊孔读经热潮甚嚣尘上。鲁迅先生犀利的批驳道:“欧战时候的参战,我们不是常常自负的么?但可曾用《论语》感化过德国兵,用《易经》咒翻了潜水艇呢?儒者们引为劳绩的,倒是那大抵目不识丁的华工!所以要中国好,或者倒不如不识字罢,一识字,就有近乎读经的病根了。”无独有偶,在走向现代化的今天,仍有人在倡国学,岂不知两千多年千晏子就说过:“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孔儒也罢,国学也好,背时逆势,救不了国也无助于现代化进程,混混饭吃,可也。</p><p class="ql-block"> 从晏婴冢出来,去看姜太公祠。在齐地,不能不觅姜太公旧迹,毕竟,因周武王封太公姜尚于齐地,才有了齐国。姜太公吕尚在齐国制定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方针,采用“因其俗,简其礼”的怀柔政策,仅用三个月就稳定了齐国局势;采用“尊贤尚功”的政策,注重选拔人才;采用“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齐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汉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说了个故事:“周公始封,太公问:‘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而亲亲。’太公曰:‘后世浸(逐渐也)弱矣。’”周公又问姜太公。“周公曰:‘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上功。’周公曰:‘后世必有篡杀之臣’”。后来的历史发展印证了周公与太公的预判,今天在齐鲁大地上行走,仍觉齐地经济胜过鲁地。</p><p class="ql-block"> 姜太公祠因冢而建。冢是北魏时期建的没有衣冠的衣冠冢,郦道元《齐记补遗》有记:“齐人思其德,葬衣冠于此。”上世纪90年代,为方便中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的姜太公后裔寻根祭祖方便,也是为了招商引资有个平台,在衣冠冢旁修建了姜太公祠。衣冠冢前立有花岗石柱坊,横梁上书“周师齐祖”四字,楹联为“葬衣冠永怀太公德,建祠宇重现武成光”。</p><p class="ql-block"> 在祠内参拜时,心里冒出个念头,民间传太公为神上神,怎么齐地为什么鲜有姜太公遗迹?就想到了周公的那个预言。春秋战国之交,齐国发生了一个重大事件:田陈篡齐。既然是篡,当然要抹掉关于姜齐的痕迹,那时,姜太公已经绝祀。和三家分晋一样,这是战国时期标志性的事件:即新兴的封建贵族取代奴隶主贵族的历史趋势。度娘这样说:“田氏所以能够取代姜氏而拥有齐国,主要是由于田氏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了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社会发展规律。具体的说,是田氏代表了当时齐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呵呵🤭。“当我把眼睛沉入你的眼睛。我瞥见幽深的黎明,我看到古老的昨天,看到我不能领悟的一切。我感到宇宙正在流动,在你的眼睛和我之间”,行万里路,是能看见万卷书中没有的东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