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深处

康乐谷

编者按:<div>  9月15日是全国科普日,全国各地同时开展科普活动。北京主场活动在北京科学中心,科普活动主场重头戏,是“光年深处”深空探索主题展和航天科普大篷车,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科普教育展览中心中标、布展。</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北京科普嘉年华</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光年深处》</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航天科普大篷车</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光年深处》展区</b></h1> 光年者,乃以30万公里每秒的速度跑上一年的路程,专用于宇宙空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足地球,面向宇宙的探索,早在远古就已经开启,而近百年来快速推向新高。<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蒸蒸日上,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空间站以及探月之旅、登陆火星等等,正在不断向太空进发,向宇宙深处挺进。<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展览占地800平方米,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6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展品以实物、模型、影像、触屏演示、VR眼镜等形式展出,形式新颖,精彩纷呈,集中展现在公众面前。尤其对孩子们的启迪科学思维、树立科学志向,大有裨益。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言</b></h5> <p class="ql-block">  展品的重中之重,是去年10月16日升空后,在太空旅行了6个月,于今年4月16日返回地球的神舟13号返回舱。看那舱外大面积焦糊黑色,你可以想象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历经了多么大的危险!</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神舟13号返回舱</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王冰接受采访:返回舱是真的!</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返回舱铭牌</b></h5> 出舱航天服,造价上千万元。仔细看,工具袋上的汉字,是左右相反的。因为航天员戴着头盔,不能低头看到,需要通过头盔里的镜子看。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光年深处》展出分六个部分</b></div></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月球车模型</b></h5> 展区所有屏幕皆为触摸屏,人机互动,可以随心所欲、逐步深入地了解个人感兴趣的内容。 人们更感兴趣的是VR眼镜,戴在眼前,犹如进入宇宙世界,近距离目睹航天员出舱、展开太阳能电池板、返回舱内的全过程。 宇宙漫漫,无边无际,人类探索,仅是极其小小的一步!但是,人类永远不会停步!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航天科普大篷车</b></h1> 大篷车展区是由3台10米长车厢组成,按T字形摆放。展出内容分为“问天实验舱”、“核心舱”和“太空课堂”三个部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太空课堂</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走进空间站</b></h5> “问天实验舱”与“核心舱”之间由“节点舱”过渡,模仿空间站布局。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节点舱”</b></h5> “太空课堂”以王亚平太空授课为主线,观众可以通过视频、触摸屏回顾,感受与地面上讲课完全不一样的体会。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太空转身</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太空中的细胞</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太空教具包</b></h5> “空间站”里的触摸屏可以观看变重力科学实验、航天员出舱活动、太空厨房、运动器械、维护日常生活系统等,亲手操作,如临其境!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三、一个以航天精神为支柱的团队</b></div></h1> 《光年深处》800平方米展厅,从中标到预展仅用20天时间,大篷车从接到任务到展出仅用10天时间。在航天系统各单位大力支持下,在老一辈科学家鼎力支持下,中高会科普教育展览中心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按期完成!在审查中,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包括文字说明、背板用材等,工作量仍然很大,在3天时间里,日夜赶工,如期开幕。<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级奖获得者,96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张履谦院士为“光年深处”展览、航天科普大篷车亲笔题名。 团队组织者张宇,现在年近80岁,依然精力充沛地走在团队前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br data-filtered="filtered">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张总在路上</b></h5> 团队的副主任杨利伟,长期工作在航天科技集团,退而不休,加入了中高会科普教育展览中心。<br data-filtered="filtered">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杨利伟(前排左一,与航天员杨利伟同名)</b></h5> 团队年轻的带头人王冰,富于开拓、创新精神,在本次展览搭建任务中,带领团队奋斗在一线。<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航天科普大篷车项目,是一项在中国科协指导下的公益活动——“航天科普进万家”。经过近十个月的筹组,今天首次亮相。3台车组成活动展台,目标是在今后3年时间里,面向基层单位,开赴全国巡展。感兴趣的机关、学校、工厂、农村等基层单位,都可以通过当地科协联系,或直接与航天科普大篷车团队联系。<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希冀参与大篷车新奇有趣的科学实践、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人才,推动祖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壮大!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光年深处》展出花絮</b></h1> 航天专家现场给小朋友们普及航天知识。 在现场展馆工作人员与小朋友们互动,现场教学,小朋友们现场制作。每天二场,因为吸引力大,人太多,小朋友们要事先预约才能参加。 由于北京市科协和北京科学中心的大力支持,展出内容精彩,周末赶来参观者多达一天7000人。据说最近前6年的同类展出,最多一天只有2000余人入场。 9月19号上午,中国科协主席张玉卓亲临《光年深处》现场指导,航天专家于登云院士亲自介绍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