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成宫——首次面向公众开放

锋味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21日,北京先农坛内的庆成宫首次面向公众开放,这标志着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以后,又一个重要的文物古建场所对外开放,向人们展示了皇家建筑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庆成宫始建于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原名为斋宫,是明清帝王祭祀先农前进行斋戒的地方。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对庆成宫的连廊与墙体进行了改建,形成了现在的格局,并更名为庆成宫,成为皇帝祭享先农、亲耕耤田礼成后庆贺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庆成宫建筑群坐北朝南,轴线自南向北依次建有外宫门、内宫门、正殿、后殿,两殿中间院落的东西两侧分别建有配殿。庆成宫古建筑群布局恢宏,装饰精美,是先农坛内营造等级最高的皇家建筑群,体现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外宫门</p> <p class="ql-block">内宫门</p> <p class="ql-block">庆成宫</p> <p class="ql-block">殿内</p> <p class="ql-block">庆成宫正殿</p> <p class="ql-block">庆成宫门前的日晷在东,代表天时,以迎接朝阳,表明“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万事万物都要遵从宇宙法则,敬尊天时,与天同运。<span style="font-size:18px;">日晷 :这是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显示时间的古代计时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晷针)和石制的圆盘(晷面)组成。</span></p> <p class="ql-block">庆成宫门前的嘉量在西,代表地利,由春耕夏耘到秋收冬藏,与日晷意思可以说是同频共振,表明运筹谋划和对一年成效的公平量测,对朝廷施政方针政策和实施效果的公正评价,收获成果须得到保护,治国安邦须谋远而安近,这是一切国政的目标也是基本法则。</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点:</p><p class="ql-block">正殿和后殿的屋顶采用了皇家建筑中最高级别的庑殿顶,覆盖了绿色琉璃瓦;梁枋则采用了金龙和玺彩画,窗户上雕刻着三交六椀菱花纹样,而殿内的天花板则饰以团龙图案,处处体现了明代皇家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鸱吻</p><p class="ql-block">庆成宫正殿屋脊两端各有龙头形绿琉璃鸱吻1个,龙首怒目,张口翘尾,背部插有宝剑。鸱吻是防水构件,同时具有装饰作用。</p> <p class="ql-block">屋脊走兽</p><p class="ql-block">庆成宫正殿的屋脊走兽一共有5个,其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走兽的实用功能是防水和固定、支撑屋脊连接部分,同时具有装饰功能。</p> <p class="ql-block">进入庆成宫,首先观看的是“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成果展”,了解近年来公众参与支持下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取得的成果;在西跨院观看“庆成宫历史文化展”,了解庆成宫的建筑特色和历史变迁;在庆成宫正殿可以通过视频观看“致中育和 嘉礼庆成——先农坛庆成宫数字常设展”,欣赏壮美中轴,了解清雍正祭享先农、亲耕耤田的场景;在后殿可以欣赏并购买精心设计的文创产品。</p> <p class="ql-block">后殿</p> <p class="ql-block">庆成宫里定成功</p> <p class="ql-block">由于庆成宫地处先农坛外坛区域,目前与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所在的内坛区域暂时不能连通。据作者实地了解,是由于育才学校的占地原因。新校区已建成预计于2025年进行搬迁,此外先农坛体育场也已列入搬迁计划,搬迁后将逐步恢复先农坛的原貌。</p><p class="ql-block">目前采取分区验票的形式进行参观,游客凭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门票可以参观包括庆成宫在内的古建馆所有开放区域。成人票每人15元,有北京敬老卡的人员免费参观。</p> <p class="ql-block">先农坛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皇家祭祀农神之所,与天坛东西对称的布局体现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礼仪的尊重与强调。位于先农坛外坛东侧的庆成宫,是清代皇帝亲祭先农、亲耕耤田礼仪庆成之地。同时,也充分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