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惠州西湖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总面积的20平方千米,水域面积近3平方千米。说起西湖,人们就会想起杭州西湖,天下西湖虽然很多,唯独惠州西湖排列在杭州西湖之后,位居西湖老二。</p> <p class="ql-block"> 它由西湖景区和红花湖景区组成,是一个以山水为特征,以休闲和观光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都说来到惠州西湖,就不想家了,难怪苏东坡被贬到这里,还有诗情画意的心情,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p> <p class="ql-block"> 惠州西湖,我俩已经第三次来了,但每次来感觉都不同,总是来了一次,还想再来一次,来了总是收获满满,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住巽寮湾休闲度假,管家小姐姐又按排一次游览惠州西湖,我们是来者不拒,必竟西湖美不胜收,它以其"六湖、九桥、十八景"而闻名于世,素有"苎萝西子"之美誉,并与杭州西湖齐名,有"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史载。</p> <p class="ql-block"> 惠州西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许多文人墨客来此赋诗作画,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 湖区内的亭台楼阁、桥梁和园林景点都是根据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设计和建造,并且充滿了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到惠州西湖到,就去丰湖书院,它是广东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在惠州乃至广东教育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丰湖书院位于惠州西湖景区内,创建于宋宝佑二年(公元1254年),初址在桥西银岗岭,后在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5年)迁至现在院址。</p> <p class="ql-block"> 丰湖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最初是由惠州太守刘克纲在银岗岭创建的讲学所"聚贤堂",后改为书院,并以惠州西湖命名,即"丰湖书院"。</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一座泗洲塔,给惠州增添了不少光彩,它位于惠州西湖的西山上,是惠州西湖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惠州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泗洲塔始建于唐代中宗年间,最初是为了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建。</p> <p class="ql-block"> 泗洲塔融合了唐代和明代的建筑风格,造型古朴典雅,气势恢宏,塔外为七层,内含十三层,砖木结构,楼阁式佛塔,高约37点7米。</p> <p class="ql-block"> 泗洲塔的名字来源于唐代中宗李显在泗洲(今江苏省盱眙县)居住过的原因。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谪居惠州的时候称之为大圣塔,又称玉塔,并写"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诗句,描绘了明月下泗洲塔倒映在西湖湖水中的美丽景象。</p> <p class="ql-block"> 惠州西湖畔,在"我在泗洲塔等你"框架里拍照留影,别有风味,仿佛千年的等待就在这里,我静静地等待你的到来,共赏这份跨越时空的宁静与美好,似乎在低语:"我在这里,等风,也等你。"</p> <p class="ql-block"> 来到惠州西湖,必然会提到苏东坡,因为苏东坡与惠州西湖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流传的一段佳话,而惠州西湖又因风景秀丽,被誉为"岭南第一山水"。</p> <p class="ql-block"> 苏东坡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曾在惠州西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惠州西湖又因苏东坡而名扬天下。</p> <p class="ql-block"> 苏东坡因多次政见不合,曾被贬到惠州,是惠州养育了苏东坡,也是苏东坡捧红了惠州,两者缺一不可。</p> <p class="ql-block"> 苏东坡贬之惠州,就居住在惠州西湖,然而,并未因此消沉,反而用诗歌来表达对惠州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p> <p class="ql-block"> 苏东坡在惠州西湖期间,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如《东栏梨花》、《食荔枝》等。</p> <p class="ql-block"> 《东栏梨花》 苏东坡</p><p class="ql-block">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滿城</p><p class="ql-block">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p><p class="ql-block"> 《食荔枝二首并引》</p><p class="ql-block"> 苏东坡</p><p class="ql-block">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p><p class="ql-block">炎方骈火实,瑞露酌天浆。</p><p class="ql-block">烂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p><p class="ql-block">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p> <p class="ql-block"> 这些诗歌不仅描绘了惠州西湖的美景,还表达了苏东坡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到了惠州西湖不读些苏东坡的诗,等于白来一趟惠州西湖。</p> <p class="ql-block"> 这是2020年1月份我来惠州西湖的留影,每次来都要读一下大文豪苏东坡为惠州西湖写下的诗句,真的是百读不厌。</p> <p class="ql-block"> 惠州西湖还被誉为"南国梦晓",因其与苏东坡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备受嘱目。当时苏东坡被贬谪惠州,他曾多次到惠州西湖边上写诗作画,与西湖结下不解之缘,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西湖》,一直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 这首诗通过华丽的词藻,细腻的描写,将西湖的美景呈现在读者眼前,引领人们走进了这片美丽的湖泊。</p> <p class="ql-block"> 苏东坡对西湖的痴情不仅仅停留在文字上,他还亲自参与了西湖的修缮和保护工作。苏东坡在他任内致力于改善西湖水质,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清淤、整治环境等,使西湖得列了长足的致善,至今惠州西湖还保留了苏东坡当年留下的杰作"苏堤"。</p> <p class="ql-block"> 苏东坡晚年的诗句中,多次提及他对惠州西湖的怀念之情,如"惠州城南岭,爱我亦如亲"等。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惠州一直持有的感激之情。</p> <p class="ql-block"> 西湖不仅有着迷人的风景,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西湖的历史变迁,也成为人们了解古代文化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 一代文豪苏东坡才气过人,艳福不浅,在被贬至惠州的时候,还有年轻貌美的待妾王朝云相依相伴,和他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成了他艰难困苦中的最大精神安慰。</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苏东坡落难的时候,身边的待女姬妾都份份离去,只有王朝云坚定不移,追随着苏东坡长途跋涉、翻山越岭、万里归途到了惠州。</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什么精神,是爱情至上,从一而终,用今天的时髦语言来形容,叫做"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对此,苏东坡对王朝云深为感激。</p> <p class="ql-block"> 年轻美丽而又可心可意的王朝云,并没有陪伴老迈的苏东坡走完他的人生之路,悲痛的苏东坡,按照王朝云的心愿,把王朝云安葬在惠州西湖孤山的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p> <p class="ql-block"> 王朝云落葬后,附近寺院的僧人筹款在朝云的墓旁修建了一座亭子,叫做"六如亭"用以纪念王朝云。苏东坡亲笔题写了"六如亭",还在亭柱上亲自提写了楹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p> <p class="ql-block"> 我是有幸第三次踏入惠州西湖这片人间仙境,又一次感受了心灵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旅程,这次干脆来个返老还童,在惠州西湖打起水枪来了,真的感觉是一种奢侈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进了西湖,便被那碧波荡漾、柳丝轻拂的景致深深吸引。虽然来到惠州西湖三次,但每次来,都被这里的景色所迷住,惠州西湖真的是景色宜人、故事多多。</p> <p class="ql-block"> 临走前,情不自禁的走进"我在惠州西湖很想你"的画框中,拍照留念,说实话,很想多待一会儿,不想马上离开。</p> <p class="ql-block"> 湖面如镜,倒映着着蓝天白云与远处的青山,湖面上排列着一艘艘儿时喜欢游船,仿佛在抅起美好的回忆,让我们重新荡起双桨,进了美好的回忆当中。</p> <p class="ql-block"> 漫步于苏堤之上,每步都踏着历史的痕迹,耳畔似乎还能隐隐约约听到古人吟诗作词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 离开惠州西湖的时候,仿佛视觉盛宴还没有散席,这是又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于这份古典与现代交织的优美之中,但不知何时再来惠州西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