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92.7.19.由北京出发的一队儿童小记者和中国少年报社的大记者,于24日走进了黔西南六枝特区的贫困山区。</p> <p class="ql-block">“天无三日晴”的黔西南地区,在孩子们行走的途中,时常出现变脸。</p> <p class="ql-block">不缺水份的向日葵,独自绽放着阳光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徒步行走在山里的田野泥泞小路上,当登上高坡,瞬间让人感觉到青山绿水天地宽!</p> <p class="ql-block">“天无三日晴 地无三里平 人无三文银”这是一处与外界隔绝的地方:牛角苗</p> <p class="ql-block">梭嘎苗寨高兴村/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淳朴、健康的妇女儿童</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的生活状态</p> <p class="ql-block">陌生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头饰木制牛角、身穿精制苗装的少妇。</p> <p class="ql-block">从坡下背水回家的少女</p> <p class="ql-block">苗寨依山而建,土墙茅房,原始质朴、纺纱织布,画蜡刺绣,飞针走线缝制美丽的衣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风民俗保持完整,民族文化深厚,堪称人类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家门口</p> <p class="ql-block">蹲在屋角缝制苗装的女子</p> <p class="ql-block">小学门前</p> <p class="ql-block">少年报的阿姨与村里上学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梭嘎苗寨高兴村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老屋传人</p> <p class="ql-block">课堂上</p> <p class="ql-block">郎郎读书声</p> <p class="ql-block">教室门外,身背小弟弟的女孩。</p> <p class="ql-block">生生不息后来人</p> <p class="ql-block">体验苗族头饰、苗服的记者黄女士</p> <p class="ql-block">自家门前,养育儿女的少妇。</p> <p class="ql-block">长角苗得以面世,得益于中国和挪威政府在此地联合建立了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中国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博物馆保存了长角苗的服饰头饰、生活用品、节日仪式用品等,全面地展示了长角苗一族的文化与生活。其中,陇戛寨是梭戛生态博物馆信息资料中心所在地,是高兴村最大的自然村寨,共132户522人,是梭戛生态博物馆12个自然村寨中民族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等保护比较完善的自然村寨,也是发展比较快的一个村寨。村民自己还组织的民族文化艺术表演队的精彩表演,更让游客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