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点滴间---我读《爱的教育》

沙沙

<p class="ql-block">听说有这样一本书,满满的都是爱,有父母对儿女的爱,有兄弟姐妹之间的爱,有老师对学生的爱,有同学之间的爱,有邻里之间的爱,有每个人对祖国的爱……</p><p class="ql-block">四年级的女儿说老师要求买一本《爱的教育》,他们读书打卡要求要读,书买回来,妹妹用了两个多月完成这本书的打卡。以后,哥哥两天就读完了,还告诉我,妈妈你也应该看看。于是,2024年12月1日,我开始很认真地读恩利科的每一篇日记。2025年1月15日,读完了最后《告别》,读完了《爱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阿米琪斯创作的。作者不仅是意大利著名小说家,也是意大利民主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书中许多篇给孩子们厚植爱国主义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书中的故事以日记体为主,讲述了意大利都灵一个小学四年级孩子的日常生活。据说这是根据作者儿子的日记所改编的,所以这本书以孩子的眼光、孩子的心理、孩子的口吻记述的。既适合成人阅读,也非常适合孩子阅读。</p><p class="ql-block"> 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恩利科的日记,还有信件:有父亲和母亲写给恩利科的信。每一次父亲给恩利科的信中,都是以小见大的小故事,教给恩利科大道理。其中一封信,是父亲看到恩利科在路上跑时,撞到了一位路人,恩利科没有任何停留就离开了。父亲告诉他,这一行为体现的是恩利科作为一个社会的公民、作为一个绅士应该感到羞愧的行为。我们每一个的礼貌和文明不仅仅是对家人、对老师、对熟悉的人,更应该在陌生人面前保持。这是对于我们生活的城市、对于我们所在的国家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母亲很少给恩利写信,整本书中只有两封信,都是因为恩利科做出了让父亲伤心的事情。文中恩利科的母亲并不是和我们大多数家长一样,与家中父亲一起数落孩子或者大打出手。而是语重心长的写信告知恩利科,父亲的对他的爱,也告诉他每一个孩子应该怎样爱自己的父亲。</p><p class="ql-block">每一封信都那么温暖,让人感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非常喜欢的还有一个部分,就是每月故事。恩利科的四年级一共读了十个月,这本书中就有十个每月故事。我想,这是恩利科的老师进行德育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每个月都会有班上表现优秀的孩子们先得到老师精选的一篇故事,然后老师会让孩子们先抄写并熟悉故事,之后在每月故事的时间,给大家分享这一个故事。故事中有爱国的小英雄、有乐于助人的少年、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有勇于牺牲保卫家园的军人……每一次的故事中,都有一个高大的光辉形象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在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下,渐渐就印入了孩子们心中,那些宝贵的品质就印入了孩子们的生命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然,除了主人公恩利科,作者在书中还描写了许许多多的人物,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个都是生活中的你我。爱打抱不平帮助他人的卡罗纳,满身石灰的“小泥瓦匠”、爱集邮的小商人、总是捣乱甚至做坏事终被学校除名、进了儿童教养院的弗兰帝、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总是名列前茅的德罗西、勇敢而高尚的克罗西、傲慢的罗贝斯、尊敬老师的恩利科的父亲、善良的恩利科的母亲、生病了却仍然挂念着学生的女老师、爱着每一位学生校长……他们都是四年级的恩利科最难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谁,在这本书中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点来写他们的故事:那就是爱。读完这本书,会发现,作者对爱的理解是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书中:爱就是恩利科的父母、卡罗纳的父亲、小泥瓦匠的父亲,他们总是把无微不至的照顾给孩子,把力所能及的最好的给孩子;爱就是恩利科他们姐弟之间那样互相协商、互相帮忙、互相爱护;爱就是恩利科的老师们在学校这个乐园日复一日教授同学们知识;爱就是恩利科和德罗西他们朋友之间互相鼓励、友好和睦;爱就是恩利科把自己的小火车送给小泥瓦匠的;爱就是教师在弗兰帝被开除后的叹息不已;爱就是卡罗纳为了失去妈妈在课堂上放声大哭。</p><p class="ql-block">爱,就在我们身边,就在眼前,就在点滴之间!</p><p class="ql-block">爱的教育,从心开始,从身边的一件小事开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