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吃饭的情绪不太高,但饭确实是一餐好饭。<br> “慢搅”粥底火锅。门口外墙上有南宋诗人陆游有名的那首《食粥》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信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整体风格,也是走的简约中式风。</h1> <h1> 夜风中拎着店家赠送的三个鸡蛋出了门,心中还是觉得有趣的: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伴手礼。身后站在一个敦实的中年男子,看我在拍进门处一扇白格打底枝叶婀娜的树,适时凑趣:“这树虽是假的,因为装修时考虑都要这种中式风格,倒是看上去不错。”我也点头。顺口问:“店子是上个月才开的吧?”没想到男子一本正经地说:“开了两年了!”见我一脸疑惑,方又笑起来:“24年12月开的,现在是25年1月,可不是两年!”我也随着笑起来。看来,就是讨个好彩头的顺口一说,人,也是向往天长地久的。<br> <font color="#ed2308">只是,“向往”两个字一搁在“天长地久”的前面,只能显得“天长地久”才是人世间最可遇不可求的四个字。</font></h1> (三个鸡蛋的伴手礼) <h1> 隔壁包间一大桌,侧面小桌是三个人——纯属蹭饭,且不想在吃饭时说多余废话的,连我在内的三个人。加班的累可以适时掩盖内心中一团郁郁之气,而美食,就算吃饭的人情绪不太高,也能在揭开锅,慢慢搅动着粥底,等待一样样食材被一一下锅时,让人一点点回到日常最有细节的烟火气中来。</h1> <h1> 点的金汤佛跳墙锅底,黄澄澄的粥底,却候了许久配料才上来,不外乎鱼翅、花胶、海参、杏鲍菇、鲍鱼,份量不大,下到锅里,却也是满满的一锅。因为生意火爆,桌桌满座,服务小哥先贴心地帮我们下其它的食材:招牌猪杂、虾、乳山生蚝、梭子蟹、鲜切吊龙牛肉、招牌蝴蝶生鱼片——这是用乌鱼做的鱼片。端上小吃“慢搅椰椰米滋”,挺好吃。至于素菜,竹荪、菌菇拼盘之外,单点了一份绣球菇。这是第二次吃绣球菇,回想一年前的大寒时节,第一次在“珍菇源”吃的惊喜仍然历历在目,却不承想,当再次吃到这份菜时,要用“此去经年”来感慨了……</h1> (又见绣球菇) (金汤佛跳墙锅底) (招牌蝴蝶生鱼片) (招牌猪杂) <h1> 此去经年的感慨,还有对“粥底”火锅的感慨。记得十多年前母亲在世时,通锦桥那有家“南粥北面”粥底火锅,与今天吃到的大同小异,也是海鲜、蔬菜先放锅里煮,最后喝粥。唯一区别,似乎那时可以点整条的鱼放到锅里,不像现在这么精致,都叫招牌蝴蝶生鱼片了——重点在鱼片,精致而小巧,份量,自然也就小。那时我在外面但凡吃过好吃的饭馆,都要想着改天再带父母来吃。于是就有了一个故事。</h1><h1> 因为提前告知父亲,生日时带他来吃“粥底”火锅,结果被父亲背后嘀咕:“一点不重视我的生日,居然安排吃火锅!”原来在父亲心中,过生日吃中餐才是正理。幸而有母亲代为解释,说我哪一次带他们出来吃饭,饭不好吃?都没吃过粥底火锅,何必下先定论否定。且先吃吃看看。果然,后来父亲在“南粥北面”粥底火锅吃得大快朵颐,完全忘记自己曾不满过我的安排……</h1> (好吃的糖蒜) (小吃“慢搅椰椰米滋”) (港式蒸凤爪) <h1> 往事就这样浮上心头。<br> 而我,情绪不高的原因也有一点在此:此去经年,如今这么好吃的一锅粥,却只能看它在岁月袅袅烟火升起,热气腾腾地只温暖我一个人。</h1> <h1> 从地铁口出来,空气里有腊梅的清冷淡淡的香气。站在路灯下,抬头久久地凝视着光影中几枝——朦胧,暗香,像岁月里单纯的际遇,复杂的感情。想起有首不太出名的词:“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br></h1><div><br></div><h1><font color="#333333"> 我知道有些失去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也知道有些失去,是无可奈何花落去。</font><font color="#ed2308">也许,努力加餐饭,只是为了,把自己也“慢搅”在时间的粥底里,柔顺,融合,不要含着抱怨地接受,命运的一切安排。 </font></h1><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h1><br></h1><h1>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