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万象 笔展精神——画家常铁生先生的笔墨精神

<p class="ql-block">画家常铁生 近照</p> <p class="ql-block">  观看中国山水画作品,首先一定是通过作品气势和构图来吸引观众,其次,是通过笔墨、题跋,以及作者的文化内涵等因素,综合一处才能够打通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脉络,产生共鸣。</p><p class="ql-block"> 其中各个环节的产生是动态的,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优秀的画家,在其之前初期的奋斗过程中,一定是承接传统的,并且能够完整地消化吸收且充满文化精髓的,直至达到自我的笔墨升华和理想境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胸怀万象 笔展精神</p><p class="ql-block">——试瞰画家常铁生先生的笔墨精神</p><p class="ql-block"> 文/瑶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认为:画史之所以持续发展,有赖于画风之变化与演进。以本人理解,也就是说,作画在原有的基础上,没能够出新和变化发展,也就没有进步,这样的话,我们仅仅是在维持原有的水准基础,甚至还保持不住原有的一切。换言之,等于艺术或被禁锢或被死亡。</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问题上,常铁生先生的中国山水画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并随之扑面而来一缕清风……。这阵“风”正契合了,中国传统美学上“风格既人”的说法。艺术家的性格、追求、阅历和文化素养必然会影响甚至决定其对艺术道路的探索、取向和追求。画家常铁生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在众多纷繁的事物中能够理清思维的艺术家,他没有“不可一世”的大家风范,也没有“持才傲物”的外露表现,他只是默默地踏实守拙,诚恳认真,孜孜以求。在他的创作中,虽技巧不多,却驾笔游顺自如;速度亦不快,却笔力雄稳,彰显理智重于激情。我想,但凡把心思用在做事情的人,不是不会做,只是不想或不屑去讨巧、去谄媚。通过他的笔端,流露的完全是真实的自我存在。因此,落笔出锋没测,苍劲朴拙,意象倾荡。瞬间,山势凌厉,水波婉转,洋洋洒洒,跃然纸上。这不就是亘古以来无数画家孜孜以求,不知疲倦地为之努力为之跋涉,全身心灵魂的超度,使自己的艺术审美达到如“神”如“逸”的境界吗?于是,随之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风格和理念丰富了这个领域。当然,常铁生先生的独道之处就在于由心而生发出的文化才情,他的艺术表现不外乎“发于情,止于理”。</p><p class="ql-block"> 常铁生先生之所以把山水画挥洒的如此幻化精妙,这与他长期从事文化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和学术研究是不无关系的,他做事向来求真求实的态度,也载着满族人的责任和担当,执着地探索钻研,加之对自己有着“慎独”的约束,使自己在北方的大山大水作品创作中能够灵活地注入更多的毓秀灵雅之气。作品在磅礴壮阔的场景中拨云见日般地探出自然一隅,轻而易举地显露出他个人在把控构图经营意蕴等绘画高度上的驾轻就熟,那是怎样一个妙哉!</p><p class="ql-block"> 常铁生,字渚石,号逸水轩,1960年出生于吉林,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艺术上主攻长白冰雪画,主张自然写心,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大展深受好评,并多次被报刊发表。</p><p class="ql-block"> 常铁生先生生与斯长与斯,对东北的山山水水情有独钟。尤其长白山在东北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神圣的地位,自古以来长白山还一直被认为是满族人民和满族文化的发祥地。正是这样,常铁生先生带有满族儿女的血性和韧性,在绘画的道路上坚韧地跋涉。为了画好长白山、画好北方的冰雪,常铁生内心产生出对自然的无比敬畏之情。他曾多次深入长白山麓体验自然的浑厚和自然的气魄,让脑海里不断充满感性的体验和理性的认知,他清醒地明白“美即自然”的道理。通过其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笔墨既来自于传统古法,也源于师法造化。他师古而不泥古,以现代人的笔性为作品带来时代气息,他在淋漓的笔墨中抒情,在构图肌理中畅欢,用精妙的笔触编织出了一个又一个充满诗意的画卷,用时而清新的色彩绚烂出华贵的乐章。他从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时刻不忘磨砺自己手中的毛笔和头脑中的学识,在技艺面前用心思索,认真对待新的技法与表现,执著地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意趣。他不畏绘画道路上的坎坷与艰辛,放下已经形成固有的模式与羁绊,苦苦寻觅艺术创造的真谛。无疑,领悟艺术既在于天资,也在于后天不倦的拼搏与顽强的进取,更在于开拓。中国画博大精深,只有通过长年累积,从中感知笔墨和传统,画家才能使自己的艺术领悟力,在传统的有力支撑下,透过表层进入实质深度。常铁生先生在绘画创作上的不断收获,无非是能够真正将自己的姿态放下,谦虚谨怀,正是依赖的无休无止有知有无畏的领悟和探索。</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山水画作品中没有全景式构图的气势恢宏,也没有逃离尘世的满目沧桑,而是依托北方山势的磅礴,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抗争,并夹杂着苦中作乐的欣赏态度。我想这就是艺术家对事物参透的内心独白吧!面对在困难条件下,能够像爱斯基摩人一样不逃避、不沮丧,而是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并且,能够在现实中求发展、求突破,这就是东北人的生存之道和文化精神。因此,我想常铁生先生他不仅仅是画北方的风景,北方的冰雪,更是表现北方人的一种尊重自然不畏严寒的顽强精神。从他身上我似乎察觉到其脱离于以往文人士大夫卖弄笔墨和孤芳自赏的小资情结,而转向一种文化人的执念和文化人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观赏常铁生的绘画作品,给人一种明晰利落、 恣情率真、透彻心底的清新快感。他通过自然的感受,捕捉和提炼出笔形墨韵,使他在创作过程中能够笔进而形出,线条更具生动韵律,将造化之美与自我意识相结合,展现出朵朵充满绚烂生机的墨与彩。在其意念中,线条随意而行,墨彩随心而设。块面的结合,线条的穿插,晕彩的呼映,黑白的对比,同时,也勾画出“疾涩”之势。以至短线或急或促,长线或悠或扬,曲线或交或织,皴擦或凝或练,其中无不是文化的积淀和提炼才可达到判断的敏感准确,种种文化迹象的铺陈,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艺术质感。</p><p class="ql-block"> 面对常铁生先生的绘画作品,本人不单是欣赏,更是习惯性地挑剔,但破绽还是不太容易挑出来的。想来,一幅好的绘画作品,能够达到雅俗共赏确为不易,他的作品既保留了北宗山水的大气,又不失北方满汉的儿女情长,既有大山大水的雄浑气势,也有关东塞北的毓秀灵动。无疑,这是清灵的世界,文化的回归。</p><p class="ql-block"> 绘画的力量就在于她能给人带来无比的绝妙感受,这种感受一方面源于画家本人的艺术领悟能力。另一方面,来自于画作的整体艺术氛围,这是一种既游离又融合于艺术作品本身的精神状态,说起来,很难理性的触摸,必须以精神去感受去感知,用心灵去体悟。</p><p class="ql-block"> 常铁生的艺术感受一部分来自其与生俱来的资质,一部分来自于他对时代精神、文化内核的体会。他在力追画格气韵的同时,注重对艺术语言的锤炼与推敲,从绘画形式上潜移默化地运用现代平面构成形式,通过对具有抽象意味的几何形块空间进行划隔,使其画面既新颖又透出古意,他以笔线带动点染皴擦的运筹,使二者在对立统一下,所谓的和而不同尾而不散的艺术至高境界,进而幻化出深远的审美感受,又传达出传统的艺术精粹和现实的反思。</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常铁生先生绘画的理解,我们有理由相信,任何一位艺术家有必要不断完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主义美术创作思想相结合,关注社会、表现人民、讴歌时代,在表现和发挥个人艺术创作魅力的同时,为大众提供朴实、阳光、自然、自信的有益的艺术食粮,就是现实的需要,就是时代的风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