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就诊日记》长篇连载</p><p class="ql-block"> 1</p><p class="ql-block"> 蒋欣在院长办公室门前遇到了魏寒,魏寒警惕地瞟了一眼蒋欣,蒋欣微微侧了一下身体,魏寒甩了甩刚烫的头发,扭着屁股往走廊的尽头而去。那被白大褂包裹的身体里透着满足与惬意。</p><p class="ql-block"> 走廊尽头是医院为医生护士设置的专用电梯。乘电梯下到七楼就是一医神经内科。魏寒刚上任神经内科副主任不到一个星期。</p><p class="ql-block"> 蒋欣轻轻敲了一下院长办公室门,听到屋子里传来浑浊的声音,谁?</p><p class="ql-block"> 蒋欣怯怯地回答,是我,我是您同学介绍来的。</p><p class="ql-block"> 门打开的瞬间,蒋欣看到了一个圆磙的,像个皮球的家伙往门前滚过来。在门前站定后不耐烦地问道,哪个介绍来的?</p><p class="ql-block"> 华伟,市委…没等蒋欣把话说完,鲁院长伸出手热情地握住了蒋欣的手忙道,请进,请进。鲁院长把蒋欣迎进了里屋,边落座边问道:华副市长最近可好。 </p><p class="ql-block"> 蒋欣没有回答鲁院长的问话。</p><p class="ql-block"> 而鲁院长也只是那么随口一问而已,他并不在乎答案。</p><p class="ql-block"> 蒋欣老公病了,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脑出血。出血量不大,医生看过CT片子后决定保守治疗。蒋欣不放心,特地找了她同学华伟,想让他给院长打个招呼。毕竟,到一医看病,没有熟人那就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了。</p><p class="ql-block"> 鲁院长送蒋欣走出院长办公室。在办公室门口,鲁院长握着蒋欣的手满脸堆笑地说,请转告华副市长,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不过,也请你帮我约一下华副市长,给一个机会让我做一次东。</p><p class="ql-block"> 蒋欣未置可否。蒋欣的心思现在不在这里,她要赶紧治好老公程墨的病。</p><p class="ql-block"> 蒋欣从鲁院长办公室出来后,就直接来到神经内科病房。 </p><p class="ql-block"> 正在当班的医生魏寒凑了过来讨好地说,鲁院长刚打了电话,让我们对程墨多加照顾。那种突然转换的亲热劲,让蒋欣生了厌恶。</p><p class="ql-block"> 程墨刚入院的时候,并不是魏寒的病人,那天不是魏寒当班。是一个刚生了二胎的年轻医生。程墨的运气很差,鬼使神差地进了一医,又阴差阳错地遇到了刚生二胎的年轻医生。生了二胎的年轻医生说鲁院长没有人情味,她有小孩要带,还有老人要照顾,实在没时间管医院里的事情。可偏偏医院没有特殊照顾她,让她分身乏术、顾上不顾下。</p><p class="ql-block"> 陈墨的命,突然之间就掌握在这几个人手里了。</p><p class="ql-block"> 生了二胎的年轻医生跟蒋欣说,脑出血病人最怕吵。你最好不要跟亲戚朋友说他的病,以免大家多来打扰他,让他卧床休息。蒋欣听信了年轻医生的话,跟家里任何人都没有说,包括陈墨单位。</p><p class="ql-block"> 陈墨进医院的第二天,年轻医生要去省里的大医院听课。临走时,交代蒋欣一定要让陈墨卧床。蒋欣问,你去了省会听课,谁来给陈墨治病?年轻医生说,我今天去了明天就回来,应该没有问题。蒋欣心里一惊,这哪里是医生看病啊,这全靠患者凭运气啊。</p><p class="ql-block">怀着忐忑心情的蒋欣整夜没合眼,一边希望老公病情稳定,一边又期待着年轻医生赶紧回来。 </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年轻医生终于从省城回来了。蒋欣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生了二胎的年轻医生去看了陈墨,她觉得陈墨病情有所缓解,并吩咐护士把陈墨身上的心电监护撤了,还允许陈墨看手机。</p><p class="ql-block"> 蒋欣心里是犯嘀咕的。她问年轻医生,还需要做检查吗?撤掉了他身上所有的检测仪器会不会有什么不妥?年轻医生告诉蒋欣,病人问题不大了,也就没必要做这些监护了。蒋欣再次在心里嘀咕,这个医生是不是盲目自信?</p><p class="ql-block"> 不过,以前程墨都是在一医就诊,或许真有值得信赖的医生。殊不知,这样的信任却正在把陈墨推向死亡的边沿。</p><p class="ql-block"> 晚上,陈墨睡的很早。十一点钟的时候,护士来把陈墨的氧气拔了。蒋欣问护士,为什么要拔掉氧气?护士很不耐烦地说,是你们家属要求的啊。 蒋欣说,莫名其妙,家属什么时候跟你提出这样的要求了?护士见蒋欣发火了。马上换了口气说,病人现在病情稳定,不需要带氧气了。</p><p class="ql-block"> 蒋欣白天听医生说陈墨病情稳定,晚上护士也这样说,蒋欣就错误地以为陈墨真的病情稳定,没有生命危险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下午陈墨的妹妹来看他的时候,曾经提醒过蒋欣,不要太大意,母亲就是一个例子。好好的一个人,只因为头晕进到一医,医生当时接诊的时候说没事,结果第二天就因为脑出血去世了。</p><p class="ql-block"> 陈墨妹妹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蒋欣,妈妈可是在一医里说着话走的。陈墨妹妹的意思,蒋欣心里明白,要是能转院,尽量不要在一医。</p><p class="ql-block"> 蒋欣下午也找过生二胎的年轻医生,年轻医生说,目前陈墨的状态不适合转院。</p><p class="ql-block"> 黄昏的时候,朋友给蒋欣打来电话,让蒋欣尽量把陈墨从一医转走。朋友说,她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叫李英。在一次例行体检时,一医的专家跟她说,她的心房有点缺,让她尽快做心房修补手术。 </p><p class="ql-block"> 李英当时把拍的片子拿去省级医院征询过专家,专家建议李英最好不要做手术。省医院的专家说,很多像李英这样的病人,一辈子没做手术也活的好好地。专家还说,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何况你这样的问题,根本不需要手术。</p><p class="ql-block"> 当李英再次到一医就诊的时候,一医的专家强烈要求李英立即做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对于一个不懂医学的患者来说,专家的话就是圣旨,不听会要命的。</p><p class="ql-block"> 李英听医生的话,选择了做手术。手术没做成,反倒是让李英成了一个不能行走、不能吃喝、不能说话的废人。 </p><p class="ql-block"> 一个四十出头活蹦乱跳、家庭事业正在上升期的人,因为错误地选择了一医,导致现在生不如死。</p><p class="ql-block"> 往省医院转吧,这第一人民医院,它就不是治病的医院,它除了草菅人命还能做什么?别看那些所谓的专家,人模狗样地坐在那里,其实就是从县级、镇医院退休医务人员中返聘的。</p><p class="ql-block"> 很多门诊专家就像“皮条客”负责把病人拉进来,然后交给住院医师。进来一个新病人,就是行走的人民币啊。门槛费一千元,各种检查费五千八百。</p><p class="ql-block"> 没病?没病也要住一个星期才能让你出院。这就是为什么病人一进医院,又是查血,又是各项检查。</p><p class="ql-block"> 朋友还在喋喋不休地劝说蒋欣,蒋欣却把电话挂断了。蒋欣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她觉得陈墨选择了一医,那么,他们就应该要信任它,毕竟,一医也是三甲医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