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我游览了不少挂有文物保护标志的建筑,拍了不少照片,有些文保建筑游览后还写有专题美篇,以便日后能清晰的回忆。现以每个游览过的文保建筑选择五张照片予以汇总,每十个文保建筑50张照片为一个序列,按时间顺序排列,成稿于美篇中,本次汇总了三处全国文保单位,江苏省吴县市甪直镇“保圣寺罗汉塑像”、浙江省象山县北渔山岛“北渔山灯塔”、浙江省平湖市“莫氏庄园”;省级文保单位一处,江苏省吴县市甪直镇“明代建筑天王殿”;市、县级文保单位六处,分别是浙江省海盐县“永庆塘桥”、嘉兴市南湖区“血印寺”、“穆家洋房”、“揽秀园”、秀洲区“麟湖桥”、江苏省吴县市甪直镇“沈柏寒旧居”;市级文保点一处,嘉兴市秀洲区“栖真茧站”。本次汇总的文保建筑实有十一处,其中吴县市甪直古镇保圣寺内“明代建筑天王殿”没拍到文保碑,故放在了“保圣寺罗汉塑像〞一篇中说明。</span></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4日游览:“莫氏庄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本次游览写有专题“美篇”。</p> <p class="ql-block">莫氏庄园建造于清朝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五年,即公元1897--1899年,园内占地4800多平方米,建筑70余间,面积2600多平方米,四周筑高墙与外界相隔,系中国江南典型的封闭式第宅厅堂建筑群体。单体厅、房、室、亭内陈设的家具、器物各具特色,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富。</p> <p class="ql-block">庄园内的正厅春辉堂与常熟采衣堂、东阳卢宅、同里退思草堂、苏州网师园万卷堂、拙政园三十六鸳鸯馆,合称江南六大厅堂。</p> <p class="ql-block">女厅,俗称“堂楼厅”,又名“云浦草堂”,坐落于中轴线上的最后一进,楼上是卧室区,为眷属起居之所。</p> <p class="ql-block">我国古建筑的屋顶通常有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和庑殿顶等,莫氏庄园过厅的屋顶则是较具观赏性的歇山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莫氏庄园”位于浙江省平湖市。</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7日游览:“血印寺”,浙江省嘉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血印寺,俗称“血印和尚庙”;门前保存有石牌坊一座,上有司宪字祥,系明正德年间(1506—1521)立,原在城内碧漪坊,后移至此地重建。</p> <p class="ql-block">牌坊西柱为花岗岩(与牌坊非原配),上有一红褐色图形若僧影,人称“血印柱”。</p> <p class="ql-block">民国35年,诗人易君左来此凭吊,留下一副对联:川流不息,挺一身保数百人安全,纵遭惨死何妨?智仁勇信真兼备;血印犹存,修三塔留千万年业绩,早自破空飞去,贪嗔痴爱了无痕。</p> <p class="ql-block">嘉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血印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三塔路。</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8日游览:“永庆塘桥”,浙江省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本次游览写有专题“美篇”。</p> <p class="ql-block">沈荡大桥简介:又名永庆塘桥,原坐落于镇东盐嘉塘上,全长54米,宽4.2米,高9.12米,县级文保单位。初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2年),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建成,重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现位于浙江省海盐县沈荡镇。</p> <p class="ql-block">两侧有桥联:(中孔南侧)“砥柱在中央善西在宋坡南通殷水,浮图同射影严虹流华渚星涣文昌”;(中孔北侧)“螺来剧鲜妍胜地接三塔双溪不远,鸿工成略彴文澜汇旋源玉水而流”;(边孔南侧)“阁峙西南咫尺文星常朗照,塘分上下往来坦道庆同遵”;(边孔北侧)“雁酋重排数载经营汉旧制,红腰腹睹万年巩固镇中流”。</p> <p class="ql-block">永庆塘桥1997年,海盐实施南台头出海排涝工程,因大桥影响泄洪,于98年至99年进行了移建。</p> <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因为抗日军事的需要,修筑了新篁至硖石的公路。修路过程中,建筑师因地制宜,在沈荡大桥上建桥,把原来的石阶桥变成了可以通汽车的公路桥,省时、省工、省钱。淞沪会战结束后,为了阻止日军利用沈荡大桥来进犯,不得不又将上桥炸毁。</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3日游览:“沈伯寒旧居”,江苏吴县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沈宅,是甪直古镇保存完好的豪华宅第,同盟会会员、甪直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沈宅由墙门、仪仗厅、大厅、乐善堂、书房、楼厅等组成,建筑典雅,装饰洗炼、雕刻细致,是典型的苏式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沈宅地处甫里八景之一的“西汇晓市”之间,建筑布局有亦仕、亦商,前店、后宅,左坊、右铺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沈宅原建筑面积为3500余平方米,现修复开放的为其西部,约1000平方米。吴县市文物保护单位“沈伯寒旧居”位于江苏省吴县市甪直镇。</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3日游览:“保圣寺罗汉塑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p> <p class="ql-block">保圣寺。江南古刹角直保圣寺,创建于梁天监二年(503),一千五百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存。这里有六朝造像石、唐代经幢、北宋幡杆夹石、明代建筑天王殿、清初铸铁大钟,而最为珍贵的镇寺之宝,当推唐代塑圣杨惠之所作的罗汉塑像塑壁,其作品融雕塑绘画于一体,开中国雕塑之先河,价值极高,闻名中外。</p> <p class="ql-block">保圣寺罗汉塑像。据塑像风格判断,为宋代遗物。因罗汉堂内不准摄影,故在网上借用了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明代建筑天王殿。明崇祯三年(1630年)至四年在宋代殿址上重建,面阔三间11米,进深七檩7.1米,单檐歇山顶,但保留了宋代遗风,是欣赏宋构绝佳处,也是保圣寺中最古老的建筑。殿内供奉的天王像早已不存在,“十年浩劫”期间被毁。1956年该殿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唐经幢。此幢唐大中八年(854)建,宋代重立,崔渔正书撰。幢高4.8米,计17层。上刻尊胜陀罗尼经文和莲瓣、卷云、蟠龙、菩萨、飞天等图案,造型优美,雕刻细腻,显示了盛唐的艺术风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保圣寺罗汉塑像”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甪直镇。</p>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4日游览:“揽秀园”,嘉兴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本次游览写有专题“美篇”。</p> <p class="ql-block">揽秀园位于南湖景区,壕股塔南面,文星桥西侧,1994年5月建成并开放。揽秀园之名出于《浙江通志》“秀水东会沪渎,西控语溪,襟带具区,独揽其秀”之语,意为揽南湖风景之秀,又可理解为揽嘉兴之秀。园内有碑廊长270米,镶嵌历代大小碑刻近100块,许多碑刻出自历代著名的书画家如董其昌、文征明、赵之谦、何绍基、吴昌硕、任伯年等大家之手,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和艺术欣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八仙厅”,厅前整池夏荷绿意盎然,蕾嫩花艳莲蓬摇,两侧长廊上嵌有“清仪阁”、“停云馆”、“小灵鹫山馆图”刻石。</p> <p class="ql-block">六角亭中为郡人沈思孝记、云间董其昌书的明万历三十九年《嘉兴府学重修明伦堂记》碑,是嘉兴的诸碑之冠。这座碑,高2.8米,宽1.3米,重达5吨。爱好书法的朋友在碑亭前伫立一会,都会深感董其昌的字写得真是好!秀逸、妩媚、儒雅、端庄,兼或有之。</p> <p class="ql-block">传为唐代吴道子手绘的观音画像石刻。</p>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9日游览:“北渔山灯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p> <p class="ql-block">北渔山灯塔位于猫头洋东部,渔山列岛的北渔山山巅,中国领海线基点,是我国最东面的一座国家一级灯塔,有“远东第一大灯塔”之誉,成为国际航标。1895年建成,塔身呈圆合形,生铁所铸,塔高16.9米,直径4米。1944年灯塔灯器毁于战事,1947年重修,1955年遭国民党破坏,1987年重修塔顶并重置灯器。</p> <p class="ql-block">灯塔落成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因华轮“怀远”号、德轮“扬子”号相继在附近失事,前者死165人,迫于情势,由上海海关耗银伍万关平两(一关平两合37.8克)建置。</p> <p class="ql-block">灯塔圆筒形,白色,铸钢组合,高16.9米,灯高海拔103.6米,为我国海关所辖最高灯塔,内置法国巴黎巴比尔公司所特制等牛眼透镜,直径约2.71米,高3.66米,体积之大,时为世界透镜之最。</p> <p class="ql-block">北渔山灯塔对研究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及近代科技具有重要价值。2013年3月,北渔山灯塔作为浙东沿海灯塔组成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7日游览:“穆家洋房”,嘉兴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本次游览写有专题“美篇”。</p> <p class="ql-block">穆家洋房。主人穆湘曜,字恕再,一作恕斋。一二十年代穆氏为沪上有名官绅,1929年来嘉兴盐仓街南湖畔造一别墅,纳船娘阿珍为妾。后于今址建造了这栋华屋,居临濠水,咫尺鸳湖,自备汽艇,以为神仙居。</p> <p class="ql-block">穆氏善围棋,在寄园办秋心棋社。秋心,合起来成一"愁"字,可以想见其人。阿珍性聪慧,能昆曲,以红颜承欢白发,这在旧时代是不足为奇的。不数年,恕再病故,阿珍下堂,一切遂成水月镜花。这在旧时代也是不足为奇的。1947年起,此地曾作嘉兴县邮政局。</p> <p class="ql-block">穆家洋房西侧原有150平方米的二层裙楼。裙房当时主要为管家、佣工等使用,20世纪80年代为建造濠股桥而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90年代的穆家洋房,许岩摄。嘉兴市文物保护单位“穆家洋房”位于嘉兴市环城东路508号。</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3日游览:“麟湖桥”,嘉兴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麟湖桥,位于油车港镇栖真(原属自然镇),坐落在市河青龙港上,南北向,系三孔梁式有栏石板桥,东西桥额上镌有“重建麟湖桥〞。</p> <p class="ql-block">桥上有石护栏及望柱4根,南端有石阶11级,北端因靠近街面,设4级石阶后有一小平台,再转向西设石阶6级。桥长21.00米,顶宽2.20米,底宽2.50米,三跨总长13.50米,中跨净空3.20米。</p> <p class="ql-block">东西侧有桥联:东联“矢一念慈悲克成善举,愿千秋巩固永济行人”;西联“七十岁康强功程独建,千万人来往利益常叨”。</p> <p class="ql-block">麟湖桥,摄于2006年,摘自《古桥风韵》。此桥不见于地方志,始建年代不详。《悠悠水乡情﹣﹣古桥篇》记载,此桥重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42)。</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3日游览:“栖真茧站”,嘉兴市文物保护点。</p> <p class="ql-block">栖真茧站,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栖真村朝东埭中段,原先是创办于1949年的“新茧行”,直至1975年关闭。</p> <p class="ql-block">现在留存的栖真茧站原址是改革开放后重新翻建的,坐北朝南,砖混结构,二层楼房。</p> <p class="ql-block">当年每逢春秋蚕茧收购,非常热闹,后来随着当地蚕业的萎缩而关闭。</p> <p class="ql-block">二OO九年一月,栖真茧站被公布为嘉兴市文保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