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的,遗忘的,都在塑造今天的自己

泠风思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文图原创:高英 〔美篇号27824435〕</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少的人,正处于蓬勃的成长期,每一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崭新无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轻的人,正处于不断的摸索期,勇往直前中的他们,来不及回忆过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一个人开始怀旧,开始总结过往经历的时候,就到了中年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人都觉得中年苦中年累,却不知道中年期是颇具优势的人生阶段,既无从前的稚嫩青涩,又有未来可期——这是人在年轻时和年老时不能兼具的东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的中年期,我个人认为应该是人在四十岁到六十岁之间,或许随着人类寿命的增加,以后会是在四十五岁到六十五岁之间,或者是在五十岁到七十岁之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在写文的我已然年过半百,显然我还在把自己当作中年人来对待,而非像在我小时候那样,把五十岁以上的人都视作老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尤其是六七十岁及以上的人会把我当成年轻人来对待,更是助长了我而今觉得自己还年轻的自信心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十岁后、五十岁前我在怀旧时既有留恋又有伤感,我留恋过去存活于记忆中的美好片断,我伤感没有把握好过去人生中的发展机遇。无论留恋还是伤感,都影响了我对未来的展望,让我容易沉溺于再也不复返的过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了五十岁的我再回首时,却像旁观者一样相对平静地看待过往的一切,发现在过去五十年有记忆的岁月里,人生真是一段又一段地过,而每一段里的自己既有关联又有区别,仿佛是同一个我活在不同世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的,虽然这一辈子还没过完,但是我已经有活了几世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或许这与中国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发展太快有关,也肯定与我个人的记忆感受有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我的人生经历而言,相对许多人来说比较单纯;就我的人生感受而言,相对许多人来说比较丰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历单纯而感受丰富,是我的性情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在2025年来临之际又一次检视我的过去时,忽然想到,除了记住的,那些貌似被我遗忘的一切显然并非毫无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或许,能浮现于显意识里的东西,都是个人貌似无意实则有意地选择的内容,而那些被遗忘的东西,却是个人认为无关紧要或者不愿记住的东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毫无疑问的是,无论是被记住的还是被遗忘的一切,都曾是自己人生经历中的内容,都曾是带给自己各种人生体验的源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我个人来说,记住的多是美好的事物、温馨的情谊,这有助于我积极向善并保持正向的人生信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在我遗忘的那部分内容里,除了觉得无关紧要的事,还必然有不愿记住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当一个人还是孩子的时候,很容易采用假装一切都没发生的心理策略来遮盖年幼无助的自己没有能力处理的现实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经我给自己的童年评价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显然,自由自在是符合我的实际经历的,而无忧无虑未免是夸大其词、以偏概全。不然我就不会在成年后出现类似缺乏爱的安全感的外在显现。从小作为我父亲的掌上明珠备受呵护长大的我本该不会有这些表现,既然有,那就意味着我也假装有些事没发生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是什么事呢?我自己能够深入地挖掘出来的有两方面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和唯一的女孩,曾经在大连那样的城市待过的我父亲十分重视我的安全,以至于我不能像当时的农村孩子那样到处乱跑,尤其在上学前,假如没有家人肯带着我,我就只能被锁在家里自己玩——这种现象如今已不稀罕,但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却是罕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父亲的安全意识当然没有错,以至于在我有了女儿后,我也高度在意她的安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其他家人可以带着我却不愿带着我外出时</p><p class="ql-block">——无论我妈去地里干活时还是哥哥们与同伴去玩时拒绝了我跟随的请求,甚至趁我不注意就走了的做法,都会让我在潜意识里产生被排斥、被抛弃感,随之而来的还有恐惧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我能记住的只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玩,并没有什么不愉快感,就是在假装什么都没发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父亲当年宠爱我在全村出名,可因为他在外地上班所以不能予以我日常的陪伴。至于其他家人,我能记住的是妈妈背着我看病的情形和哥哥看护我的情形,整体上获得的是备受关爱的温暖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我父亲在我的不惑之年到来前突然离世后,我才慢慢地了解到家里其他人对父亲宠爱我这个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儿极为不满,只是碍于父亲这个一家之主的存在才忍耐我、哄着我,并非发自本心地接纳我的一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这才在记忆里搜索出又一个自己一直不愿正视的画面。小时候的我很爱哭,每次我当着父亲面哭的时候,我的父亲都是一副既心疼又担心的模样,还用亲切的语气劝我。记得我总是被父亲的神情和语气吸引,就会停止哭泣。而当父亲不在家时,我妈和我的哥哥们一见我哭就烦,他们往往会冷漠地看着我哭,甚至有时候还嘲笑一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一个孩子同时集被宠爱与被嫌弃于一身的时候,该是怎样的分裂感?显然分裂感会带给人毁灭感,而生存本能促使我在潜意识里为了逃避毁灭,从而采用“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的心理策略自动地忽略了和忘记了对我不利的一切。</p><p class="ql-block">这样假装什么都没发生的做法,好处是可以让自己傻乎乎地活下来,坏处是掩耳盗铃为成年后的身心健康埋下隐患,会影响到成年后的人生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假装我被独自舍在家里只是培养了我自得其乐的独处习惯时我遗忘了我的恐惧感,在我假装家里人都像我的父亲一样爱我时我忽略了被嫌弃带来的自卑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我在三十多岁读研后在省城一家民办院校工作时,一位阅历丰富的80后同事看出了我的问题所在,他直接对我说:“高姐,你这年龄,要阅历有阅历,要学历有学历,为什么总是那么卑微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这位同事显然是独具慧眼之人,居然一下子就看穿了我的心理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那时的我并没有理解这一点,只是觉得他心怀善意地来提醒我什么,并不知道自己存在什么心理问题,于是记住了他的善意提醒——是的,在我的人生记忆中,我经常牢记别人对我说过的充满善意的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此我也想起在我读研期间,曾有老师提醒我做人要不卑不亢,意思也是说我表现得有些卑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我父亲离世后,我才发现要重新面对原生家庭里的人,一度痛不欲生的我从此为了自救才开始看一些心理学的东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于我承认了自己所以为的童年无忧无虑是假象,我十五岁前的人生只有快乐更是自欺——假如我的童年真的如我曾经以为的那么无忧无虑、快乐无限,那我就应该是一个身心更为健康、不会在青春期产生社会退缩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几年在我反思自己人生经历的时候,提到我在原生家庭中所受的待遇与父亲在世时简直是天壤之别的时候,我的丈夫和女儿用开玩笑的口吻说,要是放在古时候,我就像被皇帝宠爱的公主因皇帝去世而被打入冷宫似的。家里那爷俩还说:“你能活下来就不错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此,我还有段时间怪我父亲干嘛当初那么宠爱我,以至于让我在原生家庭中树敌,然而想到我的父亲一直真挚地爱着自己的家庭和所有家人,对我的宠爱完全出自他照顾弱小者的做人理念,只是家里其他人不能理解而已,也就不再对此抱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是在我父亲去世后,我才根据别人的反应知道这个世界上得到过无微不至的父爱的人远远少于得到母爱的人,以至于有人跟我抬扛说只能说是没了妈就没了家,而不能说没了爸就没了家。这样抬杠的人,是因为他自己没遇见慈爱的父亲,就不允许别人爱戴自己的父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的经历不同,体验不同,悲欢就不相通。于是我决定从此不在没有得到过美好父爱的人面前提及父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从来没有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只是利用多年接触的零碎心理学常识慢慢地解开了自己的困惑,也解开了自己的心结。原来我以为在父亲去世后失去了诸多亲情温暖,实际上我以为失去的那部分我从来没有得到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曾拥有,何谈失去呢?今天的我想通了这一点,倍感释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放到现实层面上讲,自从我父亲去世后我才看到的原生家庭中其他人对待我的态度,本是他们的真实态度。他们从来没有骗过我,骗我的是我四十岁前“假装什么都没发生”的逃避心理,导致我一直在使用“其他的家里人和我父亲一样爱我”的滤镜美化了亲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理学家说当潜意识呈现命运就会被改写,在我父亲去世十二年间一直饱受心灵折磨的我终于成为了认识自我的勇士,敢于面对真实的一切,不再逃避,也不再自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也终于明白,真正的爱本就稀少,在无数个世俗中的家庭里,更多的人只是搭伙过日子,只有普通的亲情而已。我此生能得到那么真挚而深沉的父爱已是极为难得,更难得的是我像父亲一样成为了一个心中有爱的人,可以在自己的小家中把爱传递下去,并且对外人也心存善意,体现了“爱满则溢”的情感规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我的个人经历和心理经验可知,无论是记住的还是遗忘的东西,都在塑造今天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假如你一帆风顺,那就无需去拨动深层次的记忆,照旧生活即可;假如你磕磕绊绊不知所以,就要去搅动潜意识,让遗忘的记忆画面浮出水面,重新认识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很幸运,无需让心理学家采用催眠的手段帮我唤醒潜意识里的东西,就能做到自我拯救。感谢心理学家们的劳动成果,带给了我治愈自己的机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也很庆幸自己在过往的人生中记住了很多美好的画面以及来自他人的善意,从而促使自己能够坚守善根,利人利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的五十二岁这年,也就是2025年,将像乒坛传奇人物马龙在2021年延期举办的东京2020奥运会后所说的那样——我的美丽人生才刚刚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我想强调一下我当下的人生感悟:正像优缺点构成了完整的自己一样,一个人过往经历中无论记住的还是遗忘的都在塑造今天的自己,假如你想脱胎换骨,那就把记住的和遗忘的合在一起梳理——只要你用心挖掘,遗忘的部分就会在显意识中呈现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既然心理学家说“潜意识一旦被呈现,命运就会被改写”,那就意味着改写命运的笔掌握在自己手里,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高英写于2025年1月12日,腊月十三,周日巳时</span></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zyi3tv"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庆幸自己没有成为作家</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rw7yym"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离开故乡,不是流浪</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yx6jbe"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我的2024年的生活总结</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oz0db9"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日常潜意识的力量,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习惯甚至是命运——读小说《失踪的孩子》想到的</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nwtlli"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播种心念,收获温暖</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ndithq"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只有去掉善良附带的杂质,善良才会闪闪发光</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ggzfqn"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我在秋天发现了一个特别适合读书的地方</a></p> <h5><font color="#9b9b9b">本文图系作者高英原创作品,侵权必究。</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