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我国的航天器命名充满了诗意和浪漫,它们不仅代表了国家的科技实力,更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暗物质探测卫星则被命名为“悟空”,象征着在浩渺太空中,以火眼金睛寻找暗物质粒子。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更是寄托了中华民族对月球的无限憧憬。</b></p><p class="ql-block"><b> 这些名字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中国式浪漫”,还寄托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文化的高度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当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将焕发新的生机,就能成为我们内心更加深厚、持久的力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天宫”空间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b><b>“天宫”一词,出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后汉书》中有记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天宫”又名“紫微宫”。古人觉得天上住着神仙,“天宫”其寓意是期望航天员能在浩瀚星际间住得舒服,生活得自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天和”核心舱</b></p><p class="ql-block"><b> “天和”一词,出自《庄子·知北游》: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天和”就是“天人合一”,寓意天地人和,开创太平盛世,天地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梦天”试验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b><b>“梦天”一词,出自李贺的代表作《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表达了中国人对太空的大胆幻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问天”实验舱</b></p><p class="ql-block"><b> “问天”一词出自屈原长诗《天问》:“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在《天问》这首长诗里,屈原对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天地万物提出一系列追问。其寓意展现了叩问苍穹寻求真理的心愿与决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天舟”货运飞船</b></p><p class="ql-block"><b> “天舟”一词出自辛弃疾《西江月·为范南伯寿》:“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寓意天地间往来的星汉之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神舟”系列飞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神舟”一词出自司马迁《史记》:“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寓意神州指中国,将飞船取名神舟,既与神州大地谐音,也有舟同船的文化释义。将宇航员稳稳当当的送至天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嫦娥”探月工程</b></p><p class="ql-block"><b> “嫦娥”是中国探月工程的系列探测器的名称,包括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六号等。这些探测器主要用于月球探测任务,包括绕月、着陆和采样返回等任务。取自“嫦娥奔月”的故事,中国人还把月球车命名为“玉兔”,让它与“嫦娥”绕月卫星一道奔月,降落月球的区域则被叫做“广寒宫”。后来为了更好联系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派出“鹊桥”中继卫星,古时连接牛郎与织女,如今架起地球和月亮沟通的桥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梦舟”飞船</b></p><p class="ql-block"><b> 2024年2月24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已经确定,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梦舟”载人飞船是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由返回舱和服务舱组成,主要用于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兼顾近地空间站运营。“梦舟”寓意载人月球探测承载中国人的航天梦,开启探索太空的新征程,也体现了与神舟、天舟飞船家族的体系传承;“揽月”出于毛泽东著名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当中的名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彰显中国人探索宇宙、登陆月球的豪迈与自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羲和号”探测卫星</b></p><p class="ql-block"><b> “羲和号”太阳探测卫星:全称太阳H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取自佳句“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象征这是中国对太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同时“羲和”也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对应羲和号验证了中国的“探日”技术,孕育出中国的“探日”时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夸父一号”</b></p><p class="ql-block"><b> “夸父一号”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取自“夸父逐日”的故事,蕴含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试图揭开太阳神秘面纱的不懈求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长征”系列火箭</b></p><p class="ql-block"><b> “长征”系列火箭,名字取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寓意中国航天事业能继承万里长征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不惧任何艰难险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悟空”暗物质探测器</b></p><p class="ql-block"><b> “悟空”暗物质探测器,名字取自《西游记》中齐天大圣的名字,还有着和大圣一样的火眼金睛,可以在茫茫太空中识别出暗物质的踪影。“悟空”也有领悟、探索太空之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北斗”定位卫星系统</b></p><p class="ql-block"><b> “北斗”定位卫星系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依靠北斗辨认方向,分辨四季的习惯,因此在给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命名时,也选用“北斗”这个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来命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b></p><p class="ql-block"><b> 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名为祝融,祝融是中国神话中火神,三皇五帝时掌火之官。以火神的名字命名寓意点燃我国行星际探测的火种,是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跨时空融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墨子号”量子卫星</b></p><p class="ql-block"><b> “墨子号”量子卫星,2016年8月16日,被命名为“墨子号”的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启星际之旅,以墨子命名,主要是因为墨子在光学领域的贡献为量子通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墨子是最早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发现光直线传播原理的科学家,这一发现对量子通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墨子作为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其成就和影响力也被用来体现中国的文化自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片、文字介绍源自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