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中旬,寒意料峭,我踏入了明孝陵景区,只为赴一场与蜡梅的浪漫之约。此时,整个景区仿佛被大自然精心装点,而主角便是那一朵朵金黄灿烂的蜡梅。 沿着金水桥至明楼的中轴线前行,宛如置身于一幅绝美的画卷之中。道路两侧,蜡梅在凛冽的寒风中肆意绽放。它们像是一群身着金色舞裙的精灵,在枝头轻盈摇曳。那金黄的花瓣,晶莹剔透,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仿佛是用最纯粹的黄金雕琢而成。 当我来到东井亭旁,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古旧的井亭,历经岁月的洗礼,散发着古朴而厚重的气息。而在它的周围,蜡梅肆意绽放,金黄与红柱黄瓦的井亭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奇妙而和谐的美感。 古建的沉稳,为蜡梅增添了几分历史的韵味;蜡梅的灵动,又为古建注入了一丝生机与活力。二者相互映衬,宛如穿越时空的对话,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移步至文武方门前侧,这里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红墙,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而此时,蜡梅与红墙相互依偎,构成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 那鲜艳的红色,与蜡梅的金黄相得益彰,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每一朵蜡梅,都像是精心点缀在红墙上的宝石,在寒风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微风吹过,花枝轻轻摇曳,红墙上花影幢幢,演绎一场红与黄的交响曲,美得令人心醉神迷。 我漫步在这片蜡梅的海洋中,沉醉于那淡雅的花香。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那丝丝缕缕的芬芳沁人心脾。这花香,不似玫瑰那般浓烈,却有着一种独特的清新与淡雅,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而美好的世界。 蜡梅傲立在凛冽的寒风中,肆意地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它们有的独自在枝头挺立,宛如孤高的隐者,遗世而独立;有的三两簇拥,好似亲密无间的好友,在风中嬉笑玩闹。 蜡梅金黄的花瓣,犹如细腻的丝绸,质地柔软且富有光泽。每一片花瓣都圆润饱满,边缘微微卷曲,像是精心设计的花边。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仿佛是用最纯粹的黄金精心雕琢而成,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蜡梅,它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更是坚韧与高洁的象征。在这三九寒冬,百花凋零,唯有蜡梅迎寒绽放。它不惧凛冽的北风,不畏冰冷的霜雪,坚定地在枝头展示自己的魅力。这让我不禁联想到那些在困境中坚守自我、不屈不挠的人们,他们如同蜡梅一般,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能散发独特的光芒。 相传,蜡梅原本是天上的司花仙子,因怜惜人间冬季缺少花卉的单调,便私自下凡,将自己的芬芳与美丽留在人间。玉帝得知后大怒,将她贬为蜡梅,让她只能在寒冬开放。但蜡梅仙子无怨无悔,依然年复一年,在冰天雪地中绽放光彩 。这浪漫的传说,更为眼前的蜡梅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星星点点的金黄色花朵和花苞,在红墙黛瓦、飞檐斗拱的映衬下,像极了一幅意境优美的中国画。暗香浮动、疏影横斜,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色彩和生机。 抬眼望去,方城明楼威严耸立,在岁月的沉淀下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而此时,蜡梅恰到好处地与它同框。那金黄的花朵在明楼的古朴砖石映衬下,显得愈发明艳动人。 蜡梅的灵动与明楼的厚重形成了鲜明对比,却又完美融合。这画面宛如历史与自然携手共舞,让人不禁感慨,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明楼见证了无数的变迁,而蜡梅岁岁年年如期绽放,为这份厚重的历史增添了一抹灵动的生机,它们共同诉说着跨越时空的故事,是如此的和谐而又震撼人心。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在享殿遗址残柱的周围,蜡梅星星点点地绽放着。将这座600年的皇家帝王陵寝,衬托的更加幽深庄严。石础默默伫立,它们是历史的沉默见证者,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蜡梅生长在它们身旁,为这片荒芜带来了希望与生机。</p> 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这些蜡梅仿佛在向世人宣告,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命总能找到绽放的方式。在这遗址之上,它们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与残柱相互依存,共同谱写着一曲关于生命与岁月的赞歌。 在这深冬的明孝陵景区,蜡梅以它独有的风姿,与古建、红墙共同谱写了一曲冬日的赞歌。这一场与蜡梅的邂逅,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也让我感受到了历史与自然融合的独特魅力。这美景,将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心中一抹难忘的色彩。 <p class="ql-block">摄影:赵老师、潇潇雨歇</p><p class="ql-block">编辑:潇潇雨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