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旧事之·见面

歐土·蓮🌸

旧时乡村未婚男女青年“开亲”,即确定对象建立恋爱关系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或环节,即“见面”,也就是很正式的“相亲”。<br><br> 男女双方在媒婆(奇怪的是罕见“媒公”)的撮合下,要把“见面”提到了“议事日程”,关键在于媒婆。旧时乡村,小农经济,乡村百姓恪守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青年男女又缺乏相互了解的环境,媒婆的角色,不可或缺。尤其在有儿欲娶、有女待嫁的父母眼里,堪比救星。媒婆特别善于发掘一个家庭、一个具体对象的优点和长处。过人之处还在于能大大方方地“吃了原告吃被告”——在女方代表男家讨价,在男方又代表女家还价。“东家吃到西家出”,是一个媒婆的骄傲。<br><br>  <br> 有儿该娶未娶的人家首先要好言好语好“得应”(即招待)好“打发”(即感谢)地请媒婆,或是有明确目标,请媒婆去上门说合;或无方向,请媒婆留意物色。乡间有俗语,“一家养女百家求”,所以托媒的绝大数是男方,绝个别是姑娘家暗中看上了谁家小伙子,装着无意地把那“意思”透给媒婆,或通过第三方向媒婆、或男家传递意思。假如女方基本中意,就会“出生庚”——委托媒婆或双方都熟悉的第三者,郑重其事地把姑娘的“年庚”以专用的帖式,送到男方去“合八字”,即与小伙子的“年庚”一起请乡间学究核查,看看会不会“相克”,以及相克的程度如何,有没有化解的可能等。只有在“八字合成”了,才能正式启动“见面”——媒婆在男家要替女方说话,说女家有多少叔叔伯伯堂兄弟;同宗同族有多少人家,其中又有多少是“合伙吃饭的世家”,即血缘更近的一支族亲;还有多少正正道道的亲戚;...总之,起码要准备多少多少酒菜,多少多少份“俵茶”(即分享给来宾的糖果点心)。至于给姑娘的“见面礼”——手表、自行车、现金、...随行就市,普遍执行。媒婆到女家,又要为男家讲话——场面不要太招风,免得旁人说闲话,关键还是取小伙子人品,男方目前有困难,欠下的债到时还不是两口子的事...<br><br>   两边在媒婆的如簧巧舌下归于统一,选定黄道吉日,小伙子在媒婆的带领下,浩浩荡荡赶赴姑娘家,大鱼大肉、大吃大喝地接受女方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考核考评与考察。当然,这是殷实人家的排场。小户人家,则可能就是媒婆带着小后生,一小担、一餐饭、一桌客。“见个面”,广而告之:小伙子“哇了亲找了对象”;姑娘“开了亲许了人家”。<br>乡村约定成俗:“见面”后,男方反悔,钱财不得追回;女方退亲,照单全部返还。一般情况下“见了面”,很少扯断,除非出现了不可抗拒的情景。一是碍于面子,农耕社会乡村婚姻半径不大,负面影响不小,很不利于再找对象;二是那钱财耗不起,尤其贫寒人家,可能是拿妹妹的“见面礼”当哥哥去“见面的礼”,甚至换亲;三是“得应”媒婆的财物也不是小数目,三姑六婆各有行道,那媒婆也不是好得罪的。<br><br>  改革开放,乡村男女青年成群结队外出打工,挣回了弟妹的学费,挣起了老家的楼房,理所当然也挣回了老婆、甚至孩子。过去那种近乎职业化的媒婆彻底消失了,“见面”,也就渐渐成了一个被遗忘的旧俗。即使偶有乡村男女应老思想父母的影响,要“见面”,也是自主商定,顶多请个熟人象征性地充当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