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下大禹陵——大禹研究院参访纪实

雅馨

2024年12月陪爱人孩子去上海参会,正好我上完了一学期的课,想先到苏州后到绍兴看看。 到绍兴一来想在水乡古镇好好放松一下,忙碌了一年,给心灵放个假。 <p class="ql-block">二来想看望一位年轻的朋友,现在绍兴党校任教的瞿萍博士原来在我爱人主持的杂志社工作过几年,她一直称他冯老师。多次听爱人说起瞿萍和另外一位姑娘刘樱,总是赞叹她俩敬业、纯净,我也深受感染,觉得熟悉亲切。2019年爱人一部小说研讨会上,瞿萍博士发言很有水平,她长着一张娃娃脸,说话柔声细语,就像一名腼腆的高中女生一样。</p> <p class="ql-block">她的爱人郑骥博士是浙江人,早她一年在兰州大学读博,毕业后到绍兴文理学院任教。瞿萍在兰大读博期间,曾回杂志社探望冯老师,还带了绍兴特产。我们心中把她当作晚辈亲人,但是她礼数却很周到。这样的女孩,谁会不喜欢呢?</p> <p class="ql-block">爱人想去绍兴,还有第三个期盼,近些年他醉心大禹文化、齐家文化、玉文化,还花数年时间写了一部文化小说《禹王书》,202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p> <p class="ql-block">大禹的出生地众说纷纭,山西夏县、甘肃积石山等众多地方都在开发大禹文化,力争将文化旅游项目打上大禹圣王的logo。</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管大禹的出生地说法不一,他曾到过的地方更是多不胜数,但大家都接受大禹涂山会盟、归葬会稽之事。</p> <p class="ql-block">会稽山就在绍兴,会稽山麓就有大禹陵,如今,在会稽山下还新建了大禹研究院。2024年7月在甘肃积石山举办的大禹文化研讨会上,爱人还和绍兴大禹研究院前去参会的章学青、柳哲霖两位主任相识。</p> 此次去绍兴,到大禹研究院学习交流自然是最虔诚的期盼了。12月20日下午两点左右,柳主任到柯桥维也纳国际酒店(柯桥安昌古镇店)接上我们,三点钟到达大禹研究院,章主任、柳主任全程陪同参观。 大禹研究院是一个园林式建筑群落,属于大禹陵景区,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新中式,建筑面积13585平方米。包括大禹陵、大禹研究院、大禹纪念馆,集餐饮、住宿、办公、教学等功能为一体。 我们大概参观了四个大小不一的报告厅,家具、设备高档与高雅兼具,装修风格品位不凡,适合举办高端学术会议。 会议报告区能同时容纳460人参会,学术功能区则能满足200人的会议和教学需求。研究院有教学教室9间,可容纳380人同时上课。 餐厅能满足290人同时用餐,住宿区域总计有260个床位。 据悉,这个研究院属于绍兴市文旅集团,也可对外经营。大禹研究院院长张军先生也是绍兴大禹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的法人,大家都称他张总。 当时觉得,绍兴或浙江一些单位如果举办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这个场所非常恰当,就算其他省份前去交流学习也很合适。 <p class="ql-block">我对大禹研究院硬件设施的感受是:高档、高雅、高贵、高端、高级……绍兴经济实力真强,能建这么好的场馆!绍兴这个地方的人真雅,他们的建筑风格庄重典雅,他们的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儒雅不凡。</p> <p class="ql-block">两天参访期间接触到的张总、章主任、柳主任、贺老师和一位很年轻的讲解员,都给我这样的感受。</p> 大禹纪念馆的文图介绍,则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学术研究的缜密。大禹的事迹家喻户晓,凡上过几年学的人都能说出一点大禹的故事,全国很多地方也都举着大禹的旗号建禹庙、纪念馆等。 谁能把大禹故事讲得更好?最值得信赖的当然是会稽山下的大禹纪念馆了。 借助大禹纪念馆前言的文字,“大禹娶妻生子在此,治水毕功在此,大会诸侯在此,祭祀封禅在此,死后归葬在此,其夏姒氏世居在此。”<div><br></div><div>我们普通人朝圣大禹、地方政府公祭大禹,当然要到会稽山大禹陵了。</div> <p class="ql-block">此前我以为大禹研究院的章主任应该是个中老年男性,初见章主任,诧异她咋是个年轻姑娘,她笑说快40了,一直在大禹陵工作,而且愿意一辈子做大禹王的守陵人,说这句话时,爱笑的她收敛笑容,严肃谦恭。</p> 年轻有为的柳哲霖副主任是毕业于河南大学的宋史学专业的硕士生,这让我一下子有了亲近之感,虽然我几十年前就离开了故乡河南南阳,虽然南阳距离开封也很遥远,但是2021年去过开封,说起开封博物馆前的水景和大禹纪念馆前的水景很相似,我们似乎又有一点共同语言。 <p class="ql-block">更难得的是,他喜欢北方的饮食,无论是河南的面食还是甘肃的牛羊肉,他都真心觉得好吃,自己的文化能被人接受又让我增加了喜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对柳主任的敬佩更主要的是他的专业素养,这些年我喜欢看博物馆,几乎把博物馆布展的所有图文都会拍摄,回头摘录出文稿,我认为这是比读书和网络获取知识更高效的途径。</p> <p class="ql-block">当时参观这个纪念馆时朦胧地感觉:做得真扎实!回头细看这些摘录出来的文稿,无一处不当,无一处错字。12月22日早上与张总、章主任、柳主任一起座谈时,柳主任说那些文稿他校对了无数遍。张总笑称,在筹备大禹纪念馆时,曾想让柳主任工作之余顺便解决个人终身大事,结果认真的柳主任对那些年轻姑娘严厉得可怕,说到这儿大家都会心大笑。</p> <p class="ql-block">张总、章主任、柳主任都让我感受到了投入工作带来的幸福感、使命感,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在生活中的种种不易,聊起照顾陪伴老人的难处,我们都感同身受,也敬佩不已。</p> 张总和我们年龄相仿,有着南方人的细腻、温和、儒雅,但做事雷厉风行、刚正不阿,相处不长,感觉张总在历史、文化方面素养很深,更突出的是他在建筑美学方面的造诣。 大禹研究院、大禹纪念馆之所以呈现出如此高雅的格调,和张总的理念与把关密不可分。张总感慨研究院在三年疫情期间建设的艰难过程,但我们参观者丝毫感觉不到工期的仓促,这就是令人折服的质量工程。 他们在挖掘大禹文化的学问工程上也是一丝不苟,章主任说,她和柳主任把全国与大禹有关的寺庙、纪念馆、研究机构等都走遍了,在大禹纪念馆里确实展示了上百幅他们拍摄的不同地方纪念大禹的图片,有的图片甚至就是几间老旧的房屋。 柳主任、贺老师把所有与大禹有关以及绍兴地区治水有关的碑文、古籍都梳理了个遍,真不愧是研究院的研究员! <div>在大禹文化中,神话传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大禹文化的内容,更让人们了解到古代先民们对世界的认知与想象。</div> 大禹治水、定鼎九州,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在大禹纪念馆也都有所展现。认真地阅读展板上的内容,仿佛在聆听一位位智者讲述着古老的故事。这些神话传说与大禹精神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p class="ql-block">大禹纪念馆不仅展示了与大禹有关的史料、传说,各地祭祀大禹的活动、大禹后代分布等,还介绍了绍兴地区的治水历史。大禹治水、越国水利、马臻筑鉴湖、贺循开凿西兴运河、汤绍恩修三江闸……一部绍兴文明史,半卷恢弘治水史。</p> 史书记载,站在会稽山上可看见海,那时鉴湖与大海相连,就是海的一部分。后来海面下落,鉴湖分离出来,湖面依然浩淼无边,如今的绍兴城区,大部分都曾是鉴湖水域。 会稽山下,鉴湖之滨,在大禹陵旁的大禹研究院,这段探寻大禹文化的旅程,让我感觉大禹精神始终存在,它就在守护大禹陵、挖掘传承大禹文化的学者身上,也在爱国爱家的每个国人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