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翔《酒乡 酒民 酒风》姊妹篇

丰茂枣林

<b><font color="#167efb">——原文在《经典文学》阅读量突破30万时的随想</font></b>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酒乡 酒民 酒风》姊妹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原文阅读量突破30万时的随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散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张长翔(山东目照)</div><br> 当今有几个很流行又流传很广的词语,叫做碰瓷儿、蹭热度、蹭流量。那我就来碰碰我之前写的发表在经典文坛网上的《酒乡 酒民 酒风》一文的瓷儿,并理所当然地来蹭一蹭其热度和流量了。因为这篇文章阅读量已经突破30万人次,而且目前仍备受大批后来阅读者的青睐,人数还在频频上升之中。<br> 自看到30万这个刷爆的数字,虽然自知不能和巨匠名著百万册的销量相比,也不能和名人网红拥趸千万的粉丝相较,但对于一个小小的散文写作爱好者来说,除了感谢编辑老师把该文推送至经典文坛网,感谢30多万素不相识的读者,心里更多的是欣喜、是激动、是震惊!震惊于网络的力量,震撼于经典文坛网这个开放平台的能量,真是太强大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超乎我的想象!<br> 自问,吾何德何能,能拥有这样的荣幸? 细细想来,也没有什么捷径,不过还是老生常谈的那几点,无非是对自己兴趣爱好的坚持,对所叙述事物广挖深究的习惯,对素材日积月累地积攒并烂熟于心,对初稿进行千锤百炼地修改加工打磨等一系列的笨办法,最终或可水到渠成,成就一篇稍稍像样点的文章吧。也许,只是也许。<br>  关于写作,是很耗费人心血的一项艺术创作。艺术创作,音乐是有声的,绘画是色彩的,雕塑是有形的,建筑是立体的,唯有写作是仅靠白纸黑字的平面文字,就能让人感受到天地间的山川日月,世界上的红尘纤陌,人世间的市井烟火。写作相比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难度更大挑战性更强,需要更多的冥思苦索才会有收获。 不妨先来看看那些名人大家,是如何跨越这个高难度区域的。唐朝诗仙李太白“斗酒”才能“诗百篇”;卢延让“吟安一个字”,就“捻断数茎须”;现代大文豪鲁迅的写作,离不开一天燃掉的三五十支香烟,以致不舍得抽昂贵的只抽廉价的香烟;而当代备受瞩目的作家路遥,却是靠满足一日三包上好香烟的嗜好,才能提神创作,结果导致巨额稿费还抵不过香烟灰烬高筑的债台。看来许多的诗文创作都不是凭空而来,靠的是有所依凭,助力作者沉下心来平心静气地琢磨,才能获得灵感,克服懈怠疲倦,写出震撼人心的佳作,实现作者们心中的梦想,欢度作者们自寻自找的苦乐年华。<br>  写作一事于我来说,只有“自寻自找”一词,算是与名家们有共同的喜欢与爱好,其余的咱既无烟草成瘾亦无酒精嗜好,当然也无佳作问世。只有《酒乡 酒民 酒风》一文,或勉强可略说一说。 说起写作,咱既无笔走龙蛇游刃有余的才华,又无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敏捷,写作中感觉每一篇都是掏空所有的库存积蓄储备才勉强完成的。具体到《酒乡 酒民 酒风》一文,可以从我最初对“酒乡”的思考探究理解说起。<br>  关于酒乡,比方说,省外著名的贵州茅台镇有茅台酒,山西杏花村有杏花村酒,四川泸州有泸州老窖酒;省内远处的泰安市有泰山特曲酒,青岛市有青岛啤酒;近处的五莲县有五莲原浆酒,莒县浮来山有浮来春酒,而日照怎么没有“日照酒”而只有“尧王醇酒”呢?这个疑问在心里存了好多年。一直到了解到那只日照黑陶中的瑰宝高柄杯,了解了龙山文化,才确切知道现在的日照城就是古之尧王城,尧王醇酒就是“日照醇”,无疑日照自古就是酒之乡啊! 要写“酒民”形象,最好从实例出发,素材丰富,俯拾皆是!众多的酒神酒圣酒仙酒鬼酒徒们,旁枝侧叶远的就不说了,单以我家先生一个实例为代表,来看看酒民的那些糗事儿和趣事儿。此人从年轻时算起,已由原来偶尔醉眠到现在因开车滴酒不沾,俗相不染,从这一例也可看出社会上酒风的不断变迁。他本不好酒也不嗜酒,酒量也有限,但却从不拒绝酒场邀约,什么喜宴,什么聚会,什么宴请,什么接待,什么送别,迎来送往,难计其数。记得有一回可能是酒逢知己了,咱不知在外干没干千杯,只见回家呢子外套往衣柜把手上一挂,倒头便去梦周公了。若干天之后,此事被淡忘的干干净净。<br>  一天,我打扫卫生时,在里屋扫出些许粉条碎屑,又一天,又扫出些许粉条碎屑,一而再再而三,纳罕良久,疑惑,这粉条是从哪里来的呢?关注粉条掉落的位置,发现正好在呢子外套的下方,找到根源了!恍然大悟,原来外套里裹得不过是些水分散发后干燥透了的醉酒呕吐物!以此物为证,这场酒席连酒桌上吃过什么酒肴都可以破案了!哈哈,我是狄仁杰,我是柯南,我是神探! 要说“酒风”,古代和现代、过去和当今、南方与北方有传承也有不同,有时间之分,有地域之别,但酒中的长吟短嗟,人生的酸甜苦辣,凡人俗世里的平凡安稳,英雄末路的泪满襟,应该小异而大同。酒,从古至今,整个社会,每个阶层,各种群体,舍不得,脱不开,离不了,戒不掉。造酒,制酒,酿酒,品酒,尝酒,喝酒,酒的历史伴随人类的历史,一起产生,一起成长,一起兴盛,早已蔚然成风,薪火相继恒久传承。<br>  酒,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过厚重的历史使命,比如“鸿门宴”,又比如“杯酒释兵权”,还有“煮酒论英雄”等等,如此短短的一篇《酒乡 酒民 酒风》怎么能写得尽道得完呢?之所以能有30多万的阅读者,或许是多多少少写出了酒的一些普遍意义,说出了酒在各人心中所有而口中所无一点共性,才与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产生了共鸣共情,才博得众人拾柴的抬举吧? 目睹阅读量刷爆,刷新了我的认知的同时,也更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觉出自己写作水平有限,还存在错漏字的不足之处。记得那天对《酒乡酒民酒风》无数次的修改之后,三更灯火已尽,眼饧神弛,盲目自信感觉大功告成,绷紧的弦立即放松,随即发给编辑,急着等老师的斧正,结果发表后才发现错漏字。幸得众多读者不弃,还赢得30多万读者的厚待。谢谢你们,在沧沧网海,茫茫人群中,与你们似知己相逢,让我斟满友情,还有千杯万盏的感激之情,在巳蛇年即将到来之际,祝朋友们万事如意!<br>  朋友们,来,隔屏举杯吧,一饮而尽,干!<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5. 1. 9</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