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海尾角,驱车驶往下一站大京城堡。</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车窗左侧依旧是波澜壮阔的旖旎海景,但已无心欣赏,眼前频频滚动浮现的都是小卖部女主、喝酒中年男,包括卖海鲜、卖虾饼的海尾角各色人等。女主因为八块钱的扫码远距离“追踪”我,喝酒中年男“你们吃饱了去旅游,我们吃饱得下海”的话语,让我对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群的真实状态有了更直面的了解。说实话,每每看到这些,心里总会隐隐感觉不舒服。</p><p class="ql-block"> 霞浦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明初倭寇横行,这里随时都可能成为他们登陆烧杀掠夺的地点,当地先民便在交通要塞上建造了许多防御工程,大京城堡就是当年的遗迹。</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村容村貌、田园景色、风土人情和北方有较大不同,便想零距离的深入体验一下,把车停在距离大京城堡百米远的地方,就信步边走边看到了城堡门口。</p> <p class="ql-block"> 城堡略显寒酸,饱经岁月洗礼、风霜侵蚀,已没有了当年抵御倭寇的雄姿,但外面两棵遮天蔽日的大榕树让人惊叹,树上垂下的几十条长长的“胡须” 彰显着她的高寿。树下,几个大妈在热烈的聊着天,不知道什么话题偶尔让她们笑得前仰后合。看城堡外侧立的几块石碑,显示城堡始建明初洪武年间,一直到明嘉靖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彻底平息倭寇,都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来就渐渐沦为普通的防盗设施,现在就是后人用来瞻仰、铭记和回忆那段烽火岁月的历史遗迹。</p><p class="ql-block"> 略显寒酸的券形石质大门将近两米高,门下开始用条形石板铺路,一直延伸到街里。进门从两边的楼梯上到城墙上面,看到居然有十几棵硕大的榕树沿着城墙延伸到远方,榕树长在城墙的中间,不知道在明朝抗倭的将近二百年中,它们是经历了怎样的烽火考验而逐渐融为一体的。</p> <p class="ql-block"> 城墙上面足有五六米宽,游人稀少,你可以尽情的在上面徜徉、游玩,你也可以坐下来,出神的盯着那斑驳、风化的城墙垛口,耳边依稀能听到那穿越时空的刀枪碰撞的金属音和厮杀倭寇的呐喊声。</p><p class="ql-block"> 一切都远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这百年榕树摇曳的枝叶。</p><p class="ql-block"> 一条白色大狗从远处跑过来,哈吃哈吃的围着我转悠,撵也撵不走。它可能毫无恶意,只是被主人关久了,释放着体内被压抑的多余能量,发泄着、撒着欢表达它的善意,我接受不了,逃也似的下了城墙。</p><p class="ql-block"> 城墙下是一条从城门口延伸过来的老街,里面有现代元素,但展现给你更多的是一些古老的痕迹,像是内地八十年代以前街道的样子,让你看了有点恍惚,但很亲切。</p> <p class="ql-block"> 古街大概至少有上百年历史了,路上铺的都是被人车行走磨的光滑的青石条,从条石的横竖排列看下面是留有下水道的,可见在那个年代也是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的。两侧的房子多是破旧的瓦顶,门窗还是老式的木质门,甚至是一块块能搬下来的挡板的那种,让你感到有点处于旧中国的那种错觉。门店基本都是售卖饭菜、日用百货、田地耕作用品,绝少有电器、车辆维修、眼镜手机等现代商品。看店的多是中老年人,也不叫卖,或坐或站着聊天,不紧不慢,悠闲自得,脸色洋溢着的都是没有生活压力的真挚的笑意,这种慢节奏的小农生活,让我感觉仿佛穿越到了以前不先进、不富裕但很轻松、快乐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走走停停,累了你可以坐在商铺门口的竹凳子上,歇歇脚,看看过路的行人,晒晒午后和煦的阳光,听着当地人用快速的、你根本听不懂的闽方言笑着聊天,仿佛我不是来旅游的,就像古街的居民一样闲适。</p><p class="ql-block"> 古街不过一千多米,走到尽头右侧是一家老年活动中心,我也不见外直接就走了进去,马上就感觉到了异样,里面的人都开始盯着我看。古街上就这么多人,彼此都认识,突然闯进来一个生面孔,也难怪他们都用审视的眼光盯着我。但目光都是善意的,并没有因为不认识就质问甚至驱赶我,我便大着胆子往里走。</p><p class="ql-block"> 满屋子都是中老年人,除了牌桌上有一个中年妇女,其他都是满脸沧桑甚至拄着拐杖的老头。门口墙上安装着一台液晶电视,里面播着不知名的电视剧,下面整齐的坐了几排老年人,安详的、津津有味的看着。再往里面就是中年妇女所在的牌桌,玩着推牌九一样的纸牌,我看不懂便继续往里面走。后门口是一张扑克牌桌,我便踱了过去,不出意外,打牌和围观的人又都抬起头重重的打量我一眼,但马上就又嬉笑着沉浸到紧张的牌局中。</p> <p class="ql-block"> 我又把自己当作成了一个地道的当地人,站着轻松的看了一整局,没想到他们玩的就是我们这儿流行的“斗地主”,而且规则、打法一模一样。一番斗智斗勇、激烈厮杀,最后四人手里的大牌基本都拼杀殆尽,最后“地主”竟然靠一把很小的三代二成功闯关,满桌都是不可思议的惊叹和欢笑,接下来就是局后常规的你一言我一语的复盘研讨。</p><p class="ql-block"> 作为旅游旁观者,欣赏一局精彩的牌局也让我意犹未尽,但还是识趣的从后门出来,拐进了古街尽头的小巷。</p><p class="ql-block"> 走走停停,巷子里居然有许多老式的瓦顶建筑,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都有。有徽派的白墙、走檐,也有南方建筑的吊梁、屋脊,风格不定,形态各异,估计也是源于历史上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等北方人衣冠南渡,历代移民民族大融合而形成的农业、手工业、生活、饮食、建筑等风格相互兼容、创新发展的结果。 </p> <p class="ql-block"> 很喜欢在这些古老的弄堂、巷子里逗留,这寻常巷陌里,有真正的百姓人家,有真正的烟火气息,有真正的风土人情,你慢慢去寻,细细去品,都无处不在,味道十足。那褪色的老墙,残缺的青砖,满是沧桑门楼,你看着它,就像和古代匠人在谈心、在交流;你摸着它,就像听主人在叙述那段岁月,那年烽火......</p><p class="ql-block"> 这个古村落很有厚度,很有味道,也很宁静,鲜有行人,你可以尽情在这里流连,在这里遐想,在这里怀古。但时不待我,冬天的日头快速西沉,还有东壁的落日在等待,只得怅然离去。</p><p class="ql-block"> 到了车跟前,三个孩子嬉闹着跑过来,后面的小女孩明显跟不上摔倒了,前面的两个男孩赶忙回头搀起她,小女孩要哭的脸上马上展露了笑容,三个人一路笑声的从我车前跑远了。</p><p class="ql-block"> 不仅感叹,脚下的这片土地,当年曾经饱受倭寇侵扰,民不聊生,眼前的城堡也曾烽火连天,生灵涂炭,满目疮痍。</p><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六百年,这片当年的狼烟之地,现在却是海晏河清,人民安居乐业,老有所好,幼有所乐,一幅国泰民安的景象。又想起来那句话,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星球上,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里。</p><p class="ql-block"> 驱车奔向东壁的路上,右车窗还是那片碧蓝的大海,这时又有了欣赏和抒情的兴致:有了强大的祖国,才能有宁静的海岸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