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消费篇</b></p><p class="ql-block">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老百姓的手头余钱逐步增多,衣食住行的条件也在逐步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p><p class="ql-block"><b> 下表是我们家总体消费结构占比%的变化(总计100)。</b></p><p class="ql-block"> 年份 吃的 穿的 用的 住的 水电气</p><p class="ql-block"> 1978年 37.4 15.9 15.7 1.50 10.6</p><p class="ql-block"> 1999年 17.1 7.00 19.8 10.1 3.00</p><p class="ql-block"> 年份 通讯 交通 医药 人情 结余</p><p class="ql-block"> 1978年 0.30 5.00 2.50 5.10 6.00</p><p class="ql-block"> 1999年 4.40 9.80 11.1 7.90 9.80</p><p class="ql-block"> 从上表分析可知,1999年与1978年相比,消费主体由吃穿用三项转向吃医住用交通五项。其中通讯、医药、住房增长幅度比较大。一个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的转变,由温饱型向现代化消费转变。另一个原因就是住房和医疗制度改革。近几年消费主体又变成了住房、医疗、孩子教育三项。</p><p class="ql-block"> 以前都是福利住房,工厂的房子,住户只需缴纳很少的房租。我们家1988年每月仅2.33元,1992年住教师楼也只有21.23元。后来改善住房条件,购置商品房,支出大幅度提升。</p><p class="ql-block"> 以前看病基本不花钱,只交两角钱挂号费。九十年代后期自己要付费30%,直到2006年我们企业才解决了职工医疗保险问题。但是像我这种特殊疾病,自费治疗费用能占家庭总收入的60%,就有点捉襟见肘了。</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教育支出,也是大头。日常吃穿用度不说,光是补课费就让人头疼。</p> <p class="ql-block"> 说到消费观念让我想起在建三小楼居住时,有一户人家经常借钱花。那怕是打个酱油买斤醋,花个三毛两毛的,也要张口去借,等发工资有钱了才能还上。邻居们都嘲笑这家的家庭主妇,说她不会过日子。</p><p class="ql-block"> 消费信贷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过去是“积蓄~购物~积蓄”的消费方式,如今尝试“贷款~购物~积蓄还贷”这种新的消费方式。九十年代一些城市兴起贷款购物热,当时我们还不理解,担心那可咋还呢。进入21世纪,贷款买车、买房已司空见惯。</p><p class="ql-block"> 以前的观念是能省则省,能不花钱就不花钱。早年间,有好多东西都不买,而是自己动手做。我就做过衣服挂、擀面杖、小板凳、沙发椅,扎过鞋垫、窗帘。现在都买现成的。说明我们老年人消费观念也在悄悄改变。</p><p class="ql-block"> 以前购物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近些年兴起了网上购物、刷卡消费。看到早市连摆地摊卖菜的农户都亮出二维码,接纳微信扫码消费,才感到我真的还是有点落伍了。</p> <p class="ql-block"> 健康消费是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引起人们重视的消费领域。1987年中央台播出一段马华练健美的事,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好多观众仍保留过去的偏见,认为穿健美服,练健美操属于“不正经”。至于“比基尼”泳装则更是羞耻之事。而如今人们早已习惯,还喜欢上健美操、广场舞、交谊舞,健康意识大大增强。</p><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以来,各个公园、休闲广场随处可见锻炼的人群。走圈的、遛弯的、伸胳膊压腿的,扭秧歌、打球、踢毽子的等等。进入21世纪,健身房、体育场馆纷纷建立起来,健身器械也走进百姓家。</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保健品市场非常火爆,大多针对老人和儿童的,像牦牛壮骨粉、脑白金、核酸、蜂胶、鱼油等等,尽管价格不菲,人们也舍得花钱消费。我们家就买过辅酶Q10、纳豆激酶、参百益RJ3。最近坐公交车去医院,常碰到一帮老太太从保健品店出来,议论着今天发啥了。</p> <p class="ql-block"> 旅游也是现在消费的热点,尤其是节日小长假期间,各个旅游景点人满为患。记得九十年代刚兴起旅游热的时候,基本都是公费旅游。开个会、办个培训班,都选择在风景名胜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现在人们已经不差钱,大多数都选择自费出行。在2016-2018年期间,我的病情比较稳定,我们老两口经常随团到处走走看看,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消费是黄赌毒的灰色消费,这些建国后已经绝迹的丑陋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又死灰复燃。尽管国家下大力量整治,仍屡禁不止,成了社会的顽疾。</p><p class="ql-block"> 再有就是不正之风,尤其是窗口行业,吃拿卡要现象依然存在。就连小孩子上学也要像老师表示表示,更不用说求人办事了,无形之中增加了老百姓的隐形消费。尽管国家下大力气惩治腐败,成效也比较明显,有些行为有所收敛。然而这股风气已侵入人们的意识当中,要想彻底刹住绝非易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