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拉纳西 鹿野苑-释迦摩尼初讲经处,恒河夜祭等,印度母庙 <p class="ql-block">恒河女神的驻地-瓦拉纳希</p><p class="ql-block">瓦拉纳西恒河位于印度恒河中游,因此河横穿印度最古老的城市瓦拉纳西,而被命名为瓦拉纳西恒河。瓦拉纳西恒河是印度教沐浴和祭祀的圣地,是印度教圣地之一。而且瓦拉纳西的恒河是佛陀涅槃后舍利化金刚沙处,因此在佛教徒的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鹿野苑位于瓦拉纳西郊外,当年因野鹿出没而得名,又因佛陀到来而成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p><p class="ql-block">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觉悟成佛,来到此地度化五位弟子,创立了教化众生的事业。鹿野精舍附近的乔堪祗塔,俗称五比丘迎佛塔,就是佛陀初次讲道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佛教向外传播,曾吸引不少外国高僧包括中国唐代的玄奘和尚来到这里朝圣取经。</p> <p class="ql-block">鹿野苑达麦塔</p><p class="ql-block">首建于孔雀王朝,笈多王朝时曾予重修(公元4世纪到6世纪),在鹿野苑修建了很多大型佛教建筑,其标志性建筑为达麦塔,又称慈氏菩萨授记塔。按佛典所说,佛陀的转世为婆罗门子慈氏,世称弥勒菩萨,佛陀在达麦塔所处的位置向弥勒菩萨授记,彼于人寿八万岁时,成等正觉,龙华三会说法,教化众生。公元12世纪,鹿野苑的所有建筑被破坏殆尽,唯留下达麦塔残部,高达39米,直径达28米余,成为鹿野苑的标志,默默地见证着1,600多年前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鹿野苑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r></p> 今天仍有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前来转塔; <p class="ql-block">还能看到佛家弟子在遗址旁边打坐冥想。</p> <p class="ql-block">鹿苑</p> 公元7世纪玄奘赴印时, 这里仍十分兴盛:“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丽穷规矩”,后来逐渐荒芜。 <p class="ql-block">1931年复建的鹿野寺<br></p> <p class="ql-block">印度萨尔纳多博物馆就在鹿野苑复建的鹿野寺,鹿野苑的考古挖掘有大量的珍品收藏于此<br></p> 阿育王柱,整个柱头装饰象征着此地佛法遍及四方,具有印度佛教特有的独创性,整个柱头雕刻细致精美,且研磨得如镜子,是阿育王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装饰之一。<div>该狮像现被作为印度国徽的图案<br></div> 有些学生们组织过来学历史? <p class="ql-block">不知是保<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安</span>还是警察?</p> <p class="ql-block">进入瓦拉纳希城里了。治安、环境卫生堪忧,路况也不太好,我们也最好不过转乘摩的,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摩的,一路上不敢下车,摩的司机此时应该是我们的保安,<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每车至少载4个乘客,</span>穿越在这座印度教圣地。街上满是来此朝圣的信徒们,夹杂着一队队的送葬队伍;和清教徒,苦行僧们......</p> <p class="ql-block">街角的神龛</p> <p class="ql-block">恒河夜祭广场,有成千上万的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印度教徒和游客。全印度80%以上都是印度教的信徒,他们都以来过瓦拉纳希朝圣,圆自己一生的梦想。</p> 街上人声鼎沸,牛狗横行,喇叭声此起彼伏,而可能转个弯下个阶梯彷佛就是另一番世界,极具自己的城市性格,给人无限惊喜。 晚上,河坛周边香烟缭绕,梵音、祈福钟声回荡,夜祭会场庄严肃穆,夜祭表演让你领略什么才是真正的最炫民族风。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瓦拉纳西是印度教信徒心目中最向往的宗教圣地,风雨无阻已持续几千年的恒河夜祭,就在瓦拉纳西的恒河边举行,无数人每天聚集在恒河边,聆听夜祭中神的教谕。</p> 香烟缭绕、梵音悠长,两侧有人不断敲着铜钟;人群静谧、 肃穆,直视河坛。7位种姓制度最高阶的婆罗门年轻男祭司,手持拂尘等法器向四方舞动参拜,嘴里吟颂着祭文,并时而吹起海螺、洒上大把鲜花……祭仪过程庄严隆重。 <p class="ql-block">整个夜祭有着一套完整的仪式,最开始撒花、点火、焚香,然后祭司们拿着各种法器,在炫目的烛火和缭绕的烟雾中进行吟唱、舞蹈等表演。</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瓦拉纳希恒河充满庄严、肃穆的气氛……</p> 错过瓦拉纳西,你就错过了整个印度 <p class="ql-block">清晨赶到恒河边,再一次体验到了瓦拉纳希恒河边的教徒们的虔诚……</p> 长达2580公里的恒河,悠悠地划过印度,据说这里成为最神圣的朝拜地,是因为相传6千多年前,瓦拉纳西由印度3大神祇之一的湿婆神所建,恒河水也是由他所整治。在印度,印度教徒一生有4大夙愿:敬仰湿婆神、到恒河沐浴并生饮恒河水、结交圣人朋友、住在瓦拉纳西。而瓦拉纳西也是印度教徒所谓的天堂入口,死后若可以葬于天堂入口的恒河,便可直接受湿婆神庇佑,免受轮回之苦,直接进入天堂。 <p class="ql-block">恒河晨浴。恒河是印度的圣河,历史悠久,有着浓厚的民俗和文化色彩,即使经过千年的文明洗礼,恒河两岸的人们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恒河边满是沐浴净身的人;印度教便将恒河奉若神明,敬奉湿婆神、洗圣水浴成为印度教的两大宗教活动!</p> 到恒河沐浴可以洗掉一生的罪过。 <p class="ql-block">苦行僧?清教徒?</p><p class="ql-block">很多印度教信徒选择去瓦纳拉希灵修,“让精神或灵魂去除种种欲望,最终恢复其完美,停止虚幻的生死轮回,达到永生的境界。” 当然,最终的“永生”境界不是去一次印度就能达到的,但是在印度,灵修至少要从“素食”和“与世隔离”,也许再这样“封闭”的环境下,你可以从心出发,寻找更好的自己。<br></p> 沐浴恒河的人们。他们双手合十,喃喃地祈祷了一会儿,然后开始沐浴,将水往头上泼,再捧一口恒河水往嘴里送。 沐浴在圣河里的教徒们,用恒河水虔诚的洗净他们的罪孽。对于印度人来说他们相信一辈子一定要来一次恒河沐浴,能够来到恒河受浸一次,累世的业障都能被洗净。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瓦拉纳西,还一直有火葬的传统习俗,而恒河又是这古老习俗的见证。印度北方邦的文化古城瓦拉纳西,就坐落在恒河之滨。那里的焚尸场也驰名世界。印度教徒死亡时,都会在河坛举行火葬仪式。印度教徒去世后,家人会以黄色(死者为女性)或白色(死者为男性)绢布包裹尸体,然后放在两根竹制担架上,以游行方式抬到火葬河坛(Manikarnika Burning Ghat)。<br></p> 最右面的是富裕者的火葬点,最左面的3层楼,住满了从各地而来,正在等死的人。因为管理死者“时限”的湿婆大神常在恒河岸边巡视,凡是死后在这里火化的人,都可以免受轮回再生之苦,直接升入天堂。水火之间,生死彼岸。 恒河岸边神庙前的火葬河坛<br> 在恒河岸边寿终正寝,或火葬、水葬者,来世将享福无穷,并随恒河女神升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清晨阳光下,</span>虔诚的印度信徒们无论生死都共同沐浴在瓦拉纳希恒河,他们都觉得很幸福!</p> <p class="ql-block">瓦拉纳希恒河承载了多少印度教徒们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印度大地母亲庙</p> <p class="ql-block">印度母庙:它是印度唯一一座供奉印度大地母亲的庙宇,里面供奉的是大理石雕刻的印度地图。</p> <p class="ql-block">瓦拉纳西主要名胜古迹有:恒河浴场、印度金庙、杜尔迦庙、印度之母庙、拉玛王庙、贝拿勒斯印度大学、新印度金庙、林讷格尔堡。河岸附近的街头巷尾,到处树立着象征湿婆的神柱(被称为“林伽”,即男性生殖器),为印度教徒所顶礼膜拜。此外,释加牟尼初转法轮的鹿野苑就在瓦拉纳西附近,耆那教的两个教长也诞生在附近,故瓦拉纳西市已成为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的重要圣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