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瓦尔登湖》是这样一本书,常读常新。</p><p class="ql-block"> 初读《瓦尔登湖》,是在十几年前,缘于好友推荐。初读,也是粗读,没有感受到好友对该书的赞誉,倒是觉得书中的文字冗长拉杂,一些语句很是烧脑、晦涩,仿佛自言自语,不知所云,印象深刻的只有作者梭罗对瓦尔登湖的湖光山色和花木兽禽的精描细写,令我憧憬。</p><p class="ql-block"> 他写湖写水不吝笔墨。</p><p class="ql-block"> “看瓦尔登是这会儿蓝,那忽儿绿。置身于天地之间,它分担了这两者的色素。从山顶上看,它反映天空的颜色,可是走近了看,在你能看到近岸的细砂的地方,水色先是黄澄澄的,然后是淡绿色的了,然后逐渐地加深起来,直到水波一律地呈现了全湖一致的深绿色。”</p><p class="ql-block"> “水是这样的透明,二十五至三十英尺下面的水底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赤脚踏水时,你看到在水面下许多英尺的地方有成群的鲈鱼和银鱼,……你会觉得这种鱼也是不愿意沾染红尘,才到这里来生存的。”是不是梭罗也要做一条不愿沾染红尘的鱼呢。</p><p class="ql-block"> “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p><p class="ql-block"> 你看,他写风景的文字多么形象而惟美。只是,他的那些充满哲理的语言有些绕人,需要时间潜心思考、细究其理。当时的我,正值中年,每天工作起来,忙得不可开交。读过一遍的《瓦尔登湖》被随手扔在书架上,束之高阁。</p><p class="ql-block"> 之后三五年,有机会去一处僻静的湖畔小住几天。住在白桦林深处原木建筑的房子,简朴,粗犷,甚至带点野性。那几日,感觉时间突然慢下来,举目四望,茂密高挺的白桦,清澈纯净的湖水,安静游弋的小鱼,伸手可及的星空,那一刻,城市的喧嚣、世事的浮躁、职场的烦扰、工作的压力,和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下子都抛得九霄云外了。身临其境,静中思考,让我记起梭罗对瓦尔登湖的那些描写。</p><p class="ql-block"> 回来后,重读《瓦尔登湖》,有了新的感悟:生活可以简单一些。梭罗在书中提到生活必需品对人类的意义,“在天时中,其生活之必需品可分为:食物、住宅、衣服和燃料。”而“大部分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所以关于奢侈与舒适,最明智的人生活得甚至比穷人更加简单和朴素。”</p><p class="ql-block"> 对此,我有所顿悟,梭罗说得好啊,我们的生活为什么不能简单一点呢?想一想,我们曾被许许多多看似有用却无甚大用的繁务琐事,平白地耗费了大量的时光、精力和财力,沉浸在别人眼中所谓的成功,被虚荣和舒适,渐渐消磨了意志,懈怠了精神。实质上,我们完全可以像梭罗一样,给生活做减法,让生活变得简单,再简单。</p><p class="ql-block"> 我也开始把读书的心得应用在生活中。我喝茶近40年时间,从花茶、铁观音、普洱,到现在喝白茶,不仅跟风随大流,还曾着迷于茶具。老实讲,愈是精致讲究的茶壶茶杯愈不舍得用,生怕一个不小心,多摆上架子或收进柜子,失去了茶具基本的使用功能。听梭罗所谈,这些“都是内心里孜孜扩展着的结果;衣服不过是我们的最表面的角质,或者说,尘世之烦恼而已。”衣服如此,茶具何尝不是呢?梭罗说“难道我们老要研究怎样得到越来越多的东西,而不能有时满足于少弄一点东西呢?”现在,家里书桌上我只留一个带滤网的玻璃杯,既不妨碍读书,也不影响喝茶,足矣。</p><p class="ql-block"> 前些时日,三读《瓦尔登湖》,新的收获是要适应寂寞、享受孤独。我想,或许和境况有关,也和年龄有关。临近退休的我,一直在思考,怎样做出调整、适应改变,“当时不杂,既过不恋”,《瓦尔登湖》又给了我一把开启退休新生活的钥匙。</p><p class="ql-block"> 当时28岁的梭罗独自一人来到瓦尔登湖,与山川湖泊为伴、以草木花鸟为邻,他在生活中细心观察时节周转、湖水变化、鸣禽走兽,甚至蚂蚁大战,就这样,“宁愿坐在一个南瓜上,并且独自拥有它,也不愿挤坐在一个天鹅绒的垫子上”,在孤寂中静静地思考人生、品味人生。</p><p class="ql-block"> 我理解的梭罗是这样一个人,适应寂寞,享受孤独,过好自己的生活,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生活有多种形态,他的生活实验也是要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那种形态。别人眼中的孤独,未必是梭罗的孤独;别人眼中的隐居,未必是梭罗的隐居。“人们常常对我说,‘我想你在那儿住着,一定很寂寞,总是想要跟人们接近一下的吧,特别在下雨下雪的日子和夜晚。’——我们居住的整个地球,在宇宙之中不过是一个小点。怎样一种空间才能把人和人群隔开而使人感到寂寞呢?我已经发现了,无论两条腿怎样努力也不能使两颗心灵更形接近。”他发现,“一些生意人,却只感到寂寞,只想着生意经,只觉得我住得不是离这太远就是离那太远,甚至有些农民也如此。……这些焦灼不安的人啊,他们的时间都花在谋生或者维持生活上了。”</p><p class="ql-block"> 而梭罗是要找到一处可以重新思考、构建自己生活的地方。他的精神世界是富足的。“虽然从我的门口望出去,风景范围更狭隘,我却一点不觉得它拥挤,更无被囚禁的感觉。尽够我的想象力在那里游牧的了。”“我确信我很喜欢我这样的生活;我不是在开玩笑。”</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瓦尔登湖》,常读常新。我要像梭罗一样,找寻一种适合自己退休生活的全新体验,并坚持成为生活常态,读书,写作,讲课,旅行,不慌不忙,心无挂碍,过好自己的日子,有自己的一份清欢,一份安静,一份自在。也愿每一个人都能在人生的行旅中找到歇脚之地,在心田里有一片瓦尔登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