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女英烈,浩气长存——走进八女投江纪念馆

闲云野鹤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0日下午,跟随孩子研学的脚步,第一次踏进“八女投江纪念馆”,进一步深入了解牡丹江——这座平凡且英雄的小城。</p> <p class="ql-block">八女投江纪念馆于2011年8月1日正式对外开馆,展馆建筑面积6885平方米,有5个基础陈列展厅、一个临时展厅、一个多功能厅。基本陈列包括:八女投江事迹暨牡丹江抗日斗争史实展、革命英烈事迹展、追寻城市的红色记忆展、壮丹江古代历史陈列展。</p> <p class="ql-block">展出文物2000余件,有语音导览、环幕影院、电子翻书、魔幻墙、幻影成像等科技手段以及雕塑、绘画、场景复原等艺术形式,展现了壮丹江地区的发展历史,突出展示了以八女英雄事迹为代表的红色历史文化,使纪念馆进入了省级一流展馆行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楼序厅</b><span style="font-size:18px;">——整体雕塑及展示</span></p> <p class="ql-block">牡丹江是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第五军的发祥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战场。以八女英烈为代表的英雄儿女,用生命和热血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篇章。</p> <p class="ql-block">牡丹江是一方英雄辈出的热土,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有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牺牲。早在二十世纪初,这里就成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红色通道,进步知识分子的宣传阵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又陷人一场新内战,双方都把争夺东北作为巩固和建立各自政权的后方基地,在这场争夺战中,地缘优势的牡丹江地区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建党、建政、土改、剿匪,建立东北野战军跑兵学校、航空兵学校的重要战略后方,为东北和全国的解放做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富有革命斗争传统的牡丹江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家卫国,建设美好家园,取得了优异成绩,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楼展厅 </b>八女投江事迹暨牡丹江抗日斗争史实展</p><p class="ql-block">这个展览详细介绍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东北的历史背景。1932年5月, 日军占领了牡丹江地区。面对侵略,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这场抗日斗争持续了十四年之久,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篇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日寇铁蹄下的牡丹江</span></p> <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乘东北军奉命不抵抗之机,大举进犯,占据辽、吉,染指黑龙江。1932年5月侵占了牡丹江,开始了对牡丹江人民的疯狂掠夺和野蛮的、惨无人道的法西斯统治。</p> <p class="ql-block">一九三二年五月,在东北抗日联军的领导下,牡丹江区域抗日烽火熊熊燃起。</p> <p class="ql-block">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牡丹江后,极力推行殖民地的经济统治政策,垄断经济,掠夺资源,尤其以黄金、木材、煤炭、土地为甚。在牡丹江地区修筑的铁路主干是向东与朝鲜铁路接轨,形成通往日本的最近运输线,牡丹江地区大量的木材、粮食、煤炭等物资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这些从东北掠夺的财富不仅支撑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而且也成为日本所谓“战后经济快速恢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经济基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楼展厅</b>——八女投江事迹暨牡丹江抗日斗争史第二展厅</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一部分;抗联中的伟大女性——八女英烈壮歌</b></p> <p class="ql-block">1938年10月,抗日战争时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乌斯浑河,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 名女官兵,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却被敌军围困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日伪军逼降, 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p> <p class="ql-block">她们分别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 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八位女英雄只有指导员冷云曾留下唯一的照片,其他女战士都没有留下真实的照片,图片是依据部分战士和当地民众的描述所做的画像,以表人民对她们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1986年9月 7 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念碑”奠基典礼。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为工程奠基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2009年9月 14 日,她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八位巾帼榜样——英名永存</b></p> <p class="ql-block">巾帼英雄,彪炳史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二部分:建立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b></p><p class="ql-block">在十四年抗日斗争中,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地下党组织在牡丹江地区建立了宁安八道河子、林口刁翎、东宁三岔口、穆楼下城子、方正、勃利下江地区等多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根据地的人民组织起反日会、妇女会、儿童团等,他们为抗日武装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物资、人力、资金的支持。抗日部队在根据地进行整训,有的还设有学校,进行文化教育、政治军事训练等。在牡丹江地区的抗日武装,每一支部队在建立之初都曾有这样一块根据地,这些遍布牡丹江地区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以赵一曼、冷云为代表的抗联中的伟大女性,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巾帼不让须眉的传统美德。</p> <p class="ql-block">抗联将士的艰苦岁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伪时期傀儡皇帝溥仪的诏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抗联入苏整训</span></p><p class="ql-block">1938年以来,日军实施更加残酷的“围剿”,东北抗日联军伤亡惨重。东北党组织根据当时的形势,确立了保存实力、培养干部的方针, 各部队转移苏联远东地区进行整训,成立抗日联军教导旅。在苏整训的三年多时问里,教导旅多次派出小部队返回东北进行敌情侦察和各种游击活动。1945年8月参加苏联红军解放中国东北战役,为最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对日作战</span></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苏联红军在4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分别从后贝加尔、黑龙江沿岸和滨海地区越过中苏、 中蒙边界,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日本关东军发动了突袭。苏军出动3个方面军,包括11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军、3个空军集团军、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和1个战役集群,总兵力157.7 万人,火炮、迫击炮、飞机等对日宣战。</p> <p class="ql-block">精通汉、俄、日三种语言的俄罗斯美丽姑娘——<b style="font-size:20px;">嘎丽娅,</b>跟随小分队执行任务,深入敌军进行谈判却惨遭杀害,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付出了年仅17岁的年轻生命,成为反法西斯战争中一名非军人女性和平使者。</p> <p class="ql-block">苏联红军的衣帽及装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于中仁女儿于志新捐赠的俄联邦纪念章证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展示了俄罗斯和中方88旅老战士为人类正义事业所作出的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三部分:抗战的最后胜利,英名永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牡丹江解放</b></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2日苏联红军攻克了密山、绥芬河等地后,于8月13日向牡丹江挺进、东线苏军257坦克旅在农民刘玉坤的引导下,全歼四道岭子日军,后在爱河车站遭遇日军顽强阻击。14日经过艰苦激战,苏军进抵铁岭河。16日凌晨东南线苏军65步兵师在第257和77坦克旅的配合下,成功地突破日军防线,挺进牡丹江市区。东北线苏军22师从桦林强渡牡丹江,挺进市区。日本精锐的122师团、135师团、126师国全部被击溃,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牡丹江市获得了彻底解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抗战的最后胜利</b></p><p class="ql-block">在十四年的抗日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英雄的吉东——牡丹江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优秀儿女英勇栖姓、涌现了许许多多光耀干秋的英人物和无名烈士,在这里为他们树起永恒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革命英烈纪念馆</b><span style="font-size:20px;">——浩气长存,牡丹江革命英烈事迹展</span></p><p class="ql-block">这里展示了牡丹江地区革命英烈的光辉事迹。他们用生命和热血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写下了不朽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马列主义早期传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战胜黑暗,迎接黎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建设家园,捍卫和平</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楼展厅——追寻城市红色记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再现了牡丹江的红色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一部分:黄花甸子的兴旺岁月——清末民初的牡丹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殖民化城市的雏形——日寇统治时期的牡丹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三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的牡丹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四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欣欣向荣的工业化新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牡丹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历史博物馆</b>——展现了牡丹江的古代文化</p><p class="ql-block">牡丹江的远古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文化;早期铁器时代;渤海文化;辽、金、元文化;明清时期与流人文化;地方民俗文化;范永贵个人捐赠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海东盛国——渤海国,宁古塔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还有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遗址,这里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保护对象。这里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是了解牡丹江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牡丹江历史文化悠久,独特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牡丹江的历史在反映祖国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凸现了独特的本地区历史发展面貌。牡丹江流域的古代文化,在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里,既可以一睹素慎古族的“楛矢石砮”,又可了解到挹娄、勿吉先民射猎、捕貂的身影,更可以领略到渤海人民创造出“海东盛国”的盛世辉煌;还可以倾心诵读到宁古塔流人拓荒路上气血的诗句。这里展出的各个时期各民族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民俗文物和遗迹史料,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地方文化瑰宝。</p> <p class="ql-block">牡丹江市八女投江纪念馆的建立,不仅填补了壮丹江市历史文化传承的空白,也为宣传牡丹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牡丹江的红色历史文化、勃海文化、民俗文化、流人文化等搭建了一个平合,为接待中外参观者,与部队、学校等单位结成共建单位关系,成为牡丹江市重要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八女投江纪念馆、八女投江群雕和位于牡丹江畔铁岭河南山上的烈士陵园共同组成了牡丹江市经典的红色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富饶宽广的东北黑土地,山川秀美的牡丹江流域,勤劳质朴的牡丹江人民,上千年的历史文化瑰宝。牡丹江的今天是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生长在牡丹江的温暖怀抱里,我们深为牡丹江辉煌的过去感到骄傲和自豪,为牡丹江今天的蓬勃发展加油鼓劲;为牡丹江的灿烂明天祝福歌唱!英烈光辉光耀千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