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兴福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文物保护单位,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初名“大慈寺”。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扩建,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涧旁,故又称“破山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兴福寺,1983年被列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1995年4月19日被公布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锦鲤池,常熟兴福禅寺在求财方面被认为特别灵验,尤其是寺内的锦鲤被认为能带来好运和财源滚滚。在兴福禅寺内,游客可以触摸这些锦鲤,相信这能带来好运和财富。</p> <p class="ql-block">白龙泉。史料记载兴福寺内有七泉,名曰:望泉(响器)、罗汉泉、君子泉、竹香泉、抱翠泉、无漏泉、白龙泉。</p><p class="ql-block">昌鉴大和尚《兴福寺抒怀》云:“破山古寺出虞山,茂林修竹种七泉。四忍三空已阅尽,书画半途又金山。”</p> <p class="ql-block">罗汉泉</p> <p class="ql-block">玉兔闻法</p> <p class="ql-block">无漏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兴福石,在大雄宝殿内,是兴福寺的神秘所在。兴福寺原名破山寺。梁大同5年(公元539年)扩建时,发现大雄宝殿内有一巨石隆起地面,纹理纵横,左看似兴、右看如福,被视作祥瑞之石,故名兴福石,破山寺随之改名为兴福寺。</span></p><p class="ql-block">石上何以有兴福二字?原来兴福寺大雄宝殿后面即是虞山山坡,兴福石是山上岩层整体的延伸部分,寺庙扩建时被分隔于大雄宝殿之内。兴福寺的住持法师曾介绍说兴福石已有六干岁了!其实兴福石已经4亿岁了。</p><p class="ql-block">研究表明,兴福石是4亿年前泥盆纪时形成的陆相石英砂岩,地质上称其为五通砂岩。由于岩石坚硬而性脆,受地壳运动挤压后,形成了纵、横、斜三组不同方向的有规则的节理,又长期受外力作用的风化侵蚀,使岩石表面形成了宛如汉字字体中的横竖撇的凹凸的纹理,奇巧的构成了“兴福”二字。</p><p class="ql-block">“兴”与“福”正是人们所盼望期待的,因而兴福石就被视为吉祥如意、消灾灭病的祥瑞之石,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米芾的手迹,是兴福寺的镇寺之宝。这座碑亭中的这块米芾手迹碑是国宝级文物,唐代常建所写的诗文原句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应该说同为唐朝时代,常建写的破山寺比张继写的“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寒山寺略逊一筹,但两位唐朝诗人将兴福寺和寒山寺都写出名气。</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