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ed2308">本篇重点词语:其命维新,使命就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永保国运昌盛、气象一新的秘诀就是:革新,创新,图变,求进,而不能一味地因循守旧、原地踏步,毕竟我们脚下的地球随时在转,自转、公转。国家如是,人也是,其命维新。</font> 1、《大学·传二章》里原文: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div><br>大意: 商汤王天乙刻在浴盆上的箴言是:“如果能够有一天自新,就应保持天天自新,永远不断自新。”《康诰》中说:“鼓励人们弃旧图新。”《诗经》中说:“周朝虽然是古老的国家,但却禀受了天命,自我更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提醒自己,要追求革新、完善。</div> 无所不用其极:原是指尽一切努力,来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现指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含贬义),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唉,好好的词语,现在意思反了。<div><br>2、“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出自《诗经·大雅·文王》,原文:“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div> 大意:文王神灵在天上,在天上啊放光芒。岐周虽是旧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div><br>这首诗作者可能是周公旦,追述周文王种种光辉事迹,以用来提醒周成王勿忘祖德,只有好好学习文王,才能保国运永昌,受万国诸侯敬仰。</div> 3、关于《大学》与《论语》:《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作者:孔子的弟子曾子,全文共1546字,原本是《礼记》中的第42篇,南宋朱熹将其抽出并做章句,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在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中,将《大学》划分为十一章内容:经有一章,主要是为三纲领八条目立论,传有十章,主要论述了经文一章的内容。全篇主要论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br> <br>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多数作者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约三万九千字。在先秦时期称《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先秦诸子们在说理论证时,常引用《诗经》句子为证,《左传》也多处引用《诗经》。引经据典可以提高说服力,结论更容易被人接受。<div><br>《大学》、《论语》、《中庸》里均有多处引用或提及《诗经》的内容,我在阅读时,分别记录下来,本系列就是我的学习笔记。</div>